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肝陽上亢

來自網絡的圖片

肝陽上亢,病證名。又稱肝陽上逆,肝陽偏旺。本虛標實證。多因肝,水不涵木,肝陽亢逆無所制,氣火上擾。症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口苦咽干,舌紅,脈細數等。治宜平肝潛陽,滋陰降火。

目錄

基本信息

掛什麼科; 中醫科

哪些症狀; 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口苦咽干、舌紅、脈細數

好發人群; 中年男性

需做檢查; 問病情、摸脈、看舌苔

引發疾病; 肝陽化風、肝風內動、耳鳴、耳聾、高血壓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 天舒膠囊、安宮牛黃丸、龍膽瀉肝丸、柴胡疏肝散

治療費用; 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 —— 500元)

患病比例; 5%

治癒率; 100%

治療周期; 30天

病因

多因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亢逆無所制,氣火上擾。肝陽上亢證的發病男性多於女性,但無統計學意義;45歲前發病率較低,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與季節關係不大。

症狀

症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口苦咽干,舌紅,脈細數等。治宜平肝潛陽,滋陰降火。

檢查

24h動態血壓監測值:肝陽上亢證組血壓呈晝高夜低、肝腎陰虛證組血壓呈晝低夜高的規律性變化。

鑑別

肝陽上亢證當與肝火上炎證辨別,兩者在病機上有相關之處,臨床表現均為熱證。但本證是本虛標實證,肝火上炎證以氣火臨床表現為特徵。本證還當與肝陰虛辨別,肝陰虛以陰液不足濡養功能減弱為特徵。本證除有肝陰虛症狀外,更有陽亢之臨床表現。辨證注意點:抓住本虛標實的特徵,即既有肝腎陰虛不足的臨床表現,又有水不涵木、肝陽上亢的症狀。

併發症

肝陽上亢得不到控制則陽亢無制,引動肝風而成肝陽化風證。

預防

避免長期過度緊張的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可熬夜。季節氣候對該證病人血壓影響較大,此證好發於秋冬季,春夏季雖有自然下降趨勢,但因春夏多風,陽氣上升,而肝屬木應春,故此時肝陽易於上亢;夏季炎熱,津液外泄,且易傷陰,其症狀不易消除,降壓效果相對較差。所以,良好的休息是治療和預防本病證的前題。對於長期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和視力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工作的病人,適當放鬆自己,幫助其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和放鬆療法。

治療

避免長期過度緊張的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可熬夜。季節氣候對該證病人血壓影響較大,此證好發於秋冬季,春夏季雖有自然下降趨勢,但因春夏多風,陽氣上升,而肝屬木應春,故此時肝陽易於上亢;夏季炎熱,津液外泄,且易傷陰,其症狀不易消除,降壓效果相對較差。所以,良好的休息是治療和預防本病證的前題。對於長期從事注意力高度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和視力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工作的病人,適當放鬆自己,幫助其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和放鬆療法。

飲食

飲食

適宜食物:芝麻,桑椹,胡桃,淡菜,旱芹,海蜇,白菊花,枸杞子,天麻,何首烏,紫河車,荸薺,菊花腦,蘿蔔,橘子,金橘,萵筍,絲瓜,冬瓜,瓠子,黃瓜,綠豆芽,空心菜,莧菜,茭白,馬蘭頭,槐花,決明子等。

不適宜食物:羊肉,狗肉,肥豬肉,公雞,辣椒,肉桂,洋蔥,韭菜,茴香,丁香,芥菜,人參,川芎,黃芪,紫河車及香煙,白酒等。

食療方:牡蠣鯽魚湯,牡蠣粉12克,鯽魚200克,豆腐200克,紹酒10克,姜、蔥各5克,雞湯500毫升,醬油10克,青菜葉100克。製法:1.把鯽魚去鱗、腮、內臟,洗淨;豆腐切4厘米長、3厘米寬的塊;姜切片,蔥切花,青菜 葉洗淨。2.把醬油、鹽、紹酒抹在紉魚身上,將鯽魚放入燉鍋內,加入雞湯,放入姜、蔥和牡頓粉,燒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鐘後,下入青菜葉即成。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魚、豆腐、青菜葉,喝湯。

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食量勿太過或不足。食物性以偏涼為好,如芹菜、蘿蔔、海蟄、紫菜等。少吃油膩、厚味辛辣和助風動火之品,如蔥蒜、辣椒、公雞等,忌煙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秋冬季可進滋補肝腎之品,如鱉魚、淮山、梔子、元肉湯。春夏季則宜甘涼清淡。如桑葉、菊花或鈎藤、蓮子心泡水代茶飲,以清心除煩, 止渴助眠。[1]

參考文獻

  1. 肝陽上亢是什麼意思,有來醫生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