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簡寫為NIST)的前身為國家標準局(NBS,1901年~1988年),是一家測量標準實驗室,屬於美國商務部的非監管機構。該研究所的官方使命為:

Promote U.S.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y advancing measurement science,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 ways that enhance economic security and improve our quality of life.

促進美國的創新和產業競爭力,推進度量衡學、標準技術以提高經濟安全並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

NIST僱傭有大約2900名科學家工程師、科技工作者,以及後勤和管理人員,大約1800名輔助工作人員(來自美國公司和國外的工程師和研究員),另外還有1400名專家分布在國內約350個附屬研究中心裡。

組織結構

NIST總部位於馬里蘭州蓋瑟斯堡,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市亦有設施運作。主要活動為組織實驗室研究計劃和校外研究計劃。自2010年10月1日起,NIST將所屬的10間實驗室進行了調整,減為6間[1]。其分別為:

  • 工程實驗室(EL)
  • 信息科技實驗室(ITL)
  • 材料測量實驗室(MML)
  • 物理測量實驗室(PML)
  • NIST中子研究中心(NCNR)

校外研究計劃包括:

  • Hollings製造擴展夥伴計劃(HMEP),一個用以協助中小工廠的全國性網絡
  • 技術創新計劃(TIP),為NIST及其工業合作夥伴對創新高風險技術的早期發展提供投資擔保的計劃。
  • NIST的Boulder實驗室以其擁有的NIST-F1原子鐘而廣為人知。NIST-F1是全國標準時間源,它從銫的自然共振頻率來定義秒,NIST通過位於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的WWVB長波電台和分別位於柯林斯堡、夏威夷凱卡哈的WWV、WWVH短波電台來向外提供時間信號。

NIST同時還擁有一個中子科學研究設施:NIST中子研究中心(NCNR)。NCNR為眾多科學研究者提供着研究中子散射的裝置,可以用在眾多其他的研究領域中(如材料科學,燃料電池,生物科技等等)。

SURF III紫外線輻射裝置(SURF III Synchrotr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Facility)是一個同步輻射光源,從1961年以來就一直運行着。目前仍是美國的廣譜光譜測量的基礎標準。自七十年代以來,所有NASA生產的極紫外觀測裝置都由SURF來進行校準,SURF還用於測量和規格化超紫外光刻系統。

納米科技中心(CNST)執行的是納米科技的研究,同時進行微觀研究和用戶可訪問的淨室納米生產設施。「NanoFab」就是用於光刻印刷圖案和影像的工具(如電子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等)。

測量和標準

作為其任務的一部分,NIST為產業界、學術界、政府及其他用戶提供了超過1300種標準參考材料(SRMs)。這些物品經認證後被作為特定的量度或成分含量,成為校正標準用於測量設備和製作程序、工業生產的品質控制標準,以及實驗對比樣本。

世貿中心倒塌調查

2002年國家建築安全小組法案授權NIST對世界貿易中心1號樓和2號樓以及47層高的世界貿易中心七號樓的倒塌進行調查[2]。調查由首席研究員Shyam Sunder領導,涵括3個方面,即建造技術和可能導致世貿中心雙子樓和7號樓倒塌的火災安全因素。NIST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提高建築工藝和消防技術規範標準、行為傳播的研究小組。並為設施業主、承包商、建築師、工程師、緊急救援部門和監管部門供實用的指導和工具,以更好的應付未來可能的災害。世貿中心7號樓的調查計劃和最終調查報告與2008年11月20日宣布完成。而世貿中心雙子塔的最終報告(包含了對提高建築安全的30個建議)也與2005年10月26日完成。

視頻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相關視頻

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大空間激光掃描儀校準新規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