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沙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沙站,是中國鐵路客運一等站 。車站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車站中路與五一大道交匯處以東、東二環荷花路口以西之間。車站始建於1912年,1975年重建,2015年利用長株潭城際鐵路建設時機進行升級改造,並在東二環的錦泰廣場建設長沙城際站房。

京廣鐵路石長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1]在本站交匯,並規劃新建長益常城際鐵路、長瀏城際鐵路在本站接軌。站場分為京廣場和長株潭城際場,全站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共7台16線。其中京廣線石長線所在的普速場(西站房)位於西廣場,總面積約4.2萬平方米(不含廣場面積),共設4台8線,設有6個候車室(含4個普通候車室,1個重點旅客候車室,1個城際鐵路候車室);長株潭城際站場(東站房)位於東廣場,共設3台6線,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不含廣場面積),共設A、B兩個候車區,其中A區為城際鐵路候車檢票口、B區為普速列車候車檢票口。東西兩個站房均可以持車票享受快速便捷換乘。

建築設計

設計方案

長沙站的設計方案主要結構是「方盒子+鐘樓+火炬」,方盒子是指下面的主樓,鐘樓是為了方便大家看時間準時乘車,火炬則是為了體現長沙元素。長沙站為前後錯層、地道進站的田字形平面;帶有民族風格的鐘樓火炬,象徵着長沙是毛主席最早點燃革命烈火的地方[2]。車站的火炬燃燒方案是由萬里部長最終拍板:沒有風,火炬火焰沖天燃燒,體現「風平浪靜,國泰民安」。

設計參數

據1983年3月《古城長沙》顯示,長沙站車站大樓高23米,寬151米,建築面積為19000多平方米,車站廣場總面積為37000平方米。

據2000年出版的《湖南五十年大事記述》顯示,長沙站站房主樓高63.1米,寬150米,總面積為42064平方米,一次可同時容納旅客6000人候車。

2015年改造後的長沙站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

整體布局

據1983年3月《古城長沙》顯示,長沙站大廳兩側分設快、慢車候車室,各候車室均有供旅客盥洗、飲水、取暖等設施。廣場南邊為售票大廳,北邊為郵電大樓,行包房設在大樓南側。

據2000年出版的《湖南五十年大事記述》顯示,長沙站由站場、站房、廣場3大部分組成。設有3個普通候車室和母嬰、軍人、軟席、雅座候車室。

車站採用客運工業電視電子計算系統,有電子自動顯示列車始發、到達和直通到開時刻、自動廣播系統等先進技術,對各車間實行現代化的微機管理。售票房、行包房實行微機到達查詢,微機制票,微機結帳。站房頂部的鐘樓位居中央,火炬模型聳立在鐘樓上。

視頻

長沙站 相關視頻

長沙火車站:實拍姍姍來遲的春運客流高峰
實拍長沙火車站,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個火車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