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僊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菩提僊那 |
---|
|
菩提僊那(बोधिसेन,704年-760年3月16日),又稱婆羅門僧正、菩提僧正,天竺人,日本奈良時代的渡來僧。[1]
生平
菩提僊那出生在今日印度馬杜賴的一個婆羅門種姓的家庭,姓婆羅門遲。青年時期追隨安世高的偉業,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來到唐朝,滯留在了五台山。
在唐朝期間,菩提僊那以長安的崇福寺位據點活動。他接受了日本入唐僧人理鏡、第十次遣唐副使中臣名代等人的邀請,於736年(天平八年)與林邑僧人佛哲、唐朝僧人道璿一起來到了日本。三人最初赴九州的大宰府,後來被行基迎入平城京,住在大安寺,接受天皇送給的時服。
菩提僊那擅長諷誦華嚴經,且精通咒術。他將天竺的咒術傳授給了日本弟子。
751年(天平勝寶三年)擔任僧正。翌年,擔任東大寺盧舍那佛像的開眼供養的導師。因此功績,菩提僊那與聖武天皇、行基、良辯並稱東大寺的「四聖」。
760年(天平寶字四年),在大安寺向西方合掌,死去。葬於登美山右僕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