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耐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菲爾·奈特(PhilKnight,1938年2月24日— ),男,耐克品牌的傳奇領袖,是財富500強公司里最古怪的領導人之一。
他永遠戴着墨鏡,以超「酷」形象示人;他曾是長跑運動員,後以1000美元起家締造了百億美元的體育王國;他曾被稱為《財富》美國500強公司里最古怪的首席執行官之一,他每天在管理公司時究竟做什麼,無疑是一個謎。他被稱「廣告界的畢加索」,但在向廣告代理介紹自己時卻說: 「我是菲爾·奈特,我不相信廣告。」他身處商界前沿,卻熱愛研修日本禪文化,常常陷入沉思冥想;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卻擅於凝聚人心,耐克就像一個快樂的運動員俱樂部。[1]
早年經歷
菲爾·奈特出生於1938年2月24日。年青時,他就十分熱愛體育運動,並在高中校報上刊登有關體育的採訪文章。
1959年,奈特畢業於俄勒岡大學,獲得工商行政管理學士學位。在俄勒岡大學,奈特是一名長跑運動員,還創造了一英里跑的個人最好成績4分10秒。
1962年,奈特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可以說,斯坦福的學習經歷改變了奈特的一生,他第一次對運動以外的事物產生了興趣。也正是在斯坦福那小小的商業課程教室里,奈特有了日後耐克公司的構思。
在獲得碩士學位後,奈特曾進行過一次日本之旅,他立即被異域的東方文化和商業模式傾倒。奈特的訪客在進他的辦公室前都要先脫掉鞋子;客人離開時,奈特會對他們合手作揖。
嚴格來講,作為運動員,奈特並不是十分出色,但在俄勒岡大學他遇到了他一生都奉為導師的長跑教練比爾·鮑爾曼。鮑爾曼後來成為了奈特的創業夥伴。耐克的誕生,就像一個傳奇。一個雖表現平庸卻對賣鞋很感興趣的大學長跑運動員遇到了一位嚴厲而對自製運動鞋改良學生長跑速度的長跑教練,彼此擦出了共同的火花。他們對當時現有的美國跑鞋相當不滿,決定自行設計鞋款。奈特曾幽默地說:「由於我不是隊裡最好的隊員,教練(鮑爾曼)設計出來的鞋子理所當然地由我來做試驗。」
1000美元起家
1964年,奈特和他昔日的教練鮑爾曼各自出資500美元,創立了「藍帶體育用品公司」,開始銷售自己品牌的運動鞋,他們的產品由一家日本廠家生產。
由於缺乏資金,他們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和營業室。銷售產品時,住房就是店鋪,推銷車成了辦公室。為了節省租金,他們選在垃圾站附近開店面;包裝費太貴,他們從廢品收購站買來舊的包裝紙作包裝。
但即使如此,奈特仍然一直夢想着有朝一日,他們公司的運動鞋可以打敗當時最為暢銷的阿迪達斯運動鞋及其他品牌。到1969年,奈特賣掉了一百萬雙貼着藍帶商標、在日本生產的運動鞋。
菲爾·奈特語錄
- 無論你喜歡與否,生活是一場比賽。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
- 開始時,我們不能裝大牌,因為沒錢。我們曾搞游擊營銷,現在還搞一點。但隨着我們變成行業老大,我們得改變自己的文化,變得更有計劃性。
- 我們當中誰也沒有我們大家聰明。
- 重點並不在我,重點在於怎樣做對公司最有利。人顯然都是要死的,所以我們總有一天會有一位新的首席執行官。我過了60歲後開始到處尋找,還開始問別人:『我們該怎麼辦?』」
- 這件事證明,我確實不是一個好管理者,(作為父母)你必須管理好你的時間。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平衡。一旦失去了孩子,你怎麼也沒法彌補。——奈特在慈善機構工作的長子馬修(Matthew)在潛水時因設備出現故障身亡,奈特叫員工不要給他發去慰問之詞,而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陪伴家人上。
- 我們一直在分析世界發生變化的情況以及我們如何做出反應。
- 我們打定主意,我們是一家運動產品公司,不僅僅是運動鞋公司。如果你從電視上觀看亞利桑納的籃球賽,你看到運動員鞋子的時間只有10%左右,而看到他們運動服上商標的時間要占75%。——奈特談把重點放在運動衣上鞏固了公司是全國運動之靈魂的地位
- 我們宣傳我們的運動員與品牌,同時也從這些比賽中賺錢。這是很不錯的互補行為。
- 我過去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當我第一次與耐克公司在波特蘭的廣告代理商會面時。我告訴他們:「我不喜歡廣告,現在也還是不喜歡。」
- 那就是有朝一日,當我抱着孫子,孫子問『耐克是什麼』的時候。——在退休前夕,當記者問奈特所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
從跑鞋到億萬富翁:菲爾·奈特的「耐克」傳奇
商界傳奇及情路驛站 2024-11-19 19:03 河北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大咖可不是別人,正是運動品牌耐克(Nike)的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他的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從一開始的「跑步小白」到後來的商業巨頭,真是一路狂奔,精彩紛呈!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他的傳奇故事!
早年生活:從小鎮男孩到夢想追逐者
菲爾·奈特出生於1938年,地點是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小小的菲爾就像是個運動天才,尤其熱愛田徑。想象一下,一個滿臉稚氣的小男孩,穿着一雙不太合腳的運動鞋,跑得飛快,心裡想着:「我一定要做個跑鞋品牌!」當然,那時候他可能還不知道「耐克」會成為全球知名的運動品牌。
大學畢業後,奈特決定去日本的一個小公司實習,結果,他被這家公司生產的跑鞋深深吸引。於是,他腦子裡閃過一個瘋狂的念頭:為什麼不自己做鞋子呢?於是,1964年,他和他的教練比爾·鮑爾曼(Bill Bowerman)一起創辦了「藍絲帶運動鞋公司」,這就是耐克的前身。
創業初期:從車庫到全球
創業初期,奈特的生活就像是一場現實版的「創業艱辛」。他在車庫裡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鞋子的樣品都是他和鮑爾曼一起手工製作的。想象一下,兩個男人在車庫裡,鞋子一堆,膠水一堆,簡直就是「科學實驗」現場!
最開始,奈特在美國賣日本的跑鞋,生意也算不錯,但並沒有賺到大錢。於是,他決定親自去日本,爭取更好的合作。結果,他不僅成功談下了合作,還學到了很多關於鞋子的製作工藝。就這樣,耐克逐漸嶄露頭角,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跑步愛好者。
品牌崛起:耐克的「勾勾」魔力
在耐克逐漸嶄露頭角的過程中,奈特和他的團隊也開始思考品牌形象。1971年,他們決定換個名字,最終選擇了「耐克」(Nike),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勝利女神的名字。然後,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卻極具辨識度的「勾勾」標誌。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勾勾,後來成了全球最知名的品牌標誌之一。
隨着品牌的崛起,奈特也開始簽約一些頂級運動員,比如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當時的喬丹可謂是風頭無兩,耐克藉助他的影響力,迅速打開了市場。想象一下,喬丹在場上飛翔,穿着耐克的鞋子,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金蛋」!
生活趣事:耐克背後的「跑步哲學」
奈特的成功並不僅僅靠運氣,更多的是他對跑步的熱愛和對運動的理解。他曾說過:「跑步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耐克的每一雙鞋子,背後都有他對運動的思考和對跑者的關懷。
而且,奈特的人生也充滿了趣味。他喜歡旅行,尤其是到世界各地去體驗不同的跑步文化。他甚至在書中提到過,他在日本的某個小鎮上跑步時,遇到了一位老奶奶,結果兩人用手勢交流,老奶奶竟然給他帶來了當地的美食!這段經歷讓奈特深刻體會到,跑步不僅是個人的挑戰,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總結:菲爾·奈特的啟示
菲爾·奈特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斷追求夢想、勇於創新的結果。無論是在運動行業還是其他領域,只要你有激情,願意努力,就一定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下次當你穿上運動鞋準備去跑步的時候,不妨想想菲爾·奈特,看看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小鎮男孩成長為全球知名品牌的創始人的。記住,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堅持和熱愛!
視頻
菲爾·奈特:如果想成為企業家 就要做好經歷漫長黑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