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閻浮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閻浮樹學名Syzygium cumini梵語Jambu),為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屬(Syzygium)的植物,別名肯氏蒲桃海南蒲桃(廣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堇寶蓮、烏墨、鳥木、烏楣、印度藍莓、印度黑莓等,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1][2]

形態特徵

屬多年生喬木,生長緩慢,樹長可至三十公尺,樹齡可超過100歲,葉闊橢圓形,對生。花白,芳香。漿果大如雀卵,熟時為紫色或黑色,略酸。

分布情況

本種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亞熱帶熱帶地區,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台灣島以至於中國大陸南部及東南沿海如雲南廣東福建一帶[1]

生長於海拔190米至1,8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平地次生林和荒地上[1]

文化

佛教

相傳釋迦牟尼未出家前,曾在閻浮樹下沈思,後決定出家學道,因此為佛教聖樹之一。

南贍部洲因為盛產此樹而得名。

參見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昆明植物研究所. 烏墨(原變種).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昆明植物研究所. 長萼烏墨(變種).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