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日語:須磨/すま Suma ?)是舊日本海軍的防護巡洋艦,為須磨級防護巡洋艦(日方正式名稱「須磨型防護巡洋艦」)首艦[1],先後參加了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艦的艦名來源於神戶市的名勝地須磨地區。

設計和概述

1890年(明治23年)9月(日期已散佚),新任海軍大臣子爵樺山資紀將前任西鄉從道任內未完成的明治24年度海軍計劃[2]加以完善後,提交給首相伯爵山縣有朋。該提案認為日本海軍力量需要擴大到20萬噸的規模方可滿足國防需求;縱使考慮到日本財力所限,第一期七年計劃也應當至少讓海軍擴張到最低限度12萬噸的程度。此時日本國內現有及在建艦艇僅有5萬噸,尚有7萬噸缺額。因此該計劃預定建造包括鐵甲艦在內的大批軍艦,其中包括兩艘2500噸級三等巡洋艦。然而整個計劃光造艦費用即高達5855萬餘日元,加上增建配套設施等各項費用,總金額將達到空前的7031萬餘日元。這一過於龐大而不切實際的造艦計劃在閣議期間即遭到駁回。海軍方面在稍作修改後,將明治24年度軍艦製造費追加案提交到首屆帝國國會進行審議,由於受到陸軍和主張「休養民力」的民黨的反對,海軍的提案遭到重大挫折。議會最終批准的新建主要軍艦數目大幅度縮減至五年內僅建造二等巡洋艦一艘、三等巡洋艦一艘、魚雷軍艦一艘共3艘6750噸。

議會如此大幅度的削減激起了海軍的不滿。12月16日樺山於眾議院發表演講,再次重申20萬噸軍艦的國防目標。即使如此,議會最終依然維持了原先的決定,所批准建造的3艦即吉野、須磨及魚雷炮艦龍田。其中須磨的費用從1891年開始撥付,計劃5年內合計151萬餘日元。

新建的防護巡洋艦,主要是在第一艘日本國產防護巡洋艦秋津洲的設計基礎上加以修改、縮小而成。與秋津洲的建造相同,本級兩艦同樣是完全由日本設計人員設計、由日本工廠建造的艦艇。

本艦為全鋼艦體,雙層船底,帶裝甲甲板,水下部分劃分為若干水密隔艙。比起同時代的巡洋艦來說裝甲要更薄弱些,火力也比較弱。但其外形較小,設計也比較簡單,建造難度相對較低;同時其速度不俗,足以勝任諸多軍事行動的需求。雖然如此,須磨依舊免不了帶有那個時代的日本軍艦普遍存在的頭重腳輕的毛病,適航性和復原性並不佳。因此後來日方在大修時將艦上的作戰桅盤拆除以降低重心。動力部分為兩座垂直三汽缸三段膨脹式蒸汽引擎;8座圓形燃煤鍋爐則分別設置於兩個鍋爐艙室,由水密隔板隔開。

本艦主炮為兩門阿姆斯特朗1892年式40倍徑單裝6英寸(150毫米)速射炮,一前一後分別安裝在艏艉樓上。主炮射程9100米,理論射速每分鐘5.7發。副武器則是6門阿姆斯特朗1894年式40倍徑單裝4.7英寸(120毫米)速射炮,分別安裝在兩側的耳台上;射程9000米,理論射速每分鐘12發。輕型武器包括12門哈奇開斯40倍徑47毫米單裝機關炮,射程6000米,每分鐘20發;以及4門諾典飛爾德一吋炮(後於日俄戰爭前夕更換成馬克沁機槍)。魚雷武器方面,在新建成時,艦上裝備有兩具356毫米(14.0英寸)單裝魚雷發射管,均裝設於甲板上。

本艦對關鍵部位裝設有哈維爾滲碳裝甲,用以保護輪機、彈藥庫等部位。裝甲甲板水平部分為25毫米,傾斜部分為51毫米。

視頻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相關視頻

什麼是防護巡洋艦?它和裝甲巡洋艦有何區別?就是輕巡和重巡的區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考文獻

  1. 須磨級防護巡洋艦 ,模型飯,2014-10-28
  2. 第一章 明治海軍的創建 ,戰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