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邦克列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邦克列酸

來自 LINE TODAY 的圖片


邦克列酸Bongkrek acid)為一種強烈的粒線體呼吸毒素,多於穀物、椰子、食用菌等食物受致病型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後由該菌所分泌生成[1]

它是一種熱穩定、無色、無味、高度不飽和的三元羧酸,其好發於室溫(22-33°C)、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及發酵1-2天的脂質食物之中,15°C及以下低溫、短期保存及酸性環境可有效抑制。

邦克列酸毒性極強,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且無解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因此死亡率可達40%以上。

名稱由來

Bongkrekic Acid台灣,直接引用中國大陸的通用譯名「米酵菌酸」。2024年3月台灣發生寶林茶室中毒案後,因原名容易使當地民衆誤認爲「米酵菌酸」與相關而引起誤會。部分專家如王必勝、姜至剛等人建議改譯為「邦克拉克酸」或「椰黍菌酸」。

同年4月4日,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宣布正式將其台灣譯名改為「邦克列酸」。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則建議,儘速將「邦克列酸」納入常規毒物檢驗,希望中央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尋求共識,建立相關檢驗標準及指引[2]

邦克列酸歷史上首於印尼爪哇一帶被發現,其名稱亦是來源於爪哇語「Bongkrek」(意為擠碎、壓扁),指的是製作椰子天貝過程中,將發酵好的椰渣壓成小塊或脫水;此外「Bongkrek」發酵來自印尼語「bengkak」,是膨脹、擴張的意思,意指「發酵」;也就是製作天貝時椰子在發酵過程中的膨脹。

中毒症狀與治療

食用被邦克列酸污染的食物後,經過1至10小時的潛伏期就會出現中毒症狀。其中毒症狀與其他粒線體毒素類似,常見症狀有頭暈、昏睡、大量出汗、心悸、腹痛、嘔吐、腹瀉、便血、血尿、尿瀦留,患者有可能在出現中毒症狀後的1至20小時死亡。

在非洲首次通報的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中,17名患者中有12名的主要症狀為四肢痠痛,因此四肢痠痛也是常見症狀之一。該毒素在人體的致命劑量可低至1到1.5 毫克,另外有許多文獻指出其口服LD50為 3.16 毫克/公斤體重。

由於缺乏對邦克列酸之毒理代謝動力學的研究,現今仍未出現針對邦克列酸的解毒劑或專屬診療法。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去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素,並給予患者支持性療法,用患者自身器官進行修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