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胰腺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胰腺瘤胰腺良性腫瘤,有胰島細胞瘤腺瘤脂肪瘤纖維瘤等,但均甚少見。[1]

基本內容

胰腺瘤胰腺良性腫瘤,有胰島細胞瘤腺瘤脂肪瘤纖維瘤等,但均甚少見。

胰島細胞瘤

胰島細胞瘤多發生在胰腺尾部和體部,大多為單發,僅有少數呈多發。腫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徑約1-2厘米。質稍硬,圓形,呈紅色或紫紅色。胰島細胞瘤由類似胰島細胞的瘤細胞組成團塊或條索,有結締組織相隔,約4/5病例為良性,瘤體有完整包膜,與周圍界線分明。惡性者僅占1/5,可在早期出現附近淋巴結及肝臟轉移。大約20%的胰島細胞瘤,因胰島素分泌過多而引起低血糖症。但低血糖與腫瘤不成比例。長期血糖過低,可引起中樞神經血糖供應不足的症狀。故患者在空腹時,尤其早餐前或劇烈勞動後,常出現胰島素休克症狀,諸如疲乏無力,困惑不安,甚至出現譫妄、驚厥、昏迷等現象。在發病時,血糖常在50毫克以下,若當即口服或靜注葡萄糖液後,上述症狀很快消失,而此類病人常因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多次進食,口服糖類而引起肥胖症。[2]

胰腺囊腫

胰腺囊腫的種類很多,除囊性腺瘤囊性腺癌畸胎瘤外,還有由於發育不全引起的囊腫如纖維囊性病皮樣囊腫;由於某種外傷及間接外傷,手術創傷所引起的囊腫;瀦留囊腫等。這些非腫瘤性囊腫雖非真正腫瘤,但他們有與腫瘤極為相似之外貌,故於此結合起來略加敘述。

胰腺囊腫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1. 腫瘤性囊腫:多與手術中或屍檢中發現,占胰腺囊腫的10%。發生於胰腺的尾部,並有一層纖維包膜,內含粘液樣物質,偶爾也有血液樣物,囊腫的內層有乳頭狀突出。若囊腫迅速增大,並發上腹部、背部明顯疼痛時,應當懷疑有惡變的可能。
  2. 真性胰腺囊腫:多發生於胰腺組織內,瀦留性囊腫系由於胰腺管堵塞所致,常為結石腫瘤、或慢性胰腺炎等因素引起。出血性及淋巴囊腫多在胰腺損傷後發生。包蟲囊腫及皮樣囊腫則極為罕見。
  3. 假性胰腺囊腫:雖不是真性囊腫,但有腫瘤徵象,且較常見。假性胰腺囊腫,是在胰腺組織周圍或在小網膜囊內形成外溢液體(胰液、血液及滲出液等)的包囊。約2/3為急性胰腺炎的併發症,1/3為由外傷或其他原因引起。假囊腫多發於胰腺體部或尾部。

胰腺囊腫較小時,一般不引起臨床症狀。囊腫增大壓迫周圍器官時,可產生上腹部疼痛和左腰背部的牽引痛。囊腫壓迫腸道後,可有餐後上腹飽脹或不適感,繼則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囊腫壓迫膽總管時,可出現黃疸。在炎性或惡性腫瘤時全身症狀明顯,一般多出現體重減輕及身體消瘦衰弱等。通常可在上腹部觸及一圓形或橢圓形囊狀物,表面光滑,並有波動感,但不能移動。約95%囊腫位於上腹部偏左側。[3]

胰腺癌的症狀

  1. 體重減輕:體重減輕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胰腺癌症狀,通常是漸進性的,胰腺癌患者的表現,在確診為胰腺癌數月前即開始發生。
  2. 肺癌轉移:胰腺癌患者的表現,通常與肺癌相關的轉移性的血栓性靜脈炎也可能是胰腺癌症狀。
  3. 糖尿病:糖尿病可伴隨發作,這是胰腺癌症狀之一。
  4. 精神症狀:中年人可出現憂鬱症、疑慮病和癔病,一般認為是由胰腺癌引起的。胰腺癌患者的表現,在胰腺癌病人中偶爾也可見以抑鬱症狀為主的精神症狀。胰腺癌患者的表現,這種有精神症狀的病人半數以上其精神症狀比生理體徵和症狀的出現早6個月,這也是胰腺癌症狀。胰腺癌發病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呢?
  5. 厭食:厭食,上行性膽管炎,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便秘腹瀉,吸收不良,胃脹氣,或腸脹氣胰腺癌患者的表現,由於胃、幽門或十二指腸直接受到侵害,或是由於胃功能的紊亂,可並發胃排空障礙的症狀,這也是胰腺癌症狀。[4]

胰腺惡性瘤治療方法

外科治療

早期首選晚期胰腺癌的正確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但因多數不能早期發現而切除率低,切除率約為5%~15%,據報道胰腺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在2.3%~15.8%之間,平均3.4%,國內報道根治術後平均生存17.6月。外科治療基本原則是切除腫瘤,重建膽道、腸道以及處理胰腺殘端。胰頭癌手術切除率一般在30%左右,而胰體、尾癌切除率約在5%左右。[1]

放療

胰腺癌屬於放療不敏感腫瘤,但由於局限晚期病例約占40%,可進行局部放療,療後有30%~50%可緩解疼痛,可一定程度抑制腫瘤發展。單純放射治療可以改善病人的臨床症狀,特別是腹痛和背痛,但對延長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時間作用有限。

化療

化療是晚期胰腺癌的正確治療方法中重要的一環,是胰腺癌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但是胰腺癌對化療藥的反應較低,不少藥物的近期有效率低於10%,較有效的藥物常用藥物有5-fu、絲裂黴素、表阿黴素、卡鉑等。健擇由於其藥物毒性低,副作用小,近年來已成為國外治療胰腺癌的一線藥物,國內也已開始應用。研究結果表明,接受健擇治療者生活質量優於5-fu,治療反應率和生存時間與其相似,但效果也不理想。

cls生物治療

cls生物治療又被稱為DC-CIK生物細胞治療,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在各種腫瘤的治療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DC-CIK生物細胞技術可以有效的應用在胃癌患者的治療當中,臨床均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DC-CIK生物細胞治療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防復發和轉移,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

CIK細胞:是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經體外誘導、培養後,具有了T細胞和NK細胞這兩種人體內主要具有抗癌活性細胞的效應,相當於威力遠為強大的「細胞導彈」,它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能「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且不傷及人體正常細胞。

DC細胞:又叫樹突細胞,它能把腫瘤的相關信息提供給人體內正常存在的具有殺傷腫瘤活性的細胞,在人體的免疫系統里扮演近似「雷達」的角色,除CIK細胞具有的功能外,其靶向性和抗腫瘤活性比CIK細胞更強。DC和CIK細胞兩者在抗腫瘤細胞中具有互補作用,聯合應用將取得「1+1>2」的療效。

驗方偏方

驗方

  1. 青黛牛黃散:青黛12g,人工牛黃12g,紫金錠6g,野菊花60g。研末成散口服,每次2—3克,每日3次,飯後服。
  2. 扁葉佛甲草(鮮)60—120g,薺草(鮮)90—180g。銀花15g,魚腥草30g,白毛藤30g,薺草30g,木香9g,麥冬9g,元胡9g,佛甲草60g。黨參9g,白芍9g,茯苓9g,木香9g,丹參9g,莪朮9g,麥冬9g,蘄蛇9g,白毛藤30g,銀花15g,當歸6g,白朮6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三組藥方交替應用,連服2—3周,為1療程。

偏方

  1. 垂盤草250克,薺菜150克,煎湯代茶多次飲用。每天l劑,可連服l一3個月。
  2. 鮮鼠牙半支(即佛甲草)60—120克,鮮薺菜90一180克,干品減半。水煎早晚分服。

胰腺癌患者治療期的飲食調養方法

膳食要合理搭配

注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和蛋白質的量要適宜,要食用宜消化的蛋白質,如瘦肉、雞蛋和魚、要採用合理的烹調方法,以煮、燉、熬、蒸、溜、氽等方法,不要用油煎、炸、爆炒等方法,防止胰腺過度的分泌胰腺。

中、晚期胰腺癌時,症狀明顯,左上腹部疼痛加重,並有明顯的消瘦,病人通常經口飲 食已不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這就要通過靜脈營養,才能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尚未失去手術 機會的病人應儘量採取積極的辦法,通過手術治療去除病灶。

儘管有的病人不能完全的切除病灶,也可通過小腸造瘺術來解決全身的營養狀況,其目 的都是為了延長生命。

手術後的病人要根據疾病的情況及手術中的情況,來確定用何種飲食。

一般來說,手術 後三天內禁食水、通過周圍靜脈營養和中心靜脈營養來維持機體的生理需要,當排氣後,可 適當的吃些無油全流食如米湯,果水或蔬菜汁等,刺激胃腸道,待胃腸道逐步適應後,根據 病情再改為低脂半流或低脂普食。

如果施行了小腸造瘺術,則可通過造瘺管給予勻漿膳食,要注意給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如饅頭發糕雞蛋瘦肉、雞肉(去骨)、魚(去刺)、黃瓜、西紅柿、油菜、菠菜、豆制 品等,將這些菜炒熟後,再用組織搗碎機粉碎,粉碎的適宜顆粒要根據鼻飼管的直徑大小來 確定,總之宜細不宜粗,防止造瘺管的諸塞。

視頻

胰腺腫瘤診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