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脈經》共10卷,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該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脈經》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脈,二十四脈,脈法、傷寒、熱病、雜病、婦兒病證的脈證治療等,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欲學中醫,必讀《脈經》。
《脈經》序
〔晉〕太醫令王叔和 撰
【原文】
《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
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系,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互茲偏見,各逞已能,致微痾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決,合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賅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
【注釋】
《疏》:「展,陳也。」《釋名》:「轉,轉也。」《廣雅》:「謂,說也。」《玉篇》:「乖,背也。」《說文》:「殆,危也。」《廣韻》:「危,疾也。」《通論》:「性,生也。」《廣韻》:「妙,神妙也。」《衍釋》:「猶,尚也。」《博雅》:「昧,冥也。」《爾雅釋詁》:「茲,此也。」《玉篇》:「痾,病也。」《增韻》:「振,拯也。」《說文》:「逮,及也。」《廣韻》:「及,至也。」故逮訓至。《爾雅釋言》:「靡,無也。」《集韻》:「賅,瞻也。」《玉篇》:「瞻,周也。」《廣韻》:「周,備也。」《廣韻》:「具,備也。」《玉篇》:「全,具也。」《說文》:「完,全也。」故賅訓瞻訓周備訓具訓全訓完。即賅訓完。《說文》:「咸,皆也。」《集韻》:「悉,詳盡也。」《康熙字典》:「窮,究也。」《增韻》:「誠,真實也。」《疏》:「賾,幽深難見也。」《康熙字典》:「比,近見。」《脈理精微》之「理」為要之誤。
【語譯】
《[[]]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述的脈象是難以辨明的。弦脈、緊脈、浮脈、芤脈,於書中陳述相類,在心中容易明了,但過指下之脈象確難以辨明。說沉脈為伏脈,則據以開方治療必永遠與病癒相背;以緩脈為遲脈,則據以開方治療必病危立至。何況有數種脈齊見於一病,
醫師據診斷結論開方用藥為病者治療,關乎病者生命有無,醫和與扁鵲治病如神,切脈時尚需多加思辨 ;仲景診斷詳明,也要脈證互參,稍有疑惑,則考核以求實,故所撰《傷寒論》有用承氣湯之戒;嘔噦發自下焦,而《傷寒論》論述深遠,後代鮮有能夠使用者。舊《經》秘密闡述,深奧而不外傳,遂令後學醫者,昏昧於原本所述,各自以已書為據,以此偏見相互炫耀,各逞「己能」,治療之後,使微小之病反成為病入膏肓不治之病,以一本書所述為據堅持到底,斷送了生之希望者,確實有啊!
現在收集自岐伯以來,直至華佗,所有的經論、脈要、脈訣,匯合一起,成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聞、望、證、脈,無不完備,其中王、阮、傅、戴、吳、葛、呂、張,諸醫學名家,所述之不共識及共識,皆被完完全全的收錄了。真能留心下工夫研究,研究其極微極難明處,則可以與古賢人相比了,可使後代無夭亡橫禍了。
《脈經》簡介
本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先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全書共十卷。卷一論三部九候,寸口脈及二十四脈;卷二、三則以脈合臟腑經絡,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異同,作為治療依據;卷四訣四時、百病死生之分,並論脈法;卷五述仲景、扁鵲脈法;卷六列述諸經病證;卷七-九討論脈證治療,其中卷七以傷寒、熱病為主,卷八為雜病,卷九為婦產科、小兒病證;卷十論奇經八脈及右側上下肢諸脈。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書的最大貢獻有二。其一:首次將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象均作了具體描述。其二:本書將晉以前的診脈方法、脈象所反映的病理變化以及脈診的臨床意義等許多重要文獻資料均收集保存下來。
《脈經》的版本
《脈經》經宋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均有所更動。此書刻本頗多,現有幾十種刊本。1949年以來,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先後有影印本刊行。
《隋書·經籍志》最早著錄。刊行之後,自晉至唐歷三百餘年流傳不絕。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
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天曆三年(1330)廣勤書堂刻本、明成化間據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明萬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閣叢書》本、清光緒十七年(1891)《周氏醫學叢書》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楊守敬校勘本等。人民衛生出版、商務印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脈經》的貢獻
1.確立脈象指下標準
《脈經》第一次系統論述各種脈象,總結歸納脈象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並準確描述了各種脈象的不同指下感覺。如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脈經》後歷代中醫著述對脈象的描述,均未離開《脈經》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脈名種類基礎
《脈經》對古代醫學文獻散載的30餘種脈名進行整理,歸納為24種脈象名稱,從而奠定了脈名種類的基礎,成為歷代脈書中脈名及其分類的基本準則。
3.首開脈象鑑別先河
《脈經》在提出24脈象後,緊接着提出浮與芤、弦與緊、革與實、滑與數、沉與伏、微與澀、軟與弱、遲與緩八組相類脈,提醒醫生要注意脈象的區別對照,對後世醫家對脈象的鑑別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4.確立三部脈法和臟腑分候定位
《脈經》在《難經》基礎上,將寸尺二部脈法發展為寸、關、尺三部脈法;把《內經》遍身診脈法之三部加以發揮,解釋為掌後脈口寸關尺三部,並以寸關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為九候。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並提出寸關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腸、脾胃、腎膀胱的臟腑分配觀點,從而使獨取寸口脈法在理論與方法上趨於完善,推進了這種簡便易行的診脈法的臨床普遍應用。《脈經》的臟腑定位,歷代除大小腸、三焦脈位略有歧議外,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中醫脈學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
5.總結脈象臨床意義
《脈經》對不同脈象的臨床意義也作了大量論述:一是對脈象主病進行原則概括,如「遲則為寒」,「洪則為熱」;二是結合脈、證、病機、治療進行綜合總結,如「寸口脈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虛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湯、黃芪湯,灸膻中」等等。這類論述對脈象臨床意義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反映出當時的脈象病理研究已達到較高水平,同時一直對臨床有重要參考價值。
《脈經》的意義
《脈經》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教育仿唐制,當然也不例外。該書著成後,傳到我國西藏地區,對藏醫學的相關學科起着重大的影響。通過西藏,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13世紀~14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學,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2]
《脈經》說明
《脈經》是中醫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著。撰年不詳。《隋書·經籍志》最早著錄。刊行之後,自晉至唐歷三百餘年流傳不絕。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
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天曆三年(1330)廣勤書堂刻本、明成化間據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明萬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閣叢書》本、清光緒十七年(1891)《周氏醫學叢書》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楊守敬校勘本等。人民衛生出版、商務印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約3 世紀),名熙。西晉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一說今山東濟寧)人。魏晉間醫學家。曾任晉太醫令。王氏性度沉靜,博通經方,於診切之術有較深研究。鑑於前人撰集方書,其有關脈學部分,或混雜相涉,煩而難明,於是考核遺文,摭拾群論,採集前代醫家醫著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及《內經》、《四時經》等論述脈學的內容,結合臨床實際,撰成《脈經》。
此外,王氏曾編次整理了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對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貢獻。另有《張仲景評病要方》1 卷、《論病》6 卷,均佚。
本書10卷,97篇,約8 萬字。
卷1 主要論述24種病脈體象、脈理、診脈法,各種平脈,疾病將瘥和難愈的脈候。
卷2 論「關前」、「關後」的脈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門等部位脈象的陰陽、虛實變化所主的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主病與治療,奇經八脈的脈象主病。
卷3 論臟腑的平、病、死脈。
卷4 論遍診法與獨取寸口法的各部脈象主病,雜病各種病脈,各種診虧損、決死生的脈候。
卷5 輯扁鵲與張仲景脈法,扁鵲與華佗察色與聞聲要訣。
卷6 論臟腑病機與病證。
卷7 論汗、吐、下、溫、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熱病諸證與死候。
卷8 論雜病脈證和治法。
卷9 論婦人、小兒諸病證的機理、脈證與預後。
卷10為「手檢圖三十一部」,然圖已亡佚,唯存論脈的「前、後、左、右、上、下、中央」診法及諸種脈象主病等內容。
《脈經》是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本書在學術上的主要特點,一是對脈象的系統歸納。第一次把病脈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的體狀、搏動徵象及其變化,都作了具體描述,豐富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使脈學系統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脈經》中「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
在脈學上保存了晉以前大量的有關診脈方法、脈象病理、脈診意義等方面的資料,成為後世脈學研究的重要參考。同時,書中幾乎轉錄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全部內容。成為《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古傳本之一,對研究仲景學說有重要價值。
《脈經》的成就和學術價值,很早就被確認。後世的脈學著作,可以說都是在《脈經》基礎上的發展。託名五代高陽生撰的《王叔和脈訣》,取材於《脈經》而重新編次,以歌訣形式闡述脈理,易於講授和學習,在相當長時間中,流傳廣泛,影響超過原書,故有「脈訣出而脈經隱」之說法,並產生出不少《脈訣》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脈校釋》,對原書作了系統、全面的校勘、注釋,是迄今較完善的校注本。
相關資料
脈象口訣歌
脈理兮,用心細,三法四中要熟記。人脈難,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遲數力為中,擴充各脈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診前,免之新醫,吃脈記,經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妙記。
浮脈:輕尋有、按無有,浮脈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脈中間仔細究,有力惡風見表實,無神無力指虛浮,浮脈里有七瓣(浮緊、浮緩、浮滑、浮數、、浮遲、浮虛、浮洪),其中理性要經驗。
洪脈:洪脈滿指波濤似,來時力狀去自然。脈洪陽盛雖夏旺,非是火盛治災凡。
實脈:實畢畢更屬長,舉按充實力最強,新病逢時是火盛,久病逢時或氣痛。
長脈:長脈直過本位前,迢迢自弱類長杆,心腎身強氣本狀,實脈相聯似劍長。
短脈:短脈象形似龜,藏頭露尾脈中筋,寸尺可憑關不診,澀微動結似相隨,主病逢之為難治,概似真元氣多虧。
芤脈:兩邊實中間空,芤形脈似軟如蔥,寸陽見芤血上溢,芤現遲脈下流紅,芤形浮細須輕診,睡眠浮脈像得診,氣血傷耗精神損,自汗陽虛骨蒸深。
散脈:散脈形浮無沉候,如尋至數拘不定,滿指散亂似揚先,按之分散難歸整,產是生早胎為墮,久病脈散必喪命。
沉脈:沉脈壯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無力真元弱,有力為痛滯氣侵,中寒其脈均沉類,沉緊、沉滑、沉弦、沉細、沉數、沉遲、沉微,數頭機關勿誤人。
微脈:細微小至如弦,沉而極細最不斷,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確為善。
伏脈:沉之深,伏脈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氣不行症痞結,脈喪瀉之不出頭。
弱脈:沉細軟綿似弱脈,輕尋無板重采知,元氣耗損精血虛,少年可慮白頭矣。
虛脈:虛脈舉指遲大軟,按之無力又空洞,精神氣血都傷損,病因虛法,汗多中。
牢脈:沉而伏力很強,牢形實大和弦長,勞傷微疾真精損,氣喘腹疝,七情傷。
革脈:革脈肢體自浮急,象診真似按鼓皮,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血虛或「夢遺」。
遲脈:尋肉內至來三,來往極慢微遲脈,浮遲表寒是表證,沉遲里冷必定見。緩、結、代、澀居遲類,不究詳細莫輕談。
緩脈:緩四至通不偏,和風楊柳裊自然,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間,緩遲氣血皆傷損,和緩從容為氣安。
結脈:緩一指復又來,結脈肢體記在懷,悲慮積中成鬱結,五芤交攻為痞災。(五芤:氣、血、痰、飲、食)
代脈:緩之不能隨手知,良久方來是代脈,代是氣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機存。
澀脈:脈道澀難疏通,細遲短散何成形,來往濕滯似刮竹,病蠶食葉慢又難,思虛交愁里積久,不但損血又傷精。
數脈:來往速數脈形,一息六至仔細憑,數脈屬陽熱可知,只把虛實火來醫,實要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急、緊、弦、滑、動、促都從數脈安排定。
疾脈:快過數者脈名疾,載陽又可陽凶升。
緊脈:數又弦疾和成緊,舉如轉索切繩形。浮緊表寒身體痛,沉緊逢見腹疼痛。
弦脈:舉迎手按不轉,弦長端直若絲弦,受病輕重如何認,指在弦上軟硬看。
滑脈:滑脈如珠滾滾來,往來流利卻還前,停食痰氣胸中瘀,婦女滑緩定是胎。
動脈:動脈搖搖數在關,沒頭沒尾豆形圈,動主驚悸心空虛,汗出發熱陰陽參。
促脈:數又止促脈乎,進必無生退可生,促脈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細推求。血、氣、痰、食、飲停留一種治病由。
濡脈:浮取極不力,按之隨手又空空,主病血虛陽虛症,汗多夜間骨熱蒸。憑脈驗證如明鏡,學者用心都精通。
濁脈:輕按指尖觸及如同水渾濁內含有不能消融的油脂粉末,重按覺察出無血液流動的脈象。眼睛定神而無光,呆滯,仿佛肝氣淤滯不舒。血管彈性按之如泥沙,不能測出其彈性。有這種脈象通常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腦缺血缺氧引起的大腦供血不足,心肌病。易被誤判為肝病,因其皮膚黃染,白眼球有黃色包凸,類似肝膽疾病膚色。
相關書籍
《脈經》是繼《難經》之後的一部脈學專著。在《脈經》一書中,王叔和對脈學的描述和闡述深刻而細緻,他將脈象分為24種,其中對於每種脈在醫生指下的特點,代表病證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貼切、準確、實用。本書對重新翻譯了《脈經》全文,並對重點字、詞進行注釋,有助於讀者對《脈經》的理解和掌握。
訂正太素脈秘訣 ,症因脈治,脈症治方,脈確,診脈三十二辨,脈訣乳海,脈訣考證,靈樞經脈翼,瀕湖脈學,脈理求真,脈訣刊誤,脈訣匯辨,脈因證治,脈象統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