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亨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陶亨咸(1914.8.31-2003.6.27),機械工程專家,原籍浙江紹興,生於天津,國家機械工業局高級工程師。

1939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工學院。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

長期從事機械工程技術領導工作。主持推行機電產品三階段設計程序,倡導設計工藝相結合。領導了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積極推動無損檢測、失效分析、摩擦學技術、設計方法學等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為機械工業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

人物生平

1914年8月31日,出生於天津市。

1926—1933年,天津市南開中學學習。

1933—1934年,同濟大學德文班學習。

1934—1939年,同濟大學機械系學習。

1935年,擔任同濟大學學生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在學生會內,一方面參與組織學生運動,一方面還和學生會內部的右派學生進行鬥爭。

1936年12月24日,參加上海市學生大示威,以後加入了上海市學生救國會,投身於抗日反蔣的救亡運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同濟大學遷校離開上海,參加了同濟大學戰時服務團負責宣傳工作,活躍在街頭和傷員中。

1938年,同濟大學又一次掀起驅逐反動校長翁元龍的學潮,被選入學生代表大會主席團領導這一鬥爭,為此,學校當局決定開除他的學籍。

1939—1941年,江西大庾鎢業管理處修造廠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41—1945年,蘭州甘肅機器廠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工務課代課長。

1942年,在蘭州加入中國工程師學會

1945—1947年,美國實習。

1947—1949年,中央機器公司工務處工程師,上海機器廠工程師、副廠長,昆明機器廠副廠長。

1949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1953年,雲南省工業廳計劃科科長兼技術科科長、兼昆明機床廠廠長。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3—1980年,第一機械工業部技術司設計科科長、設計處處長、總設計師、技術司副司長、司長、儀表局副局長[2]

1980年,第一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機械部總工程師、部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2003年6月27日,逝世。

視頻

陶亨咸 相關視頻

機械工程師應該具備的5大重要技能

參考文獻

  1. 陶亨咸院士,同濟大學校史館,2016-11-11
  2. 聽前輩講中國無損檢測學會成立的故事,搜狐,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