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美北長老會差會

美北長老會差會

圖片來自itsfun

美北長老會差會(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North),PN)美北長老會的海外傳教機構。1831年在匹茲堡成立差會。1838年,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1959年南北長老會再度合併。

目錄

在中國

1844年6月21日,美北長老會派遣麥嘉締(D.B. McCartee)博士抵達中國浙江省寧波。1890年,美北長老會在華總共有48名傳教士,18名女助手,23名中國牧師,8名本地助手,近4千名聖餐者。 1919年,美北長老會的在華傳教士有502人,僅次於中國內地會;傳教站36個,次於中國內地會和英國聖公會[1]

1919年美北長老會傳教士在各省分布情況如下:

  1. 山東135人
  2. 廣東104人
  3. 江蘇75人
  4. 直隸70人
  5. 湖南58人
  6. 浙江37人
  7. 安徽21人
  8. 雲南2人

其中廣州一座城市集中了53名美北長老會傳教士,居各傳教站之首。

1919年美北長老會受餐信徒在各省分布情況如下:

  1. 山東14789人
  2. 廣東13559人
  3. 浙江3073人
  4. 江蘇2784人
  5. 湖南2049人
  6. 直隸1894人
  7. 安徽508人

華中教區(CENTRAL CHINA MISSION)

華中教區是美北長老會首先進入的地區,負責在長江三角洲一帶的吳語區進行傳教。

華南教區 SOUTH CHINA MISSION

華中教區是美北長老會第二個進入的地區,負責在廣東省中部和西南部地區進行傳教。

山東教區(SHANTUNG MISSION)

山東教區是美北長老會第三個進入的地區,傳教範圍包括幾乎全部山東省。1890年約有3000信徒。

華北教區(NORTH CHINA MISSION)

江安教區(KIANGNAN MISSION)

江安教區負責在江蘇安徽2省的官話區傳教,先在南京落腳,以後主要在安徽省北部的淮河兩岸傳播,發展到1萬多人的規模。

  • 傳教站:南京(1874);懷遠(1901),宿州(1913),壽州(1921) 。
  • 堂會:
    • 南京堂會(南京四根杆子莫愁路漢中堂
    • 沛恩堂(南京戶部街)
    • 雙塘堂會
    • 顏料坊堂會
    • 半邊營堂會
    • 府東支堂
    • 紅紙廊支堂
    • 銅井堂會
    • 天王寺支堂
    • 淳化支堂
    • 慈湖支堂
    • 溧陽堂會
    • 溧水堂會
    • 下壩支堂(高淳)
    • 句容支堂
  • 學校:南京金陵大學;莫愁路明德女中,懷遠淮西中學,
  • 醫院:懷遠民望醫院,民康女醫院,宿州民愛醫院,壽縣春華醫院。


海南教區(HAINAN MISSION)

  • 傳教站:瓊州-海口(1885),嘉積(瓊海,1900),那大(儋州,1886).
  • 教堂:
  • 醫院:海口福音醫院(今海南省人民醫院),嘉積基督醫院,那大福音醫院,

湖南教區(HUNAN MISSION)

  • 傳教站:常德(1898),郴州(1903),衡州(1902);湘潭(1900),長沙(1912),
  • 教堂:
    • 長沙北門永仁堂
  • 醫院:衡陽仁濟醫院,郴州惠愛醫院,湘潭惠景醫院,桃源問津醫院,常德廣德醫院

雲南教區(YUNNAN MISSION)

  • 傳教站:九龍江(1917-1933), 元江(1924-1933)


  • 1925年26個傳教站加入中華基督教會;山東有5個傳教站仍留在中華長老會。但在上海共有一個財務機構(司庫)。

著名人物

參考文獻

  1. Townsend, William. Robert Morrison : the pioneer of Chinese missions. London: S.W. Partridge. 1890年: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