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脈為脈象之一。脈長超過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長竿。若脈長而和緩,是中氣旺。《素問·脈要精微論》:「長則氣治。」若長而弦硬,按之有牽繩感,則屬邪正俱盛的實證,可見於實熱內結或熱盛動風等。《瀕湖脈學》:「長主有餘,氣逆火盛。」
中文名:長脈
類 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
長脈是一種超過本位長而直的線索脈,分常脈與病脈兩種,與弦脈、緊脈、細脈均為線索脈,以端直而長、有力為主要特點,與滑脈、動脈在脈形上截然不同。長脈主氣治,或主肝火亢盛、肝陽上亢、火熱偏盛。
長脈的脈象與相關脈的鑑別
超過寸脈、尺脈的長度,寸脈可到魚際,尺脈向肘方向延長的一種脈象叫做長脈。長脈與緊脈、弦脈及細脈均為線索脈,應加以鑑別。與短脈相反,可加以對比。
(一)長脈的脈象
《難經》說:「遂上魚為溢,遂入尺為覆。」「上魚」指從寸脈延長到魚際仍有脈動。「入尺」指從尺脈向尺澤部位延長。 張璐說:「指下迢迢,上溢魚際,下連尺澤,過於本位。」《瀕湖脈學》說:「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長脈可分為平脈與病脈兩種。
正常的長脈:長而較直,柔勁有力,如揭長竿末梢,超過本位。合理布指後,寸、關、尺三部皆有脈,寸脈延長可到魚際,關脈上與寸脈連,下與尺脈連,成為較直的線,尺脈向肘部延長0.5指或更長些,此即為長脈。正常的長脈與微弦脈十分相似。《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平肝脈來,軟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瀕湖脈學》說:「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末梢為平。」長脈,超過本位;有力,但並不強勁,而是軟弱柔和的感覺。《診家正眼》說:「長而和緩,即含春生之氣,而為健旺之證。」「和緩」是脈象中常用的概念,什麼是「和緩」呢?「和緩」是與「緊束」相對的,當動脈呈舒緩狀態時,診脈的感覺是寬鬆而不懈,有力而軟弱,飽滿而不實,無緊張之感。
「和緩」的第二個意思是脈率稍緩慢,即60-65次/分,這個脈率是緩脈的脈率,也即此處說的「和緩」的意思。「緊束」是動脈痙攣、收縮,如拉直的繩索,如繃緊的弓弦,直而較細,呈緊束狀態,此時脈內的壓力相對增大,脈內的充實度也相對增高。因此,我們在診脈時則覺得長、直、有力、堅實和「緊束」的感覺。
脈來長而「和緩」,則為正常的長脈,如果長而「緊束」則近似為弦脈,或近似為緊脈,均為病脈。「和緩」是古人用來說明脈有胃氣的常用術語,長而和緩的脈象是平脈。《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長則氣鞕。」橈動脈分布較淺,顯示脈位超常者,見長脈,也屬於平脈。
主病的長脈:《診家正眼》說:「長而鞕滿,即為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長而鞕滿」即長而硬滿,「硬滿」是指有力而硬,緊束之感;「滿」是指充實之感,為脈之充實度因「緊束」而相對增高之故。《四言脈訣》說:「正氣之治,長而和緩,若是陽邪,指下涌沸,長而勁急,弦脈可味。」「正氣之治,長而和緩」,言正常的長脈及主「氣治」,「涌沸」、「勁急」是指主病的長脈。「涌沸」,是脈形較大,充盈度較高的脈象。「勁急」是脈來有力,脈形「緊束」的意思,與上文所說的「鞕滿」一致。
主病的長脈是長而鞕滿、緊束。正如《三指禪》說:「長脈怕繩牽,柔和乃十全,迢迢過本位,氣理病將痊。」長脈,也可以看做脈象組成的一個要素,在疾病過程中獨立的長脈不多見,而組合脈中較為多見了,如弦脈、緊脈、洪大脈、實脈、牢脈等,均包含有長脈,如果沒有長脈,上述這些脈就不能成立了。凡實證、火熱證、氣盛、血盛和氣機暢通的各種病證中都可見到單一的長脈,或是有長的組合脈。
1、脈形:長脈的脈形以長、直、較大為特點。長:超過本位,寸脈可上達魚際部位,尺脈可向肘的尺澤穴方向延長,《難經》所說「上魚為溢」和「入尺為覆」。直:在診脈時寸、關、尺三部之間有明顯的連接感,如長竿末梢長而直。正如《脈訣》說的:「長脈迢迢度三關,指下將來又卻還。」「度三關」就是指尺、關、寸三部連成一條直線而三關直通。長脈的脈形較大:長脈的脈形比正常稍大,或為正常大小,不會小於正常。脈形長、直是長脈的主要特點。當人體的氣機通暢,元氣充沛,或氣盛有餘時則出現長脈。
2、脈位:長脈的脈位有兩種:一是正常,不浮不沉,如正常人的長脈。二是較沉,如肝火亢盛之長脈,病態的長脈多有肝風內動的病機,肝風內動,血管呈緊束狀態,血管的擴張受限,脈幅不高,其脈必沉。或血管硬化者,同樣血管擴張受限,脈幅不高,其脈位亦必低沉。由於長脈的脈位為正常或較沉,故中取或沉取脈感最強、得點最多,青少年得長脈多為氣之平脈,中老年得長脈多為肝火亢盛之病脈。
3、脈力:長脈的脈力為平力脈和有力脈兩種。由於長脈為一種「主氣治」的正常脈,故其脈力為正常脈力。病態的脈力為氣有餘的表現,特別是肝氣有餘,肝火亢盛,或為陽盛實火所致,故其脈力較強,為有力之脈。平力之長脈為長而有力,但軟弱迢迢,如循長竿末梢,軟弱而柔勁,富有彈力。有力之長脈為「長而鞕滿」,弦而有力,類似弦脈。
4、脈率:長脈可見正常脈率和滑脈脈率兩種。正常脈率者,一般為正常的長脈,主氣治。病態的長脈其脈率比正常脈率快,可為80次/分-100次/分,實火證者,多為滑脈脈率,不超過89次/分。有發熱者可高達100次/分左右,為數脈類。前者為長滑脈,多見於陽勝證,後者為長數脈,見於發熱病過程中。
5、充盈度:長脈的充盈度較高,脈中氣盛、血盛、津液不虧,脈體充盈飽滿,如《診家正眼》所說的「長而鞕滿,即為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又如《四言脈訣》所載:「指下涌沸,」都是指充盈太過而言。
長脈的充盈度高,一方面是由於脈中氣盛、血盛,脈中容量超過正常,另一方面是血管呈緊束狀態,更加增大了長脈的充盈度,使其成為「鞕滿」和「涌沸」的充盈脈象。這種脈象類似洪脈,但洪脈有「鈎」,長脈無「鈎」;洪脈為高而粗大脈,長脈是長而粗大,比洪脈較細;長脈是線索脈,洪脈是圓點脈;長脈的血管呈緊束狀態,洪脈的血管呈弛緩狀態,二者是不同的。但其充盈度卻是十分類似。
(二)長脈與相關脈的鑑別
長脈與弦脈、緊脈類同,與短脈相反。
1、長脈與弦脈的鑑別:長脈、弦脈二脈皆長,弦脈端直,長脈亦直;弦脈緊束益勁,長脈較為柔和。弦脈主肝風內動,長脈主肝風內動之前的肝火亢盛,弦脈所主之病深重,長脈所主之病輕淺。長脈惡化則變為弦脈,弦脈之病好轉則為長脈。同為肝火亢盛之證,年齡偏高、動脈硬化者則見弦脈,年齡較小,動脈彈性良好者則見長脈。
2、長脈與緊脈的鑑別:長脈、緊脈均為較直的線索脈,但緊脈的脈率有快、常和慢的三種脈率,而長脈的脈率為正常或稍快。緊脈脈形緊束,長脈較為寬鬆。緊脈主寒證,長脈主火證。
3、長脈與短脈的對比:長脈與短脈截然有別,長脈超過本位,短脈則不及本位。長脈主氣治、主氣盛;短脈主氣虛、主氣鬱。
應用領域
形成長脈的病因機理
肝火亢盛、氣盛、血盛是形成長脈的主要原因。
(一)對古醫著中長脈的論述分析與結論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長則氣治。」《脈經》說:「脈長而弦,病在肝。」
分析:肝火亢盛、氣盛、血盛是形成長脈的主要原因,氣機通暢是形成正常長脈的基礎。長脈的形成與弦脈的形成基本相同,而長脈除主「氣治」之外,與弦脈的主病類似,但病情簡單,也較輕淺。《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長則氣治。」《脈經》說:「脈長而弦,病在肝。」說明長脈主肝病,「長則氣治」,也是指肝氣而言,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氣機調暢,即為「氣治」。氣機不調暢則為氣滯、氣鬱和氣閉等氣機失常的病變。《脈訣》說:「長脈迢迢度三關,指下將來又卻還,陽毒在髒三焦熱,徐徐發汗始能安。」陳無擇說:「往來流利出入三關,與人迎相應則微邪自愈,與氣口相應則髒氣平治。」《瀕湖脈學》說:「長脈超超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結論:長脈主肝風輕證、氣逆、肝火盛、癲癇、疝氣、痰濁等病。肝風、肝火是其主病。當在氣盛、血盛、氣機暢通的條件下,有上述任何一種原因時則可形成長脈。
(二)長脈形成的原因機理
1、氣盛、血盛形成長脈的機理
氣盛、血盛人體氣壯,肝氣偏盛,則脈力較強,故見脈來有力。氣盛又使脈形較大,即脈峰較高,脈底較寬,脈體較粗,如洪大脈。如果血脈有輕度的收縮,血脈的擴張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時脈峰的高度降低而脈底則拉得更寬,底外角角度變小,脈波變得較平,向寸、尺兩端延長,脈力仍不變,這樣則形成長脈。
血脈輕度的收縮,可見於肝火亢盛者,或肝風內動的輕證。如果僅為肝火偏勝的體質,血脈只有輕微的收縮,此時,脈形除長以外,仍保持「緩和」的基本特點,即為正常的長脈。如《瀕湖脈學》說:「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
正常的長脈,也反映了肝火偏勝,其脈比正常標準的脈力較強,長度較長,雖不為病,但潛藏着肝火亢盛,肝陽上亢的病機,一旦有誘因作用則易發肝風之證。壯年人見長脈當戒煙、戒酒、少食甘肥、不多生氣。
2、氣機暢通形成長脈的機理
氣機暢通是體內的氣血能向體表充分輸布的保證,氣機調暢,氣血外達,脈來才能有力,脈形才能大而長,形成長脈。故曰:「長則氣治。」如果氣機不暢,如氣閉而氣血輸出障礙時則形成相反的短脈。
氣血較盛和氣機通暢是氣血能夠向體表輸布,並能使脈力較強和長度較長的基礎。血氣盛而氣機不通暢,或氣機通暢而氣血不足,二者缺一均不能形成長脈。在氣血偏勝和氣機通暢的基礎上,凡是可引起血脈輕度收縮、拘急者,或合併血管輕度硬化者,均可形成長脈。如輕淺的肝風內動、癲癇、疝氣疼痛等。
3、疼痛形成長脈的機理
疼痛發生在胞宮、少腹、兩脅、乳房、頭部巔頂等肝經部位,因引起血脈輕度的緊束而在氣盛、血盛時則形成長脈。其脈多長而緊,脈率較快,其痛多有灼痛感。《脈經》說:「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脅下苦滿,或時眩冒,其脈弦長,此為可治。」《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搏堅而長」,弦長脈,淤血在脅下,疼痛,脅下有淤血,影響膈肌的升降,故:「令人喘逆,」可清瀉肝火,活血化淤。用當歸蘆薈丸。
4、癲癇形成長脈的機理及治療
氣血偏盛,痰濁導致癲癇。癲癇發作,面色青,肌肉抽搐痙攣,此時血脈亦同樣為緊束、收引的狀態,故形成長脈。《脈經》說:「浮洪大長者,風眩癲疾。」脈洪大有力,便秘、苔黃而膩,可用祛痰鎮靜法。用瓜蒂、石菖蒲、遠志、研面沖服,使引起嘔吐,痰涎吐出後,再用珍珠粉、炒梔子、羚羊角研末沖服,每日1次,每次10克連服10日。[1] [2]
視頻
《中醫診斷學》虛脈、實脈、洪脈(大脈長脈)、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