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花鑌鐵戒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雪花鑌鐵戒刀

中文名稱;雪花鑌鐵戒刀

外文名稱;Snow steel knife

數量;兩把

持有者;武松

出處;《水滸傳》


雪花鑌鐵戒刀,是《水滸傳》中小說人物武松的後得兵器。在水滸第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回都有所描述。

"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的: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 "張青取出兩把戒刀與武松看了,果是鑌鐵打造,非一日之功""武松抽出腰裡兩口爛銀也似的戒刀來,在月光下看了,刀是好刀,卻未曾發市。"

==序言介紹 鑌鐵古代的一種鋼,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蝕劑處理,可見花紋,又稱"鑌鐵"。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卷六說,鑌鐵有旋螺花、芝麻雪花;常用的腐蝕劑為金絲礬,又名黃礬(硫酸鐵)。鑌鐵原產波斯(今伊朗)、罽賓(今克什米爾)、印度等地,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此後中國也掌握了制煉鑌鐵的技術。古代中近東、南亞有花紋的鋼器分為兩大類:一種以印度烏茨(Wootz)鋼為原料製成;一種以高碳鋼和熟鐵疊打而成。唐慧林《一切經音義》卷55所說鑌鐵"以諸鐵和合",當指後者。鑌鐵主要用來製作刀劍,鑌鐵劍極其鋒利,有"吹毛透風"之譽。

有關記載

唐代及以前的鑌鐵比較罕見, 但譯來的佛經有 "鑌鐵" 記載, 應該和印度本身對這種產品的使用熟悉有關, 並不能代表唐朝本身鑌鐵的普及使用, 就更談不上冶煉了。 宋代有文獻記載產鑌鐵的地方值得懷疑的也有不少。哈密產鑌鐵主要是因為王延德記載的 "吃鐵石" , 前面已經論述過其更有可能是隕鐵或坩堝鋼, 算是有可能的坩堝鋼冶煉之處了。高昌回鶻大概是掌握了這個技術, 多次有關文物和其能夠對照。

契丹國從有關資料來看好像並沒有掌握鑌鐵, 雖然有契丹獻鑌鐵刀給大宋朝, 但它本身還接受從西域諸國進貢來的鑌鐵器物, 很難想像其自己能夠生產鑌鐵, 很可能是接受西域來的鑌鐵刀再轉送部分給大宋朝。

文化演繹

這是水滸傳中少有的對兵器進行三番四次的描寫和提及的。就算石寶的劈風刀也未曾有過這樣的多次數描繪。可見此兩把戒刀是非常得作者喜愛的兵器,尤勝於其他萬般兵器,所以寶刀配英雄,更給武松增添了萬般的光彩,武松憑此刀屢立戰功。憑此刀輕鬆斬殺方臘三大王方貌。斬殺貝應夔,斬殺耶律得重。是僅有的幾位以步戰對馬戰,三戰全以秒殺為結局的步戰將領。此刀功不可沒。掠馬腳,砍馬頭,只需一刀,刀到身斷。可以算得上水滸中上等兵器精品了。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水滸傳》作者。生平事跡未可考定,據說其人武藝高超,因為其生活年代是元末明初,於對鑌鐵的認識是很直接的。

武松所使的鑌鐵雪花刀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對於武松所用的鑌鐵雪花刀,就有詳細的描述: "別的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得: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安平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張青勸武松飲酒。至晚,取出那兩口戒刀來,叫武松看了,果是鑌鐵打的,非一日之功。"

第三十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

"卻留得他一個鐵界箍,一身衣服,一領皂布直裰,一條雜色短穗絛,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一個沙魚皮鞘子,插着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這刀時常半夜裡鳴嘯得響,叔叔前番也曾看見。"

說到此對戒刀,就無法不提及那個被孫二娘殺死的頭陀。那頭陀憑藉此雙刀,殺人無數,更殘忍的把人頂骨做成數珠,一百零八顆數珠一百多條性命,想必也都是有名有姓的好漢,一百零八個戰績,戰無不勝。而且此雙刀經常夜間蕭蕭作響,可謂是陰森冷酷至極的兵器了。能享有這樣兵器的頭陀,必是不凡之人,起碼也是屬於和武松一般英雄的人物。[1]

金聖歎曾經說過,水滸中有兩個英雄致極而落,一個就是頭陀還有一個就是那個欒廷玉。兩個武藝都是令人讚嘆的,而頭陀就是讓人遐想萬分的。一個相貌年齡身材都與武松相似的人,那在水滸中就必定是個好漢,是個人物,且不說他是不是英雄,首先,那樣子一看就知道是個好漢,但是此人英年早逝,武松落草之前也不過二十來歲,估計頭陀死的時候也只有26,28歲左右的樣子,武松犯罪發配是28 ,30歲左右。真的是可惜了一條好漢,若是他活着,估計也是武松一般英雄的人物。令人可惜的了呀。

在民間傳說中對這個頭陀有詳細的介紹:此人是少林分院--屏風嶺少林寺的頭陀僧,法號廣惠,雙戒刀得自少林總院真傳!也自逞強好勝,殺人無數,被母夜叉殺死後少林寺一直尋找其下落,後來江南十老俠中的周侗慶壽(此人於武松有傳藝之恩,也是岳飛的師傅),武松和時遷祝壽時誤走屏風嶺少林寺,碰到了住持廣恩,就是廣惠的師兄,事情敗露,武松又打傷了廣恩,導致梁山泊、江南十老和嵩山少林總院三大住持長老--"飄然和僧"仇連瑞,"沉鍾長老"冷連名,"金眉羅漢"陸登雲, "蛇頭叟"歐冶成方,"假時遷"陸小西,方臘等都捲入其中,《白眉大俠》中的白芸瑞後人也出現了。這些傳說和評書橋段被單田芳先生改編整理成《水滸外傳》,說的很熱鬧,感興趣的可以收聽一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