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艷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22年3月28日) |
雪艷琴 | |
---|---|
雪艷琴 | |
出生 |
1906年8月15日 中國山東濟南 |
逝世 | 1986年1月8日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黃詠霓 |
職業 | 著名京劇演員 |
知名作品 |
《寶蓮燈》 《打金枝》 《雁門關》 《紅鬃烈馬》 《黛玉歸天》 《霸王別姬》 《四郎探母》等。 主要成就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著名京劇旦角 四大坤旦之一 梨園回族三傑 |
雪艷琴雪艷琴出生於1906年,1986年逝世。原名黃詠霓,是民國時期著名旦角,四大坤旦之首,六歲就登台演出,在八十年的生涯中,有七十四年都在與戲打交道。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女演員。工青衣花旦。回族,祖籍山東濟南市。丈夫是清遜帝之堂兄溥洸,其子黃世驤,為著名的里子老生,能戲極多。[1]
人物簡介
六歲(一說八歲)登台,是我國最早的女演員中藝齡最長,成就最高的。當年京劇界有四大名旦,四大鬚生和四大坤伶,雪艷琴享譽"四大坤伶"之冠(其餘三人是:章遏雲、新艷秋、杜麗雲)。她還與侯喜瑞、馬連良齊名,被稱為梨園回族三傑。這三位藝術大家多次合作登台,蔚為盛事。
藝術經歷
成名經歷
她在8歲時,到北京從靳國瑞學戲,及長,又師從張采林、榮蝶仙、王瑤卿等名家深造,藝事大進,成名很早。又曾拜郭際湘(藝名水仙花)為師學花旦戲,拳拳服膺,盡得薪傳。她對踩蹺也下過苦功,同時,延請武師打把子、練功。所以身上、腳底下,都有堅實的功力。是北京戲劇界早期女藝人中聲譽較高的一位,名聲直逼"四大名旦"。1925年後經常搭崇雅、慶麟、李德等坤班演出,並唱大軸。因其技藝出眾,深受觀眾喜愛,20年代末曾被譽為"美艷親王"。
到1931年,北京盛行男女合演,她就開始自己組成戲班,到漢口、上海等地巡迴演出,與譚富英、王又宸、貫大元、周瑞安、楊寶忠、郭仲衡等合作,風靡一時。
雪艷琴還與譚富英合拍過中國第一部整齣戲曲影片--全本《四郎探母》,是為京劇藝術走上銀幕的珍品。該影片於1931年在北京東安市場吉祥戲院首映,第天放映五場,場場爆滿,這種盛況,在當時實在是不多見的。
藝術生涯
雪艷琴藝術生涯70餘載,曾有兩度息影舞台。一次是日本軍國主義侵入東北之後,她謝絕演戲,閉門不出。
儘管她生計拮据,靠典當度日,仍兩次堅拒權貴的重金邀請。只有一次例外,那是1940年各界愛國人士為賑濟河北水災募捐發起義演,她應邀以黃詠霓的本名掛牌登台,為賑濟災民獻藝。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雪艷琴隱居蘭州,直到1951年天蘭鐵路通車時,為慶祝盛典,雪艷琴才重施粉墨,再現舞台。解放後,經梅蘭芳推薦參加了中國京劇院。此後,隨着大陸文藝界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雪艷琴很活躍了一陣子。1958年,她和李少春、杜近芳合演了現代京劇《白毛女》,劇中也突破京劇行當限制,飾演黃母,為旦行藝術的開拓作出新嘗試。
1960年,雪艷琴受聘任教中國戲曲學校。這次是為了培養京劇藝術新苗,再次告別舞台。從此,專心從事教育事業,直到最後一息。
藝術特色
雪艷琴博採眾長,唱念兼取王瑤卿及四大名旦之特色,不拘一格,化為己用,故能長期受到觀眾歡迎。
她扮相清秀端莊,嗓音寬亮醇厚,表演認真細膩,唱做念打俱佳,因而與當時盛名在身的章遏雲、新艷秋並駕齊驅。
代表劇目
雪艷琴能戲甚多,戲路寬廣。擅長劇目包括《四郎探母》、《雁門關》、《紅鬃烈馬》、全部《玉堂春》、全部《雷峰塔》、《梅玉配》、 《得意緣》、全部《十三妹》、《雙姣奇緣》、《盤絲洞》、 《杏元和番》、 《貴妃醉灑》、 《賀後罵殿》、《戰宛城》、 《翠屏山》,還有《黛玉歸天》、《霸王別姬》、《寶蓮燈》、《打金枝》、《冤孽姻緣》、《天河配》等等。
雪艷琴不僅有着優越的嗓音條件,而且還精於唱法。她的演唱既有王瑤卿圓美大方的待點,又吸收了尚小雲、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諸家之長。腔調悠揚,情韻兼致。
京劇界評其演唱藝術是「得畹華之神彩,含御霜之纏綿,具小雲之清越,兼留香之締麗……總四家而擅美,跨南北而孤出。」
雪艷琴的藝術生涯中共有兩次息影,一次是抗日戰爭中,她拒絕為日本人和權貴演出,離開舞台。直到1951年才復出。第二次息影是在1960年,她受聘任教中國戲曲學校,專心從事教育事業。
視頻
《京劇 南天門 雷喜福 雪艷琴 》
參考資料
- ↑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雪艷琴」原版照片1張孔夫子拍賣網,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