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網絡文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網絡文學是以計算機網絡為載體發表的文學作品,創作主體通常是網絡作家、網絡寫手。總體而言,網絡文學是平等的,每個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讀者,多數讀者也都是平視作者,體現網絡平等的主旨。網絡文學的形式以網絡小說為主,也有詩歌散文等形式。

網絡文學的起源

中文網絡文學起源於1990年代初。1990年11月28日,中國正式在SRI-NIC(斯坦福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註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 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而幾乎與此同時1991香港(HK)和台灣(TW)分別在1991年連入NSFNET。中文互聯網邁出的第一步,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1989年:《華夏文摘》是網上最早的獨立海外華人中文媒體之一[1]。由海外中國大陸留學生梁路平,朱若鵬、熊波、鄒孜野等人創辦於1989年3月6日,當時叫做《新聞文摘》(NEWS DIGEST)電腦網絡,以listserv的形式向留學生髮送。
  • 1991年:王笑飛創辦了中文文學通訊網「中文詩歌網」;少君1991年4月在網絡上發表第一篇中文網絡小說《奮鬥與平等》,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中文網絡作家。
  • 1992年:美國的印第安那州中國留學生在Usenet上創建了「中文新聞組」,中文網絡文學以新聞的方式在全球互聯網上傳播。
  • 1993年:1993年3月詩陽通過電郵網絡大量發表詩歌作品,之後在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網絡詩人。
  • 1995年:第一份網絡中文詩刊《橄欖樹》由詩陽和魯鳴等人於1995年3月成立;1995年底,幾位在中文詩歌網上發表作品的的女性作者創辦了第一份網絡女性文學刊物《花招》;中國內地出現網吧。
  • 1996年:中國的網吧開始在各大城市飛速發展;對網絡文學產生影響的主要是海外的網絡名家,如散宜生、圖雅等。
  • 1997年: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論壇里發表了《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在兩天之內傳遍了各大中文網絡,這標誌着網絡文學開始產生重大影響。
  • 1998年:台灣的寫手蔡智恆(痞子蔡)其代表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由網上而紙上,一時之間,洛陽紙貴;1998年第6期《天涯》出現了影響力頗大的網絡小說《活得像個人樣》;與此同時,香港作家黃易和台灣作家莫仁分別在網絡上發表《大唐雙龍傳》和《星戰英雄》;中國的文學門戶網站如黃金書屋以及各類個人網絡書屋大量出現。
  • 1999年:大規模的中文文學網站如榕樹下以及收費文學網站博庫紛紛出現,網絡文學走向繁榮。
  • 21世紀:文學網站在多模式和新技術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閱讀和寫作,臉譜、博客或者博客的出現更是掀起了全網民寫作的熱潮;

網絡文學的特徵

網絡文學在經歷了不斷的發展之後,成為了現代文學的主流之一。

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和傳播空間的不斷擴大:當今的網絡盛行,使得人人能在瞬間得知天下事,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網絡。有的網絡寫手可以一夜走紅[2]

個性作品的出現:網絡文學作為文學形態,其創作過程是自然的,能夠使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在作品裡充分體現個性和創意,或者得到某種意義上的自我滿足。

全民性的參與:幾乎所有的網民都可以閱讀和寫作,各種網絡刊載平台確保了網絡作品能順利地發表,大量的自由撰稿人和業餘網絡寫手出現。這同時也出現了魚目混珠的現象,文學作品的質量不再得以保證。

多媒體創作的運用:網絡科學提供了文字圖象動畫音響相結合的互動效果,這樣的電子出版平台效果是傳統的印刷出版所無法比擬的。

商業化趨勢:一方面是文學網站的商業化,如收費或者廣告的運用等,另一方面是網絡作家在成名後走下網絡去出版書籍。

視頻

網絡文學 相關視頻

網絡文學3.0:IP文化時代
網絡文學正處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