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葉綠素a的分子結構由4個吡咯環通過4個甲烯基(=CH—)連接形成環狀結

構,稱為卟啉(環上有側鏈)。葉綠素a的生物合成途徑,是由琥珀酰輔酶A甘氨酸縮合成δ-氨基乙酰丙酸,兩個δ-氨基乙酰丙酸縮合成咯衍生物膽色素原,然後再由4個膽色素原聚合成一個卟啉環──原卟啉Ⅳ,原卟啉Ⅳ是形成葉綠素和亞鐵血紅素的共同前體,與亞鐵結合就成亞鐵血紅素,與結合就成鎂原卟啉。鎂原卟啉再接受一個甲基,經環化後成為具有第Ⅴ環的原脫植醇基葉綠素,後者經光還原、酯化等步驟而形成葉綠素a。

中文名/外文名:葉綠素a /Chlorophyll a

組 成/特 點:4個吡咯環通過4個甲烯基連接/環狀結構

稱 為/摩爾質量:卟啉/893.51g/mol

熔 點/密 度:約152.3℃/ 1.079g/cm³

目錄

概述

葉綠素a的分子結構由4個吡咯環通過4個甲烯基(=CH—)連接形成環狀結構,稱為卟啉(環上有側鏈)。卟啉環中央結合着1個鎂原子,並有一環戊酮(Ⅴ),在環Ⅳ上的丙酸葉綠醇(C20H39OH,分子量893)酯化、皂化後形成鉀鹽具水溶性。

酸性環境中,卟啉環中的可被H取代,稱為去鎂葉綠素,呈褐色,當用或鋅取代H,其顏色又變為綠色,此種色素穩定,在光下不褪色,也不為酸所破壞,浸制植物標本的保存,就是利用此特性。

光合作用中,絕大部分葉綠素的作用是吸收及傳遞光能,僅極少數葉綠素a分子起轉換光能的作用。它們在活體中大概都是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存在於類囊體膜上。

葉綠素a的完整結構

葉綠素a的分子結構圖

主要元素

主要作用

1.葉綠素a和b都可以吸收光能。但只有少數處於激發狀態的葉綠素a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2.某種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對光能利用得多少。

比如陽生植物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比值較大,而陰生植物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比值較小。[1]

一、存在植物部位bai、顏色不同:葉綠素dua:所有綠色植物中,zhi葉綠素a 呈藍綠色。葉綠素b:高等植物、綠藻dao眼蟲藻管藻,葉綠素b 呈黃綠色。二、化學分子式的不同葉綠素a分子式:C₅₅H₇₂O₅N₄Mg葉綠素 b分子式:C₅₅H₇₀O₆N₄Mg

三、紫外分光光度吸收波長的不同葉綠素a紅區最大吸收峰在663nm附近,在藍紫區為429nm附近葉綠素b紅區最大吸收峰在645nm附近,在藍紫區為453nm附近

生理作用

植物體內的葉綠素A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外,對人體也有着積極的作用。[2]

世界含葉綠素A最多的植物螺旋藻莫屬,它之中的葉綠素主要是葉綠素A,是其它植物葉綠素的2-3倍。另外螺旋藻葉綠素分子中含有卟啉,其結構與人體動物的血紅素十分相似,是人類動物血紅素的直接原料,所以葉綠素A堪稱是「綠色的血液」。又因螺旋藻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所以螺旋藻中的葉綠素A和鐵元素的完美組合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最佳搭檔。

視頻

參考文獻

  1. [陳敏.食品化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年]
  2.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