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馬之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馬之歌》是《啟發精選美國凱迪克大獎繪本》之一,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野馬之歌》介紹了一位喜愛野馬的印地安少女,寧願放棄安定的生活,跟隨野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原野上,最後印地安少女也變成了一隻野馬的故事。

內容

特點

繪本最值得強調的就是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它出現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開始充分發展,是新時代出現的、由傳統的高品位的文學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1]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築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鍊[2]。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於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可以說,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着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讀者分享

一篇很美的作品,歌頌的是自由,一個印地安女孩追尋自由,隨野馬而去的故事。這是1979年的凱迪克金獎作品,20開精裝本。繪畫極其精美,似乎是那種刻印的畫作,每一幅有馬的圖畫中,都把巴刻畫的那麼奔放,神采飛揚,鬃毛都是飛舞着的,遭遇野馬群時,風景的秀麗,野馬的俊美,都是可欣賞之處。因為是民間故事,所以,不一定有教育意義,因為它們往往都來自於口口相傳,可能是來自一個真實的人物發生的事。這個女孩很特別,她寧可放棄安定的生活,離開父母,她也要與野馬群在一起,家長愛她,答應她可以回到野馬群中,讀到這裡,我心裡泛起一種憂傷情緒,特別是到了結尾,女孩沒有再回來,只有野馬群。貌似悲傷一點的故事,雖然人們情願女孩變成了野馬,用猜測和意願去編結了結尾處,這也是民間故事的特點吧!

繪本的功用

孩子通過對繪本的閱讀,從中體會語言之美,並豐富語彙。孩子一旦享受繪本的樂趣,必會不斷問問題,不斷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老師父母也會以豐富的語言響應,無形中能促進孩子語言的溝通表達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生活經歷還很有限,通過繪本能豐富生活經驗。孩子的生活經驗大都局限在周圍的家人與朋友關係間,然而繪本的內容多姿多彩,孩子可以從中體會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態。許多無法直接接觸的生活體驗,透過繪本的媒介,間接地讓孩子了解與體會,無形中能開拓視野,豐富生活體驗。

與書為友。好的繪本[3],不僅繪畫精美,構圖色彩能使閱讀者在視覺上引起愉悅,而且每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圖與圖之間能呈現獨特的敘事關係。將其語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傳遞給孩子,孩子無形中能體驗閱讀的興趣。

視頻

野馬之歌 相關視頻

視頻:野馬之歌
【鑫媽故事會】野馬之歌

參考文獻

  1. 繪本知識全知道 ,搜狐,2020-04-11
  2. 繪本的作用,豆丁網, 2013-01-23
  3. 繪本知識全知道 ,搜狐,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