馬家浜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家浜文化為中國的一種新石器文化類型,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嘉興市馬家浜。位於嘉興市區西南7.5公里。
1959年初春,嘉興南湖鄉天帶橋馬家浜地方在漚肥挖坑中發現大量獸骨和古代遺物, 馬家浜遺址被發現. 1977年按考古慣例以其發現地命名,正式定名為馬家浜文化。馬家浜文化同良渚文化、馬橋文化一樣,其考古地點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
陶器以手制的夾砂陶和泥制紅陶為主,也有少量的黑陶,晚期出現輪制。
馬家浜文化的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至6000年前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
馬家浜文化上承河姆渡文化,下啟崧澤文化[1]。張光直先生主張將馬家浜文化區分為馬家浜類型和崧澤類型。
主要文化特點
- 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頭骨用陶器覆蓋,或是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這是較為特殊的一種葬俗。
- 陶器主要是紅陶,以外紅里黑或表紅胎黑的泥質陶為特色,多素麵,外表常有紅色陶衣,器形以寬檐釜(或稱腰沿釜)、□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圓錐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 使用玉璜、玉等裝飾品,這類玉器後來成了中國的傳統飾物[2]。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有人認為,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3]。持此意見者把河姆渡遺址第3、4層定為河姆渡文化,將其第2層歸屬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由地層疊壓和器物演變上,這兩種文化是先後承襲發展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河姆渡遺址第1~4層均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另有來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見者指出,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與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年代大體相當,而分屬於兩個考古學文化,存在相互影響交流的關係。例如,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泥質外紅里黑陶、牛鼻形耳的罐等,與馬家浜文化的有相似之處,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受馬家浜文化影響的結果;同時,在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作為馬家浜文化代表性陶器的殘寬檐釜,明顯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產生的。
馬家浜文化的圩墩遺址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相比較,器物的差別是主要的,但也有部分近似的器物,例如扁平穿孔石鋤、有孔石斧、扁足釜形鼎、斂口矮圈足豆、單耳罐和帶流圈足罐等,這說明了兩者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另外,曾在江蘇北部淮安青蓮崗遺址[4]發現有個別的寬檐釜,當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至於馬家浜文化的去向,在草鞋山遺址第7層發現6座墓葬,頭向、葬式與疊壓在其下的第8、9層馬家浜文化墓葬相似,而陶器的陶質和大部分器形,又具有崧澤文化的特點,因此,有的意見把這層作為馬家浜文化向崧澤文化過渡的例證。通過普遍發現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的上下層疊壓關係,以及從整體上分析這兩種文化遺存的內涵,可以確定從馬家浜文化演變發展成為崧澤文化。
視頻
馬家浜文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崧澤文化,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2018-6-27
- ↑ 玉器文化系列——馬家浜文化時期的玉器,搜狐,2018-08-08
- ↑ 試論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文化的關係,道客巴巴,2017-04-20
- ↑ 青蓮崗文化遺址,東方網,20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