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式船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式船點江蘇地區傳統名點,相傳起源於明代,當初採用米粉粉捏成各種動、植物形象,在遊船上作為點心供應,因而得名。後經名師精心研究,專用米粉為原料,製作出的船點精巧玲瓏,既可品嘗,又可觀賞。船點的餡心,甜的有玫瑰豆沙糖油棗泥等。鹹的有火腿蔥油雞肉等。一般是動物品種用咸餡,植物品種用甜餡[1]


做法

原料配方:(制荸薺、鸚鵡船點各8隻) 細糯米粉100克、 雞蛋黃12.5克、 精鹽0.4克、 細粳米粉100克、 可可粉適量、 味精0.5克、 紅曲米粉0.4克、 豬板油40克、 熟豬油10克、 黑芝麻16粒、 綿白糖40克、 芝麻油10克、 青菜汁20、克 熟雞脯肉60克[2]
做法:
1.將豬板油、綿白糖放在案板上,一層板油一層糖,疊齊、撳緊,切成細末,等量捏成8個團。將雞脯肉切末放入盆中,加精鹽、味精、芝麻油(5克)和熟豬油拌合備用。
2.將細糯米粉、細粳米粉放在案板上摻勻。先取摻合好的生粉(50克)放入盆內,倒入沸水20克,用手揉和,留下2.5克(做荸薺芽用)後,加入紅曲米粉(0.3克)揉成粉團,上籠蒸熟,取出加入生粉(50克)揉勻,從中取出(10克)摻入可可粉揉成醬褐色粉團,其餘摻入較少的可可粉揉成醬紅色。另取生粉(5克)摻入雞蛋黃,揉成黃色粉團。再取生粉(45克)加入青菜汁(20克)揉和成團,上籠蒸熟,取出加生粉(50克)揉勻成綠色粉團。
3.制荸薺坯:將醬紅色粉團等量摘成8個,逐個用手搓至表面光滑成圓形,再捏成酒盅形,包入糖豬油餡心(約10克),捏攏後搓成扁圓形的鼓墩狀,上面撳一小窩。取醬褐色粉團(留少許做鸚鵡爪用)搓成細長條,在每個鼓墩的中部和上部各繞一圈,成箍。再取少許白色粉團和醬褐色粉團分別搓成短而細的嫩芽狀,在每道箍上均勻地插三叢(每叢白色與醬褐色各半),剩餘的醬褐色粉團和白色粉團,再分別搓成短而略粗的條(兩頭搓細,約7毫米長)各8小段,交叉成類似十字形8個,用小鉗從交叉處鉗起,撳入荸薺上部的小窩中豎直,成荸薺芽狀即成。
4.制鸚鵡坯:將綠以粉團(100克)分成8段,每段在一端面上嵌入一條黃色麵團,用手逐個撳成皮子,用筷挑入雞脯餡心,略撳緊,收口後捏出鸚鵡的頭頸和身軀,並在頭兩側分別粘上黑芝麻成眼睛。取微少紅曲米粉加水拌和後,做鸚鵡嘴。再將餘下的綠色粉團做成8對翅膀,用模板刻出翅上的羽毛,再將醬褐色粉團做成8對鸚鵡爪,分別用竹筷戳入鸚鵡相應的部位,粘緊即成。
5.將荸薺和鸚鵡生坯裝入籠中,上旺火沸水鍋蒸3分鐘取出裝盆,塗上芝麻油5克即成 [3]

視頻

蘇式船點:點心中的精品


美食圖集

參考文獻

  1. 大雪節氣 帶你品嘗點心界的「陽春白雪」,鳳凰網, 2017年12月18日 17:39
  2. 美食做法蘇式船點,快資訊, 2019-01-10 11:44
  3. 燒麥的包法,大眾養生網, 2018-06-07 1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