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荷蘭-瑞士TEE型柴聯車

荷蘭-瑞士TEE型柴油動車組

圖片來自Steam community

荷蘭-瑞士TEE型柴油動車組,在瑞士被稱為RAm型(德語:RAmRAm TEE I),在荷蘭則被稱作DE IV型(lang-nl|DE IV),是一款由瑞士聯邦鐵路荷蘭鐵路共同開發、並用於擔當全歐快車TEE)服務的柴油動車組型號。在歐洲服役了20年後,這些車輛悉數被售予加拿大安大略諾斯蘭鐵路Ontario Northland Railway繼續使用。列車的動力車頭由設於烏德勒支的荷蘭公司維克斯浦爾Werkspoor負責開發,因此它具有荷蘭動車組的典型特徵,其端部的設計也受到了來自美國「狗式頭型(lang|nl|Hondekoppen)」的影響。瑞士工業公司則負責生產中部車廂,它們仿照瑞士聯邦鐵路的標準車廂採用低地台設計,具有典型瑞士風格的外觀,並一直延伸至銀色乘降門。控制車廂採用與動力車頭相同的端部形狀,車頭與車廂的頂部也都封閉齊平。[1]


目錄

歷史沿革

1954年,「全歐快車委員會(Trans-Europ-Express-Kommission)」在荷蘭海牙成立,旨在建立便捷及舒適的國際化全歐快車TEE)網絡。與會委員們一致認為,這些服務應該使用柴油動車組開行。為此,法國國家鐵路意大利鐵路進一步完善了其自身的柴油列車,德國聯邦鐵路也提供新造的VT11.5型柴油動車組擔當。而瑞士聯邦鐵路荷蘭鐵路則同意開發一款共用的柴油動車組。這款動車組的設計理念由4節編組構成,包括1節動力車頭、2節含餐車中部車廂以及1節控制車瑞士方面將此定型為RAm型,荷蘭方面則定型為DE IV型。新車組計劃生產5列,其中兩列由瑞士聯邦鐵路持有(RAm 501號及502號),三列由荷蘭鐵路持有(DE 1001號至1003號),但它們均在蘇黎世進行整備。動力車頭設有兩台柴油發動機,每台可輸出1000匹馬力的功率。它們通過各自驅動的一台發電機,為兩副轉向架上的4個牽引電動機提供分散式動力。此外,車頭還設有第三台功率300匹馬力的發動機,主要為整車電路德語Bordnetz空調設備和餐車廚房供電。列車的電氣設備由設於巴登勃朗-包維利股份公司提供。由於動力車頭的配重較高,轉向架需要設置一個額外的從動輪。因此,其軸式為(A1A) (A1A)。列車的最高速度被設定為140公里/小時。在動力車頭還設有隨車機械師的工作間、行李艙、海關職員工作間及職員廁所

緊隨動力車頭之後的是一節設有9個隔間,每個隔間有6個座席的隔間車廂,從而可容納54名乘客。另一節中部車廂則加入了配備廚房的餐車空間及32個餐席,另有18個座席設於一個開放空間內。同樣採用開放座車式樣(2+1座位布局,每組座位對向配置)的還有控制車廂,可提供42個座席。控制車廂後方則是一個職員休息間。

列車的塗裝採用紫紅色RAL德語RAL-Farbe 3004)+米色(無RAL色彩),與德國聯邦鐵路的VT11.5型相比,該車沒有任何的緣飾。在列車的操縱端,紅色區域會向上傾斜。餐車的窗邊則漆有「TRANS EUROP EXPRESS(意為全歐快車)」字樣。列車的運營商及編號在動力車頭以較小的字體標識。

每節車廂均設有一個帶鋁製雙摺門的乘降台,其樣式與瑞士聯邦鐵路的標準化車廂類似。每個乘降門的側方均有一扇小窗口,用以顯示列車的行駛路線牌。車廂之間的連接處採用側通道配置。隔間窗戶被設計為雙層玻璃,並配備有電動捲簾。

運用

該運用計劃的一個較為特殊的班次為青鳥號列車,它既不是由荷蘭鐵路開行,也不行經瑞士境內。當有其中一列RAm型/DE IV型動車組無法運行時,法國國家鐵路會使用一組Inox型車底Voiture DEV Inox作為備用車組。該套跑任務一直運用至1964年,當北方之星號及青鳥號均被更換為由TEE PBA型車廂Voiture TEE PBA擔當的機車牽引客車車廂模式後而撤銷。剩下的RAm型/DE IV型動車組除了繼續執行雪絨花號服務外,還取代了X2720型柴油動車組X 2720擔當蘇黎世-巴黎的弓弩號列車的運營。在弓弩號於1969年也更換為機輛模式後,RAm型/DE IV型動車組又被運用於蘇黎世-慕尼黑巴伐利亞號服務。

在擔當巴伐利亞號服務期間,RAm型動車組於1971年2月9日夜間在艾特朗發生了全歐快車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火車事故,RAm 501號列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脫軌,並與一輛相鄰軌道反向駛來的烏丁根型軌道車德語Uerdinger Schienenbus相撞。有28人在這起事故中罹難,另有42人重傷。為數眾多的傷亡人數主要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動車組的車窗並沒有使用,而餐車的設施也並未牢固的固定在地板上。事故的原因未能確定是否由超速造成,然而由歐瑞康機械廠德語Maschinenfabrik Oerlikon提供的制動系統卻被質疑存在缺陷。控制車廂與兩節中部車廂已在現場被拆解;而動力車頭最初是被回送至蘇黎世,繼而在荷蘭報廢;其轉向架則仍長年存放於蘇黎世車輛段。其餘的4列RAm型/DE IV型動車組仍然繼續使用,並擔當雪絨花號服務直至1974年終止。

後續運用

在1977年,RAm型/DE IV型動車組被全數售予了加拿大的。該私營鐵路公司利用原全歐快車列車投入多倫多蒂明斯間全長388公里的線路中使用。這些車輛被增設了禦寒保溫設備,並按照加拿大的標準安裝了新的前照燈、示廓燈、信號箱和鈴鐺。部分還更換了新的車窗及座椅套。然而在加拿大寒冷的冬季,動力車頭的表現並不能令人信服。有三組車廂自1979年起圖定由美國的標準化機車易安迪FP7型EMD F-unit進行牽引,並運用至1992年。對控制車廂的改裝則被放棄,因此列車僅在前端由機車牽引,並在港灣式月台需要換掛。

在諾斯蘭鐵路於1997年更換使用加拿大的新車底後,有5節RAm型/DE IV型動車組的車廂通過瑞士的「全歐快車經典協會(TEE Classics)」運回歐洲,以便能夠在再度加工後用於擔當旅遊列車服務。由於輪箍限界使用北美標準而無法滿足歐洲鐵路的要求,它們在漢堡港被擱置了數個月之久,隨後被分散存放於德國及瑞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