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額斑刺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額斑刺蝶魚
Queen angel fish

在所有神仙魚中是顏色最耀眼的
圖片來自海水驛站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屬:  刺蝶魚屬 Holacanthus

種:  額斑刺蝶魚 H. ciliaris

額斑刺蝶魚(學名:Holacanthus ciliaris),又稱女王神仙,為輻鰭魚綱(Actinopteri)鱸形目(Perciformes)鱸亞目(Percoidei)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刺蝶魚屬(Holacanthus)的其中一個。體卵圓形側扁,有鮮明藍色輪廓和數條鮮藍豎紋,全身密布網格狀具藍色邊緣的珠狀黃點,深藍色背鰭和臀鰭飾寶藍色的邊線,背鰭前有一藍緣黑斑,鰓蓋有藍點,鰓蓋後部及胸鰭基部為鮮黃色,眼睛周圍藍色,胸鰭基部有藍色和黑色斑。吻部、胸部、胸鰭、腹鰭以及尾鰭為橙黃色。背鰭、臀鰭末梢尖長直達尾鰭末端。成魚呈鮮黃色、綠色或金褐色,體被鱗片錯落有致。此魚底色會因光線或相同種類的雜交而變異。

額斑刺蝶魚廣泛分布於西部及中部大西洋海域,生存於珊瑚礁繁茂的海區。額斑刺鰈魚氣質高雅,深受人們喜愛,是經久不衰的海水觀賞魚類。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大西洋區,包括美國墨西哥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加勒比海各島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蘇利南法屬圭亞那蓋亞那巴西等海域。

體態特徵

背鰭硬棘:14枚;背鰭軟條:19-2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0-21枚。體長可達45公分。

本魚無論幼魚或成魚,魚體都有鮮明的藍色輪廓,只有純黃色的尾鰭例外。底色會因光線或相同種類之雜交而變異。成魚體色為金褐色或鮮艷的黃色和綠色,有錯落有緻的鱗片,鰓蓋的後部及胸鰭的基部為鮮黃色。 

體橢圓,非常側扁。黃綠色的魚體,在腹面的前半部為藍色;頰部、胸鰭、腹鰭、尾鰭為黃色,胸鰭基部並有一藍色斑點;額頭上有一眼狀斑點,外圈為藍色,圈內為深藍斑點;背鰭及臀鰭後端延長,並有藍色邊線。魚體顏色會因燈光條件或生長期的不同階段而有變異。幼魚體色與成魚明顯不同,呈現不均勻的條狀藍黃或純黃圖案,在成長的過程中,幼魚體側和頭部的藍紋逐漸消失,體色也逐漸變為藍綠色。長至成魚時,體藏藍色被金邊大鱗片,前額具一帶鮮藍色斑點的寶藍色斑。平均體長可達45厘米,重1.6公斤,雄魚比雌魚稍大一些[1]

深度

活動水深1至70公尺。

棲息生態

本魚棲息於珊瑚礁。通常單獨地或成對出現。優美地在海扇珊瑚之間移動。能適應不同鹽度的水質,可飼養,放入水族箱時具很強的攻擊性。

此魚屬雜食性,以藻類苔蘚蟲珊瑚蟲等為食。胃內26種殘留物分析,幾乎專以海綿為食,也食少量藻類、被囊動物、水螅及苔蘚蟲類;幼魚偶爾會吃其他魚身上的寄生蟲。

繁育狀況

額斑刺蝶魚季節性繁殖,高峰期每年一次,它們在臨近黃昏的日落時分產卵,雌魚一夜排卵25000至75000枚,魚卵受精後順水流浮動,經歷15-20小時的孵化,柳葉狀稚魚在水中誕生,在隨後的48小時,初生稚魚以吸收卵黃囊存活。稚魚主食浮游生物並迅速成長,發育為幼魚時體長可達15-20毫米。

經濟利用

為高經濟價值的魚類,較少當食用魚。有報告指出其體內含有雪卡魚毒。

飼養方法

在觀賞魚貿易中,女王神仙的成魚和幼魚價格都不是很少,特別是幼魚,由於其可以和部分珊瑚飼養在一起,更受到了愛好者的喜愛。但是不論成魚還是幼魚,飼養好它都要花一些心思。特別是250px以下的幼魚,其抵抗力非常低,而且不能忍受微乎其微的氨氮含量,最好飼養在過濾系統成熟的礁岩生態水族箱中,而且要配置處理硝酸鹽的裝置,保持硝酸鹽濃度低於15ppm,否則很容易造成魚的夭折。幼魚對食物也很苛求,不能單獨只供給一種飼料,要有規律地配合投餵薄片、顆粒飼料、豐年蝦等。還要給予充足的新鮮生物石,讓魚能自己啄食石頭上天然生長出的藻類和海綿。不要試圖用化學藥物為幼年的女王神仙治療白點病、纖毛蟲感染等寄生蟲疾病,當水中銅或汞的含量達到了可以殺死寄生蟲的濃度,這條魚也就被毒死了,它的耐藥性太差了。由於幼年女王神仙的嬌貴,導致真正能將其飼養到大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國內外皆是如此。

女王神仙是一種好奇心十分強的魚,當你將它放入你的水族箱時,它會一下子躲到石頭後面,但不久強烈的好奇心就促使它到水族箱的每一個角落去獵奇。在幾小時內它就可以游遍所有的區域,每一個石頭洞穴它都會去探察一翻,並不住地觀察每一塊石頭,甚至每一粒沙子。因此,這種魚需要較大的生活空間,建議不小於800L。雖然幼體可以暫時飼養在很小的水族箱中,但長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圈養,會讓魚抑鬱起來,並開始絕食,隨後抵抗力下降,感染疾病而死亡。幼體女王神仙喜歡圍繞珊瑚游泳,或捉弄珊瑚的觸手,或啃食珊瑚上面的藻類,但很少襲擊健康的珊瑚,所以可以安然地和無脊椎動物飼養在一起。成年的女王神仙也不喜歡吃珊瑚,但對軟體動物非常感興趣,飼養時不可混養五爪貝和其它貝類。

品種簡介

女王神仙魚在當今海水水族觀賞魚領域中十分馳名,很多的書籍、雜誌和印刷品都喜歡用它們的相片做封面或扉頁,尤其是幼體的女王神仙,其艷麗而豐富的顏色通常使人看後不能忘記。從自然分布來看,墨西哥沿海、加勒比海西非南非沿岸都有它們的蹤跡,一些品種還遠途到達了太平洋夏威夷群島附近。由於分布廣泛,各地域種間有明顯的差異。在百幕大附近水深80-90米海域分布的品種顏色較普通品種更為美麗,成魚呈現出水藍色並賦有光澤,我國香港地區稱為「冰藍太后」,數量稀少身價不菲。而西非沿海地區出產的一些個體會在身體上出現不同的顏色和圖案,也相當名貴。

注意事項

不要把刺蓋魚屬的成魚和幼年的女王神仙飼養在一起,它們會殺了它。同時混養不同種的幼魚時也要保證女王個體最大,以免受欺負。不要把成年的女王和哥迪士神仙飼養在一起,它們是自然界中的死敵,見面就打個天翻地覆。女王神仙在人工環境下生長速度很慢,不必擔心放養在礁岩水族箱中的個體會很快長大,通常這些幼魚長到15-450px左右後似乎就停滯了,永遠給你一個帶有美麗條紋的「娃娃」形象。

視頻

女王神仙(太后 香港)Queen angelfish(Holacanthus ciliaris)20130401

參考文獻

  1. Holacanthus ciliaris 藍色神仙魚,Animal Diversity Web. ADW,2012-11-04
  • 魚類圖鑑. 遠流出版社. 2003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