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閣皂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閣皂山 靈寶派祖庭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閣皂宗道教靈寶派派別,為符籙三宗[1](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龍虎山正一派)之一。以江西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為傳播中心。形成於北宋,流傳至元代、明朝。奉三國道士葛玄(164年-244年)為祖師。尊稱葛玄為太極仙公。葛洪(284年-363年)為葛玄之孫,亦是再傳弟子,葛玄祖孫二人開創其派別,並稱為葛家道。閣皂山因有葛玄修道靈跡,成為靈寶派道士所奉向的祖庭。

起源

閣皂宗是道教靈寶派[2]發展到以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為傳播中心時代的別稱。它本是靈寶派,但又是靈寶派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歷史階段。至於靈寶派發展到何時,才形成以閣皂山為傳播中心的閣皂宗,目前由於資料缺乏,尚難肯定,只能根據一些側面資料進行分析推斷。首先,從閣皂宗推尊的歷代祖師進行考察。《道德會元》卷二百四十四《玉清靈寶無量度人上道·靈寶源流》載有東華派所尊奉的歷代祖師,其前段所列元始上帝、靈寶天尊、太華天帝,……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高斂之、陸修靜等,與道書所載靈寶經的傳授系統大致相符,故亦可視為靈寶派和閣皂宗所尊奉的祖師。

其中,所謂元始上帝、靈寶天尊、太華天帝俱在神靈之列,徐來勒其人亦無考,皆可不論。但葛玄是靈寶派和閣皂宗十分推崇的祖師,據譚嗣先《太極葛仙公傳》載:「最後於閣皂山東臥雲庵,築壇立灶,以煉金丹。」似乎葛玄已在閣皂山傳授靈寶經籙了。但這是較為後起的說法,比此先出的陶弘景《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則只云:「公(指葛玄)馳涉川岳,龍虎衛從,長山、蓋竹,尤多去來,天台、蘭風,是焉遊憩。時還京邑,視人如戲。」並無涉足閣皂山的記載。因此譚嗣先之說是否可靠,是個問題。鄭思遠(名隱)是葛玄之徒,葛洪之師,不詳籍貫,據傳記,其活動地有廬江馬跡山,霍山。葛洪,江蘇句容人,據傳記,其活動地有丹陽、洛陽、廣州等。陸修靜浙江吳興人,入道後,先隱雲夢山,繼隱仙都山,曾遊歷衡、熊、湘、九嶷、羅浮、巫峽、峨眉,晚隱廬山簡寂觀。凡此數人的足跡,皆與閣皂山無涉。因此,在南北朝以前,靈寶派是否傳入閣皂山,尚不清楚;但可斷定,即使已經傳入,也未形成傳播靈寶經籙的中心,即閣皂宗在那個時期尚未出現。

其次,從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的發展歷史來考察。周必大於南宋乾道九年(1173)登臨閣皂山,其《記閣皂登覽》中云:「按古碑,此(指崇真宮)本靈山(或作仙)館,焚於隋。唐有道士程信然,望氣至此,掘地得鐵鐘一口,下有玉石尊像一座,高尺余,遂立草堂。先天元年(712),孫道沖始立台殿,賜名閣皂觀。……咸通(860~873)中遭火,惟古鐘、玉像存。尋有處士楊薦父子次第葺之。[原括注云:以上並見唐廣明元年(880)道士許玄真記中。所謂玉石天尊像甚小而重,又有兩軀侍立,亦玉石也。鍾在殿旁,視其文,乃咸通十三年鑄,而雲隋開皇十四年鑄,何也?豈別有鍾而不存耶?]……大概言,此觀在江南李氏(指南唐)號玄都,至真宗祥符元年(1008),避諱改景德觀,天禧庚申(1020)嘗經火,熙寧丙辰(1076)又火,政和八年(1118)五月,用守臣之請,改賜崇真宮為額,給元始萬神銅印一,授法籙則用之。蓋天下授籙惟許金陵之茅山、信州之龍虎山,與此山為三院。」

慶元二年(1196),周必大作《臨江軍閣皂山崇真宮記》,所述崇真宮歷史與此同。據上記,隋前,閣皂山建有靈山(仙)館,隋時又毀於火。結合上述靈寶祖師之足跡來考慮,似可印證隋與南北朝前,閣皂山尚未形成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之說大體可信。其後,唐初道士程信然僅在靈仙館廢墟上建立草堂,至唐玄宗先天元年孫道沖再立台殿,賜名閣皂觀,該觀始具規模。不見程、孫二人的傳記,故不知他們屬於何派道士。即使他們是靈寶道士,已在閣皂山傳授靈寶經籙,但該觀規模較小,似乎尚未能成為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此後咸通中,觀又被焚毀,南唐修復後,更名玄都觀,仍未改變上述狀況。所以,唐至五代時期,閣皂宗尚未形成。入宋以後,真宗改此觀為景德觀,後又經天禧四年(1020)和熙寧九年(1076)兩次大,再焚再建,至政和八年(1118),始賜名崇真宮,並賜給銅印,准許和茅山、龍虎二宗一樣單獨傳授法籙。據此,在政和末年閣皂宗已被官方承認為符籙三宗之一,和茅山、龍虎宗鼎足而三了。但據常理推斷,能取得官方承認,一般應在道派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社會影響已經比較大之後。那麼,該宗之形成似應在此前的某一階段。

視頻

閣皂宗 相關視頻

葛玄仙師讚頌天地
葛洪傳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