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

(重新導向自 胜安航空185号班机空难)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SilkAir Flight 185)是由印尼雅加達新加坡的定期航班。1997年12月19日,該航班由一架編號9V-TRF的波音737-36N客機執行此任務,起飛後一切正常,卻突然以超高速俯衝,超出了波音737型客機機體結構所能承受的臨界值 ,機身在空中解體,墜毀於印尼的穆西河中,機上104人無人生還。

目錄

墜毀經過

當天,185號班機上載有97名旅客和7名機組人員,包含一位新加坡籍機長朱衛民及新西蘭籍的副機師鄧肯·沃德(Duncan Ward)。失事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3時37分從印尼雅加達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3時53分,飛機爬升至設定高度35,000呎高空。雷達顯示,在下午4時12分,飛機突然從正常飛行高度急速翻滾下墜,飛行速度超過了音速,在空中解體,撞擊於穆西河靠近蘇門答臘巨港的地方[1]

在一分鐘內從下墜到撞毀,客機在撞擊前解體,碎片在方圓數公里的範圍,主要殘骸散布在穆西河底長80米寬60米的區域。由於撞擊劇烈,加之河流沖刷,沒有找到完整的機上人員遺骸,最後僅有6人可以通過遺骸殘片確認。

事故分析

墜機之後,調查由印尼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C)負責調查。由於涉事飛機波音737-36N由美國生產,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亦介入調查。

有73%的飛機殘骸被找到,其中包括黑匣子,但調查員發現,機上的黑匣子于飛機墜毀前就已經停止工作,因此事故發生時的細節沒有被記錄,難以確認意外發生原因。調查顯示,語音紀錄器(CVR)于飛機墜毀前8分鐘停止工作;而飛行資料記錄器(FDR)則於墜毀前兩分鐘停止工作。隨後,飛機便突然往下俯衝直至墜毀。至於為何黑匣子會停止工作,則沒法查證。NTSB認為,黑匣子在由於電路故障而停止運作時,駕駛艙的對應斷路器會彈出,同時會發出特殊的聲響。但是錄音中卻沒有出現。因此被認為是人為拔出斷路器而關閉。

由於缺少黑匣子數據,調查非常困難。印尼當局只能從飛機殘骸中找到有限的線索。經過漫長的調查,NTSC仍找不到具體失事原因。因此,在印尼NTSC的報告中,只能以「原因不明」作為結論。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也參與了調查,他們的報告認為「失事原因是有人蓄意操控飛機墜毀,此人極有可能是機長」。調查發現該名機長在1997年下半年的工作上曾遭受過挫折;而他近來在股票上虧損大約100萬美元。加上飛機的黑匣子在墜毀前可能是被關掉這一點,因此,NTSB認為,這是一次蓄意墜毀飛機的事件。NTSB提出了以下的幾點原因:

  • 沒有發現機械故障導致墜機的證據。
  • 事故可以用人為操控來解釋;
    • 配平作動系統顯示水平安定面的位置處於極端向下的位置。
    • 控制飛機下墜的操作更可能是機長所為。

另也有一方提出185號可能是因為如聯航585同樣的尾舵故障而造成失事,甚至也控告尾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也提出相關證據,但由於這次失事原因涉及很多爭議性,最後仍未有一個具體及統一的事故調查報告。但無論如何,尾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最後還是賠償了這次事故中的受害者家屬4400萬美元

截至2017年,一直都未能找到任何其他確鑿的證據可以釐清事故真正原因。

第十二季空中浩劫播出勝安185事件時描述此空難可能是機長人為操控墜毀[2],且並未採納任何控告Parker Hannifin的原告律師團的任何證據(如該機黑匣子先前即有自動失效紀錄),劇中亦表示有調查185班機的PCU,但是僅調查PCU內無污染即將尾舵故障的可能排除,但如聯航585同樣的尾舵故障的主因並非污染,而是PCU在經歷極端溫差時,系統可能就會被卡住而發生故障。

視頻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 相關視頻

紀念勝安航空185超音速事件 太慘烈的空難事故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