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歷史中心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馬歷史中心區意大利羅馬歷史中心區,在羅馬的歷史古蹟令人過目難忘。作為以它名字命名的國家——羅馬帝國的首都,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儘管千百年過去了,但這座奧古斯都及其繼任者留下的「大理石之城」,卻仍完好的將自己輝煌的歷史古蹟保存了下來,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藝術寶庫之一。羅馬歷史地區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範圍在羅馬市內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布局結構的典範[1]。
世界遺產委員會把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是:"從傳說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羅馬就同人類的歷史緊密相連。它曾是統治地中海世界五個世紀之久的帝國的首都,後來又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羅馬簡介
每個城市都有一段自己的歷史,歷史的知情者也許深埋於地下,也許傲立在風雨中。羅馬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古代文明,在羅馬城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古蹟。羅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市中心區保存着大面積的歷史遺蹟和待發掘區的首都之城,擁有的古蹟遺址不計其數,成為後人了解羅馬文化的藝術寶庫和文化名城。
七丘之城
羅馬位於意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台伯河平原上,台伯河和阿涅內河在羅馬城外匯合,羅馬地跨在台伯河兩岸,東面是阿布魯佐,東北面是Sabini山脈,南面是Albani山脈。市中心在距離第勒尼安海約24公里的內陸,但城市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僅距離海岸5公里處,海拔高度從13米到120米,平均海拔高度37米,市區總面積約1285平方公里。古羅馬中心就是沿着台伯河岸發展起來的,台伯河中有一座船形的島嶼,是台伯河自然沖積而成的,在河岸邊有七座山丘:帕拉蒂尼山、阿文提諾山、卡比托利歐山、奎利那雷山、維米那勒山、埃斯奎利諾山和西里歐山,羅馬城便建於其上,羅馬因此也被稱為「七丘之城」。這每一座山都充滿着歷史。
母狼傳說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羅馬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傳說特洛伊人被希臘人打敗後,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島台伯河入海口的一個拉丁人王國,並被國王招為女婿。他的後代創建了阿爾巴城。經過幾代相傳,到努米托雷王時,他的弟弟阿穆利烏斯篡奪了王位並驅逐了兄長,還逼迫侄女雷亞·西爾維亞充當女祭司。後來西爾維亞與戰神馬爾斯相愛生下一對雙胞胎兄弟——羅慕洛斯和瑞穆斯,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法斯土路思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傳說在公元前753年,孿生兄弟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祈問諸神,他們倆該由誰統治他們在台伯河邊的這片居住地。瑞摩斯爬上阿文提諾山、羅穆盧斯爬上帕拉蒂尼山等候神的啟示。當6隻禿鷲飛過阿文提諾山而12隻禿鷲飛過帕拉蒂尼山的時候,他們都以為自己得到了神寵。羅穆盧斯於是開始修建城池,瑞摩斯勃然大怒,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羅穆盧斯所在的帕拉蒂尼山也就從此發展、繁榮起來,羅穆盧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日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羅馬歷史的開端處在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實行非世襲的君主制,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根據意大利歷史學家蒂托·李維的半神話作品「羅馬史」中的敘述,羅馬王國共有7個國王,第一位便是羅馬城的創始人羅穆盧斯。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最後一個伊特魯里亞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因暴政而被羅馬人民驅逐以後,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國王,而是改用羅馬元老院、羅馬執政官和羅馬會議三權分立的制度,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起了共和政體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古諺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2700餘年的時間,是長還是短?在亞平寧山下、台伯河畔的這片沃土上,曾繁育出令世人炫目的歷史和文化。19世紀德國法學家耶林曾經說過,羅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刀劍棍棒令世人屈服,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第二次是基督教的傳播使羅馬聲名大噪,令世人稱奇;第三次用法律規範世人的行為舉止,舉世皆知羅馬法。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據說原文的意思是「羅馬不是在一個白天建成的」,not「in a day」,應該是在晚上「in a night」。但是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句話的意思慢慢轉變,由於古羅馬城建築先進、繁複、建築技術高超、設計精湛,後人用「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表示很多先進技術、物質文明、甚至一個成就,都不是簡單達成的,而是經由很多人、或者很多努力,才能夠完成的。
但不論諺語中的day作何解讀,歷史上羅馬城的建立、發展,的確經歷了2000多年的漫長曆程。據考古研究,古羅馬的前身是公元前8世紀位於台伯河畔的一個簡陋村落,一個毫不起眼的彈丸之地;後來,人們用石頭築建城牆,用礫石鋪設路面,修建排水系統,羅馬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小城市。在經歷了無數歲月風霜後,又從最初的無名小城向大帝國發展,最後羅馬逐漸變成了一個地中海世界最大、最繁榮的城市。
羅馬國家在經歷王政時代和共和國時代走向帝國時代的過程中,靠武力征服開疆擴土,靠掠奪來的財富裝點羅馬城。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發動了一系列擴張戰爭:先用半個世紀打敗北面強敵伊達拉利亞人,通過三次「薩莫奈戰爭」打敗半島中部的薩莫奈人,並與希臘殖民城邦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最終完成了對意大利半島的統一。完成統一後,羅馬人並不滿足。隨後,羅馬又與地中海上的強國迦太基展開爭霸戰爭,歷史上有名的三次「布匿戰爭」就是古羅馬和古迦太基兩個古代奴隸制國家之間為爭奪地中海西部統治權而進行的著名戰爭。隨後又通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王國。通過這一系列戰爭,羅馬征服了希臘半島、巴爾幹、西亞,完全控制了地中海,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羅馬城變成了這個龐大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一系列節節勝利的戰爭,給羅馬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和大批奴隸。大量財富和大批戰俘奴隸源源不斷地運往羅馬。可以想象,一座充斥着無數財富的羅馬,其整體面貌怎麼能不雄偉、輝煌呢?
可以說,正是2000多年來不同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在無數次的疊加和交融之後,方造就了今天獨一無二的羅馬。或許,只有當遊客漫步於這座「永恆之城」時,才能真正領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語之深意。
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引用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已成為一條世界通用的諺語,也就是說完成一件事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方法,換個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原話是「All Roads Lead to Rome」,這是一句諺語,出自《羅馬典故》,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條等着我們發現。比喻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與漢語成語殊途同歸,或俗話水流千里歸大海相似。
自公元前四世紀末,羅馬人就開始修建大道,第一條大道為「阿皮亞大道」(阿皮亞古道),從羅馬城沿亞平寧半島向東南直至卡普亞,全長200多千米,是羅馬大道中最著名的一條。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隨着羅馬人對外征服的節節勝利,羅馬共和國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在帝國建立之後,大道的修建更是達到空前盛況。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其後,從羅馬向北修了一條弗拉米尼亞大道,通往北部重鎮阿里米昂(今雷米尼)。到公元2世紀,又修了從羅馬至熱亞那的奧雷利亞大道,通往亞德里亞海的瓦雷尼亞大道。這些大道以羅馬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帝國各個方向伸展。在古代世界,像羅馬這樣道路四通八達的城市並不多見。以羅馬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的形成,對維繫帝國運行、保證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大道本身也是一項偉大的創舉。
據史料記載,羅馬人共築硬面公路8萬公里。這些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聖者絡繹不絕。據說,當時從意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更有趣的是,古羅馬統治者為了調兵遣將的方便,下令在大道的兩旁種上大樹,以便為行軍的士兵遮擋炎熱的陽光。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也的確是對古代羅馬帝國便捷交通的真實描繪,毫無誇張之處。
相傳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的出處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出自西哥特王阿拉里克,有說出自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凱撒,也有說出自羅馬皇帝尤里安(julian the apostate,331-363)之口。但不管出自哪裡,其含義是明確的。
大理石的羅馬城
羅馬城市規模由小到大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同時代的各類建築雜然並陳,缺少統一布局和規劃。而且羅馬城中有七丘夾峙,高低不平,街道曲折,建築物中有伊達拉里亞式的,有木質柱樑式的,也有磚石結構的,整個城市缺乏帝國首都的氣派。要想把羅馬變成真正的偉大帝國的首都,需要按整體設計和統一規劃來予以改建。在蘇拉獨裁(公元前138年-公元前78年)統治時期改建的重點是羅馬廣場並修建了檔案館。在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當政後,羅馬廣場改建工程全面展開。擴建公民大會講壇,重修元老院會議廳。屋大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統治的時代是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代。在屋大維元首制時代(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史稱「奧古斯都(屋大維尊號)時代」,羅馬城的擴建、整修達到空前狀態。在此期間,屋大維把羅馬廣場的建設當做重點工程。建起了凱撒神廟、奧古斯都凱旋門,修建了朱里亞會堂、朱里亞廟、元老院議事廳、埃米利烏斯會堂等。整個廣場氣宇軒昂,站在廣場環顧四周,但見廟宇林立、拱廊連綿,又有紀念柱、紀念碑、紀念雕像穿插其間,宏偉之中又添富麗。從而使羅馬廣場成為帝國首都的心臟和帝國最重要的櫥窗。在羅馬廣場西北面的凱撒廣場,修建了維納斯女神廟。在凱撒廣場旁,屋大維為自己修建了奧古斯都廣場,並在廣場中修了戰神馬爾斯神廟。在帕拉丁山上修了阿波羅神廟。這些神廟全用大理石蓋成,高大宏偉。屋大維新修的建築物還有:和平祭壇、柱廊、公園、浴場、萬神殿、陵墓等。並且在各種石柱、神殿石壁、凱旋門上分別雕刻圖像和銘文。屋大維對街區建設,主要是進行修復和擴展,尤其是公共設施,如神聖大道、橋樑、引水道等的建設。屋大維時代羅馬建築和公共設施的特徵是:廟宇殿堂等紀念性建築物全用大理石整修,使其富麗堂皇、經久不朽;道路、橋樑等都以水泥和石料砌築,氣勢宏偉,堅固耐用。在屋大維統治的40多年中,他不斷修建和裝飾羅馬城,到晚年他自豪地說,他從上任手中所接受的羅馬是一座磚木的城市,而他留給後人的羅馬則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羅馬的建築藝術
在描述一個建築時,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所謂:古希臘式、古羅馬式、中世紀式、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或所謂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建築風格,如此等等。那麼,羅馬式建築風格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建築形式呢?
羅馬建築結構中,拱、拱頂、立柱是其特色。實際上,拱和拱頂並不是羅馬人發明的,早先美索不達米亞人、伊特拉斯坎人(亦譯為:埃特魯斯坎人)使用過。羅馬人的貢獻是既把拱用於生活中的實用設施,也用於外觀裝飾,並有所創新。例如:高架引水橋、渡槽下水道由一系列拱構成;凱旋門等建築對拱的運用恰到好處。最簡單的凱旋門只有一個拱,拱建在一個四角形結構內,有兩個面,這樣拱可延展成一個小拱穹,產生特殊的空間效果,這種建築方式對後來的天主教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羅馬的許多建築物都運用簡形拱頂和交叉拱穹,如巴西利卡。所謂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在拱和拱頂上革新的成果是羅馬萬神殿的建造,以及劇場建築、浴場建築。有了這樣的建築,大穹窿頂才有可能。對建築物內巨大空間的需求本身就是羅馬建築思想的一個特點,許多建築物都顯示出羅馬人對曲線的偏愛,橢圓形劇院、半圓狀的競技場就是明證。
劵拱是羅馬襲用埃特魯利亞的技術,自公元2世紀起,是羅馬真正把拱劵大加推廣,尤其是用在大型建築上,如在橋樑、陵墓、城門、引水道等工程上。羅馬人對劵拱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古羅馬建築的主要特徵,而且對後來建築的圓頂結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古羅馬時期建築技術的重大進步,除了劵拱的運用,還有新建築材料——天然混凝土[2]的使用。羅馬建築中使用混凝土,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有了這種建築材料,後來羅馬競技場、萬神殿、卡拉卡拉浴場的建築才有可能。
羅馬建築藝術還有柱式的發展。希臘的柱式早已形成多種風格,但羅馬人對希臘柱式進行了大的改造,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羅馬建築最明顯的特點是運用貼牆的立柱,立柱的功能並非起到支柱作用,而純粹是為了裝飾。羅馬人特別善於運用古希臘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特有的三類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並創建出幾種柱式的組合柱頭,例如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的組合柱頭。
參考文獻
- ↑ 古建築之 硬山建築和懸山建築。,搜狐,2017-09-24
- ↑ 什麼是混凝土?混凝土的種類知識你知道多少?,搜狐,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