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簡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原名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位於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引鳳山,紀念館始建於1963年,以展覽毛澤東生前的衣食住行生活物品為主的國家一級博物館[1]

沿革

1963年,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開始建築

1964年10月1日,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正式宣布對外開放

1983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親筆題名。

建築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主建築是仿照蘇州園林而建,建築面積6千多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1完4千4百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萬9千7百平方米。附屬建築有遺物館與紀念園。

基本資料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位於韶山沖引鳳山下,坐南朝北,引鳳山為韶山山脈落脈。紀念館於1963年開始籌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加上後來擴建面積,總面積約8千餘平方米,所管轄範圍包括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父母墓、毛澤東私塾舊址--南岸、毛澤東銅像、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以及毛澤東青年時代塑像等8個參觀景點。

紀念館從1964年開放以來已經接待5000餘萬觀眾,其中有70多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10多萬來自世界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江澤民總書記曾兩次到館參觀。1983年4月,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館牌。1993年7月1日,胡錦濤同志到紀念館參觀。現在,紀念館已成為全國 100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已成為千百萬人們緬懷毛澤東偉大功績、領略東方巨人崇高精神風範的理想場所。

2003年,為迎接毛澤東同志110周年誕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了陳列改造,現有十二個展廳,其中八個展廳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生平業績展,四個展廳為專題陳列:《毛澤東遺物展》、《毛澤東一家六烈士》。展廳充分利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陳列主題。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可參與情景陳列,互動感強。

韶山毛澤東紀念館位於韶山沖引鳳山下,引鳳山為韶山山脈落脈。紀念館於1963年開始籌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加上後來擴建面積,總面積約8千餘平方米 。

紀念館位於毛澤東故居南側約五百米處,為一座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根據當 時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指示,紀念館設計原則為:「鄉村外貌,城市內容」。按照這一原則,整座建築物創造性地把湖南鄉間農舍格調同蘇州園林風格相結合,集莊嚴、樸素、美觀於一體,白色的粉牆,疏朗的內園,明快的單廊,小橋假山、花園亭台,給人一種走進革命傳統教育藝術殿堂的感覺

紀念館前,左右原來各有一口池塘,館前是一個大廣場,大門頂上鏤刻着鄧小平手書金色大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進門是一寬敞大廳,廳前,一尊高2.67米、重達3噸多的毛澤東塑像立於紅帳之前,毛澤東身着風衣,左手捏軍帽,右手前揮。 沿着一條開滿鮮花的走廊,走近序廳,廳內依次陳列了全國六大革命紀念地的圖片,即韶山、毛澤東故居、上海一大會址黃洋界、遵義會議舊址,延安天安門。向人們展示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

序廳中央,展示了一座韶山山水模型,將韶山210平方公里濃縮於此中,出序廳,上台階,過假山,沿迴廊來到會客室,會客廳靠牆豎立着一尊巨型毛澤東銅像。再往東通往樓上,三個院落呈品字形排列,在中庭的對角,各有2個小院,南院是一處台地,與下棟參差錯落,這兒光線較暗,為紀念館內兩處藏寶之地:毛澤東遺物展和中南海故居(複製)。

北院的過廳上,靜臥着一灰色吉姆車,說明牌上標着:毛澤東1959年6月回韶山的座車。現在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往東,是紀念館的最幽深處,一個長十餘米,寬約七、八米的院子,與毛澤東文物倉庫和毛澤東圖書館相通,院內有兩個展廳:韶山風物耐人思和國際友人在韶山。其中陳列了中外著名人士訪問韶山的照片題詞和贈送的禮品原物[2]

視頻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相關視頻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閃光的足跡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