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北風號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北風號

圖片來自科技新報


西北風號(法語:Le Mistral),又譯作米斯特拉爾號密斯脫拉號,是曾經運行於法國首都巴黎至該國南部城市尼斯間一班長途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由法國國家鐵路在1950年至1981年間開行,並被視為該公司的旗艦列車。列車自開行以來曾先後被納入快速列車全歐快車等類別,直至1981年被法國高速列車所取代而停運。在1964年,西北風號的南行班次在巴黎-第戎全長315公裡間的平均運行速度達到132.1km/h,因此獲評定為全球站間運行速度最快的列車而被收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在日本東海道新幹線投入運營前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此外,憑藉全線維持於127.7km/h的平均速度,西北風號在1981年以前也是全歐洲平均運行速度最快的定期列車服務。[1]


歷史沿革

連接法國首都至南部港口巴黎-馬賽鐵路Ligne de Paris-Lyon à Marseille-Saint-Charles於1855年建成通車,並在1864年進一步貫通至尼斯。這條鐵路在1938年以前均由巴黎-里昂-地中海鐵路公司(簡稱PLM)運營。1929年,國際臥鋪車公司Compagni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s-Lits(簡稱CIWL)在里昂文蒂米利亞間開行了一班「蔚藍海岸普爾曼快車」(Côte d’Azur Pullman Express),經由馬賽及尼斯運行,其編組採用每個座席均配備獨立桌子(沙龍座車德語Salonwagen)的普爾曼車廂德語Pullmanwagen。普爾曼蔚藍海岸快車又被稱作普爾曼里維埃拉快車(Riviera Pullman Express),這是國際臥鋪車公司自1925年起開始在歐洲大陸推行的豪華普爾曼快車德語Pullman-Express服務之一。另一方面,巴黎-里昂-地中海鐵路公司也在1935年於巴黎-馬賽間開行了採用流線型蒸汽機車牽引的列車服務。這班列車在1938年後由法國國家鐵路接管運營,並在隨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停駛。戰爭結束後,法國國家鐵路在1945年冬季於巴黎-馬賽間恢復開行了僅搭載一等及二等車廂(當時法國實施三等級制)的列車運營。此外,巴黎-里昂間也自1946年起開行了由柴油機車牽引的一站直達服務。


快速列車

在1950年5月14日的運行圖調整中,搭載一等及二等車廂的快速列車Rapide)西北風號正式面世,它運行於巴黎里昂車站馬賽聖夏爾車站間,其中南行使用車次為1次,北行使用車次為2次,車次編號彰顯了其在法國列車中的旗艦地位。由於當時的線路僅在拉羅舍聖西德魯瓦納第戎區間為電氣化鐵路,西北風號仍使用蒸汽機車牽引。兩年後,於1952年,西北風號的運行線路被延伸至尼斯始發及終到。同時列車在巴黎-里昂區間改為電力機車牽引。其後電氣化區間在1959年延伸至阿維尼翁、1962年又延伸至馬賽,自1954年起,帶有列車名稱「西北風號」字樣的銘牌擋板會被懸掛在牽引機車的前端,而當法國國家鐵路於1975年結束了這種懸掛方式後,西北風號成為唯一懸掛名稱擋板的列車直至1977年,從1956年的運行圖調整開始,西歐鐵路運營商列車車廂統一更改為兩艙等級制,西北風號成為僅搭載一等車廂的編組。此外,在同年7月,列車還引入了法國國家鐵路新造的不鏽鋼車廂(通稱為西北風56式),這也是配備全列空調設備的車廂在法國的首次運用。

提速

西北風號在1950年開行初期的最高運行速度是130km/h,在1952年巴黎-里昂區間實現電氣化後則提升至140km/h,並從1956年起進一步提升至150km/h。法國國家鐵路此時在巴黎-里昂區間的列車最高速度本可達160km/h,但由於西北風號是16節編組的重載列車,因此只能維持於150km/h的最高速度運行。即便在運行線路延長至尼斯始發及終到後,列車在馬賽-尼斯區間的崎嶇路段車速有所放緩,但其在全長1086公里的線路中的平均速度仍然達到104.9km/h。隨着電氣化鐵路區間的不斷延伸,列車運行時間縮短如下:

西北風號運行耗時(南行)
時期 巴黎 → 里昂
511.6km
巴黎 → 馬賽
861.7km
巴黎 → 尼斯
1085.8km
備註
1950年夏季 5:56 10:03 -
1950-51冬季 5:07 8:56 - 巴黎-第戎區間通電,最高130km/h
1952-53冬季 4:15 8:07 11:00 巴黎-里昂區間通電、最高140km/h
1956夏季(7月18日後) 4:00 7:47 10:42 最高150km/h。巴黎-里昂間最快的列車為3:42
1962年夏季 4:00 7:10 10:19 巴黎-馬賽區間通電

全歐快車

德國聯邦鐵路的倡議下,自1965年起,歐洲經濟共同體各成員國在其國內開行的優質列車也可被納入全歐快車TEE)類別,西北風號遂於同年5月30日的運行圖調整中升級至全歐快車。與此同時,列車在馬賽-尼斯的非電氣化區間中的牽引機車也由蒸汽機車替換為柴油機車。在1965年的運行圖調整中,西北風號在巴黎-里昂區間的最高運行速度提升至160km/h,而自1968年起,里昂-馬賽區間的最高速度也被提升至160km/h。

在1969年2月9日的運行圖調整中,西北風號在巴黎-尼斯的全線均使用電力機車牽引。其南行(TEE1次)運行耗時縮短為9小時08分(巴黎→里昂3小時47分、巴黎→馬賽6小時42分),北行(TEE2次)運行耗時也縮短至9小時06分。與此同時,新款的不鏽鋼型車廂(通稱為西北風69式)也在西北風號投入使用,其原有的西北風56型車廂則被用於巴黎-里昂間開行的另一班全歐快車里昂內號,每日執開1個往返。當里昂內號在1970年也替換為西北風69型車廂後,原車廂又被運用於自1971年起開行的全歐快車羅納河號name="pp310">。自1971年起,西北風號的車次改為TEE11(南行)/10(北行)次。


11次 停靠站 10次
里程 時刻 時刻 里程
0 13:20 巴黎 23:35 1088
315 15:39 第戎 21:15 773
512 17:10 里昂 19:48 576
617 18:06 瓦朗斯 18:50 471
742 19:03 阿維尼翁 17:52 346
863 20:15 馬賽 16:51 225
930 20:54 土倫 16:04 158
1024 21:43 聖拉斐爾 15:15 64
1057 22:05 戛納 14:52 31
1068 22:14 昂蒂布 14:42 20
1088 22:30 尼斯 14:28 0

1972年,西北風號的單程運行時間進一步下調為南行9小時02分、北行8小時58分。

隨着里昂內號及羅納河號的開行,西北風號開始側重於作為連接巴黎至蔚藍海岸間的旅遊觀光專列,並自1970年代起開始加載一些獨特的設施,其中包括書報攤、酒吧及美髮沙龍。在福多爾公司於1975年出版的旅遊指南中,曾將西北風號形容為「可能是歐洲最豪華的列車,西北風號最後一次作為全歐快車類別運營是在1981年9月26日。隨着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在翌日建成通車,巴黎-尼斯間開行了法國首班TGV列車服務。西北風號被降級為搭載兩艙車廂等級德語Wagenklasse的快速列車,雖然原一等車廂仍繼續沿用,但編組中已然加掛二等車廂。至1982年,兩地間的列車服務完全被TGV列車所取代,西北風號就此成為歷史。

使用車輛

客車車廂

1956年以前

在1950年的運行初期,西北風號主要使用一等/二等合造(當時法國實施三等級制)的DEV AO型車廂Voiture DEV AO。這是法國國家鐵路客車研究所Division des études des voitures de la SNCF(簡稱DEV)開發的鋼製車廂,。

而由國際臥鋪車公司在戰前用於蔚藍海岸普爾曼快車的1節一等車廂、1節二等車廂及1節餐車也被加入至西北風號的編組當中。其中普爾曼二等車廂被運用至1959年終止,普爾曼一等車廂及餐車也在1969年2月撤出編組。其後這些車廂又於1969年9月被加入到里昂內號的編組當中。

西北風56型

自1956年7月起,西北風號轉為使用基於DEV不鏽鋼型車廂Voiture DEV Inox開發的西北風56式(Mistral 56)車廂,其中包括每節8組、每組6座的A8myfi型隔間座車以及每節5組、另闢有吧檯的A5smyfi型隔間座車/酒吧車合造車。這些車廂均搭載空調設備,最高運行速度為160km/h。車體本身並無特別塗裝,但在西北風號於1965年升級為全歐快車後,車體添加了紅色條紋,並在車窗上方漆有象徵全歐快車的「TRANS EUROP EXPRESS」字樣。

蒸汽機車

在西北風號於1950年開行後,列車在除拉羅舍聖西德魯瓦納-第戎區間外的所有路段均採用蒸汽機車擔當牽引任務,隨着電氣化鐵路的改造進程,蒸汽機車的牽引路段逐漸減少。至1965年,當馬賽-尼斯區間的牽引機車被替換為柴油機車後,蒸汽機車完全撤出西北風號的服務。

以下為西北風號主要使用的蒸汽機車型號:

機車型號 時期 牽引區間
231 K型蒸汽機車Pacific (locomotive) 1950年 - 1952年 巴黎-拉羅舍、第戎-里昂
231 H型蒸汽機車231 H 141 1950年 - 1952年 里昂-馬賽
241 P型蒸汽機車241 P 1952年 - 1962年 里昂-馬賽
231 G型蒸汽機車231 G 1952年 - 1953年 馬賽-尼斯
141 R型蒸汽機車141 R 1953年 - 1965年 馬賽-尼斯

柴油機車

在西北風號於1965年升級為全歐快車後,其於馬賽-尼斯的非電氣化區間採用BB 67000型柴油機車擔當牽引任務。隨着該區間電氣化改造的不斷推進,其牽引範圍也日漸縮短,並在1969年全線實現電氣化後最終撤出服務。

電力機車

在西北風號於1950年開行之初,電力機車便已被用作擔當跨越塞納河水系至羅納河水系的分水嶺之間的牽引任務,但僅限於拉羅舍-第戎路段。隨着電氣化區間的不斷擴大,西北風號最終於1969年實現全線採用電力機車牽引。其中巴黎-馬賽間使用直流電電力機車擔當,馬賽-尼斯間使用交流電或交直流雙制式電力機車擔當。

以下為西北風號主要使用的電力機車型號:

機車型號 時期 牽引區間
直流 2D2 9100型電力機車2D2 9100 1950年 - 1952年 巴黎-拉羅舍-第戎
CC 7100型電力機車 1952年 - 1960年 巴黎-里昂
BB 9200型電力機車BB 9200 1958年 - 1968年 巴黎-馬賽(1960年前僅在里昂以南)
BB 9300型電力機車BB 9300 1968年 - 1970年 巴黎-馬賽
CC 6500型電力機車 1970年 - 1979年 巴黎-馬賽
BB 7200型電力機車 1979年 - 1982年 巴黎-馬賽
交直流 BB 25500型電力機車 1965年 - 1966年 馬賽-土倫
BB 25200型電力機車BB 25200 1966年 - 1977年 馬賽 - 尼斯
141 R型蒸汽機車141 R 1977年 - 1982年 馬賽 - 尼斯

參考文獻

  1. 西北風號,藝術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