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賀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賀敏學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中文名: 賀敏學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永新縣煙閣鄉黃竹嶺村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88年

職業: 軍事將領

信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賀敏學(1904年-1988年), 江西永新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永新縣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中共永新縣委書記。大革命失敗後,與胞妹賀子珍等隨袁文才農民自衛軍上井岡山,任自衛軍中共支部書記。參加湘粵贛邊區游擊戰爭。盧溝橋抗戰爆發後,先後在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和挺進縱隊工作,後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參謀處長,聯抗司令部參謀長,新四軍第1師團長,蘇浙軍區第3縱隊7支隊支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2師師長,第3野戰軍27軍副軍長,指揮27軍的渡江戰役。1988年4月26日在福建逝世。[1]

歷程

賀敏學(1904~1988),江西永新縣煙閣鄉黃竹嶺村人。賀敏學從小聰明伶俐,愛打抱不平。他7歲開始在南鄉道南書院念書,16歲考取了禾川中學。

1926年初,賀敏學同一批永新籍青年學生轉學吉安陽明中學讀書,在校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

1927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員,任永新縣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賀敏學與革命群80餘人遭到逮捕。在獄中,賀敏學秘密組織黨支部,擔任支部書記,在賀敏學領導下堅持獄中鬥爭。

1927年7月26日,永新、寧岡、安福、蓮花四縣農軍匯攻永新,營救出所有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四縣農軍負責人舉行聯席會議,決定成立永新縣革命委員會,

同時成立贛西農民自衛軍總指揮部,賀敏學、袁文才、王佐為副總指揮。不久,國民黨軍來攻永新,賀敏學、賀子珍等帶領永新農軍1000多人,偕同中共永新縣委領導人劉真、王懷、劉作述等,隨袁文才、王佐進入山區,堅持革命鬥爭,為井岡山根據地的前期鬥爭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永新三灣村,對部隊進行改編後上井岡山。賀敏學進入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學習軍事,結業後。毛澤東特意安排賀敏學在袁文才、王佐所部工作,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二團黨委書記,協助黨代表何長工對袁文才、王佐及其所部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1928年2月,新城戰鬥勝利後,賀敏學擔任永新縣赤衛大隊大隊長。 在龍源口戰鬥中,賀敏學率領的永新赤衛大隊與袁文才率領的三十二團一部埋伏在老七溪嶺的高山密林中。當敵人開始進攻紅軍陣地時,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敵前線指揮所,造成敵軍全線崩潰,將敵軍一個團全部殲滅。龍源口大捷,取得了第一次反"會剿"的勝利,湘贛邊界鬥爭進入了全盛時期。

1929年1月,賀敏學隨紅四軍主力下山,他轉戰在贛西南和中央蘇區廣大地區,參加了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作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賀敏學奉命留在贛南堅持了長達三年的游擊戰。

1937年,賀敏學奉命前往安徽,先後擔任皖南教導大隊大隊長、黨委書記、華東軍政學校校長、新四軍軍部科長、蘇浙軍區司令部參謀長、蘇浙軍區第三分區司令員等職。

1946年6月以後,賀敏學投身於解放戰爭,先後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參謀長、第四縱隊十三師師長、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二十七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參加了豫東、濟南、淮海、渡江、淞滬等重大戰役作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賀敏學任華東軍區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黨委書記,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員。

1952年,賀敏學受命率領華東軍區三個師進入上海市區承擔建設上海的光榮任務。

1955年,賀敏學調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西安市委常委,西北建築工程總局局長、黨委書記、在那裡指揮完成了四個國家重點軍工建設項目的施工和安裝任務。

1957年,賀敏學率領工程部隊6000餘人轉到福州,擔任福建省副省長,分管工交和基建,具體組織領導了福州廈門三明等地市的基建工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賀敏學遭到打擊迫害。他當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8年4月26日,賀敏學病逝,終年84歲。福建省委書記陳光毅在悼詞說,賀敏學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黨久經考驗 的好幹部;是一位堅持鬥爭,百折不撓的堅強革命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百折不撓,英勇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的一生。

評價

在長期鬥爭環境極端複雜的戰爭年代,他身經百戰,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不畏艱難,英勇頑強,多謀善斷,屢立戰功,贏得了下屬的擁戴,同級的敬重,上級的信任。他曾7次負重傷,臨終前還有兩顆子彈在身上沒有取出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