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橋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橋遺址發掘現場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馬橋文化,發現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江南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文化,被視為太湖流域(包括杭州灣地區)的一個典型遺存,因此類遺存最早發現於上海馬橋遺址中層,故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與越國歷史重疊。

簡介

馬橋文化距今約3200-3900年歷史,於1959年在原上海縣馬橋鎮東俞塘村發現,1982年被命名。馬橋文化來源於浙江西南與中原龍山文化後的岳石文化及二里頭文化,覆蓋範圍小於或等於良渚文化的地域。

從年代上來講,馬橋文化緊接着良渚文化[1],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馬橋文化繼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類良渚文化因素在馬橋文化中不占主導地位。

馬橋文化的文化特徵出現返老還祖現象。如在馬橋古文化遺址中只發現了粗陋的陶器雜件,卻並沒有出土同時期其他文化已出現的,包括玉器,帶細刻圖案的陶器、象牙器等的精美物件。此外,作為馬橋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結構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為簡單。出現這種現象,考古界認為除社會發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態環境的影響。石器仍然為主要的生產工具,重要的是出現刀、鑿、鏃等小件青銅器。雖未發現鑄銅工具,但預示著古上海及長江下游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

文化影響

對良渚文化的影響。在地域上,馬橋文化與良渚文化也處於同一分布範圍。在浙南、閩北等地區的影響。幾何形紋陶與良渚文化諸陶系相比,製法、造形或紋飾等都發生了突變。而拍印籃紋或繩紋的印紋陶,在福建閩侯縣曇石山遺址中層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已經出現,在浙南江山地區,還發現可與新石器時代相接,而器型與馬橋文化極為相似的遺存。據此,馬橋文化的幾何印紋陶[2],可能是受浙南、閩北印紋陶遺存影響的產物。

在中原地區影響。石器中,除了柳葉形或菱形帶鋌或帶翼的石鏃外,還出現大量的扁平三角形石鏃。陶器中,壓印的帶狀雲雷紋與商代早期的文化極為相似。所以,馬橋文化也有可能是受中原地區文化影響的產物。可以從上海金山的亭林遺址上層文化遺存中找到它的脈絡。亭林文化各類器物,石鐮和三角形帶柄石刀,顯然與馬橋文化一脈相承。

視頻

馬橋文化 相關視頻

《馬橋文化,從我們手中傳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