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德甫金石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德甫金石錄》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五。《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原文

東武趙明誠德甫,清憲丞相中子也。著《金石錄》三十篇,上自三代,下訖五季,、甗、、槃、、尊、爵之款識,豐碑大蠍顯人晦士之事跡,見於石刻者,皆是正偽謬,去取褒貶,凡為卷二千。其妻易安李居士,平生與之同志,趙沒後,愍悼舊物之不存,乃作後序,極道遭罹變故本末。今龍舒郡庫刻其書,而此序不見取,比獲見元稿於王順怕,因為撮述大概云:「予以建中辛已歸趙氏,時丞相作吏部侍郎,家素貧儉,德甫在太學,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後二年,從宦,便有窮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傳寫未見書,買名人書畫、古奇器。有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留信宿,計無所得,卷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及連守兩郡,竭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日勘校裝緝,得名畫彝器,亦摩玩舒捲,摘指疵病,盡一燭為率。故紙札精緻,字畫全整,冠於諸家。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則舉杯大笑,或至茶覆懷中,不得飲而起。凡書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誤者,輒市之,儲作副本。

「靖康丙午,德甫守淄川,聞虜犯京師,盈箱溢篋,戀戀悵悵,知其必不為己物。建炎丁未,奔太夫人喪南來,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印本重大者,畫之多幅者,器之無款識者,已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所載尚十五車,連舶渡淮、江。其青州故第所鎖十間屋,期以明年具舟載之,又化為煨燼。

「己酉歲六月,德甫駐家池陽,獨赴行都,自岸上望舟中告別。予意甚惡,呼曰:『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遙應曰:『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衾,次書冊,次捲軸,次古器。獨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徑馳馬去。秋八月,德甫以病不起。時六宮往江西,予遣二吏,部所存書二萬卷,金石刻二千本,先往洪州,至冬,虜陷洪,遂盡委棄。所謂連艫渡江者,又散為雲煙矣!獨余輕小捲軸,寫本李杜韓柳集、《世說》、《鹽鐵論》、石刻數十副軸,鼎鼐十數,及南唐書數篋,偶在臥內,巋然獨存。上江既不可往,乃之台、溫,之衢,之越,之杭,寄物於嵊(sheng)縣。庚戌春,官軍收叛卒,悉取去,入故李將軍家。巋然者十失五六,猶有五七麓,挈家寓越城,一夕為盜穴壁,負五簏去,盡為吳說運使賤價得之。僅存不成部帙殘書策數種。

「忽閱此書,如見故人,因憶德甫在東萊靜治堂,裝褾初就,芸簽縹帶,束十卷作一帳,日校二卷,跋一卷,此二千卷,有題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澤如新,墓木已拱!乃知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亦理之常,又胡足道?所以區區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後世好古博雅者之戒雲。」

時紹興四年也,易安年五十二矣,自敘如此。予讀其文而悲之,為識於是書。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趙德甫金石錄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