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續斷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續斷的功效與作用續斷原名「還魂丹」,它是一味補肝腎、續筋骨的常用藥,之所以名曰「還魂丹」,是傳說用它有起死回生的奇蹟。續斷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屬於上品。一名龍豆,又名屬折。後世常以續斷和他藥配伍。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損傷

禁忌;瀉痢初起勿用

功效與作用

續斷的功效

【性味】 苦辛,微溫。

第1步《本經》:"味苦,微溫。"

第2步《滇南本草》:"性溫,微苦微酸。"

第3步《本草經疏》:"苦甘辛,微溫,無毒。"

【歸經】 入肝、腎經。

第1步《滇南本草》:"入肝。"

第2步《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1]

續斷的作用

第1步補肝腎。續斷有補肝腎,壯筋骨功效,與杜仲同用治療腰肌勞損、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壞死和外傷後遺症,辨證為肝腎不足,風濕血脈阻滯之腰背酸痛,腿膝酸冷,喜敲喜溫者,常用能強壯體質,改善症狀。煎湯服或浸酒服味苦,放入紅棗或甘草可改善口味。

第2步保護骨質。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壞死等均是骨質的器質性病變。川斷、杜仲雖然解決不了骨質的這些病變,但可以明顯改善症狀。中醫雖然消除不了增生的骨刺,但可通過針灸、推拿、中藥、藥酒、外敷等治療方法,緩解局部酸痛,實際上是解決了軟組織的勞損、炎症、瘀血等問題。只要腰酸腰痛緩解了,病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3步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川續斷浸膏、總生物鹼及揮髮油對未孕或妊娠小鼠子宮皆有顯 著的抑制收縮作用。若充分排除 其對患者和胎兒的毒性,川續斷生物鹼有望成為治療早產、流產及 痛經的良藥。

第4步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川續斷根的熱水提 取物中存在着抗補體多糖和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高分子量活性成 分。

第5步促進骨損傷癒合。續斷水煎液及其總皂甙粗提出物均有明顯的促進骨損傷癒合 的作用,機理可能是該藥能促進骨折斷端毛細血管的開放量,改 善局部血循環,促進血腫的吸收、機化,促進軟骨細胞增生,加速各 型膠原的合成、改善膠原的結構和排列、從量和質兩個方面影響骨 折癒合中膠原的合成,促進骨折癒合。

第6步抗菌作用。川續斷揮髮油(萜類種類較少,酚類化合物種類較多)對金黃色 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能力,動物實驗表明具有明顯的生理活 性。

第7步抗炎作用。實驗表明,續斷對於一般炎症及其引起的腫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第8步抗衰老作用。動物實驗表明,服用續斷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川續斷和VE對澱粉樣前體蛋白在神經元的過度表達有明顯 的抑制作用,並可以改善大鼠學習記憶力。

第9步治抗維生素E缺乏症。經小白鼠和雞試驗,證明續斷有抗維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第10步止血、鎮痛作用。對癰瘍有排膿、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

第11步關於治療風濕病。本藥對於各種風濕病,關節酸痛,不論是外感,或是內傷,都能使用。只是配伍藥不同。對於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川斷並不能止其疼痛,在控制炎症腫痛的基礎上,早期使用川斷與接骨木,可以保護骨質。

第12步關於治療腎病。我們臨床上將杜仲、川斷、接骨木、落得打同用,治療慢性腎炎、慢性狼瘡性腎炎之蛋白尿有一定的效果。腰酸腰痛的症改善較快,3個月以後部分病人的尿蛋白會逐漸下降。

第13步保胎。此外,炒川斷還是保胎的重要中藥。

中藥續斷的作用

治腰痛並腳酸腿軟:續斷二兩,破故紙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空心無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壽精方》續斷丸)

治老人風冷,轉筋骨痛:續斷、牛膝(去蘆,酒浸)。上為細末,溫酒調下二錢,食前服。(《魏氏家藏方》續斷散)

治妊娠胎動兩三月墮:川續斷(酒浸)、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二兩。為末,棗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綱目》)

治滑胎:菟絲子四兩(炒,燉),桑寄生二兩,川續斷二兩,真阿膠二兩。上藥將前三味軋細,水化阿膠和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日再服。(《醫學衷中參西錄》壽胎丸)

治打撲傷損,閃肭骨節:接骨草搗爛盫之。(《衛生易簡方》)

治產後血運,心腹鞕,乍寒乍熱:續斷三兩,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續斷湯)

治乳汁不行:川續斷五錢,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麻黃川山甲(火煅)各二錢,天花粉三錢。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後服。(《本草匯言》)

治乳癰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續斷八兩(酒浸,炒),蒲公英四兩(日干,炒)。俱為末,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治水腫:續斷根,燉豬腰子食。(《湖南藥物志》)

用於腰痛屬於腎虛者:症見腰痛,久站或稍勞加重,腰部畏寒休息得暖而緩解者。常以續斷配杜仲、狗脊、懷牛膝、白朮等。

用於跌打損傷:若因不慎而至筋骨損傷,症見局部紅腫熱痛,不能動彈,常以本品配川牛膝、參三七、炙乳沒、骨碎補、土鱉蟲、自然銅等。若傷勢嚴重或傷及大關節,當至醫院骨傷科診治為要。

用於胎動不安,或見漏血者:常以本品配菟絲子、桑寄生阿膠等,名曰壽胎丸。若氣虛者加入參,中氣不足加黃芪,食少者加白朮,涼者加補骨脂,熱者加生地黃。若胎動而出血多者,當急止其血。

夜半腿疼方:續斷、牛膝桑枝桂枝當歸枸杞子厚朴茯苓赤芍、甘草、雞血藤木香、菟絲子、麥芽、谷芽水煎。

古籍記載=

本經》:"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

別錄》:"主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

藥性論》:"主絕傷,去諸溫毒,能宣通經脈。"

《日華子本草》:"助氣,調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瘀血,消腫毒,腸風,痔瘺,乳癰,瘰癧,撲損,婦人產前後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

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走經絡,止經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

滇南本草圖說》:"治一切無名腫毒,楊梅,天泡諸瘡。"

續斷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二)臨床觀察:續斷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或浸酒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味很苦,可能有胃不適和噁心反應。

四川省衛生學院1982年9月21日發生一例服用續斷髮生過敏性紅斑。患者雙手背皮膚出現紅色斑塊,奇癢難受,且有灼熱感覺,該患者曾兩次服用續斷均發生類似過敏症狀。湖南省汝南梁中醫院1987年9月發現1例過敏性皮炎,患者服用續斷15g後1小時感覺全身瘙癢,皮膚發紅,迅速出現小片狀斑丘疹。

【注意事項】

《本草經集注》: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得配本草》:初痢勿用,怒氣鬱者禁用。

續斷怎麼吃

續斷杜仲煲

豬尾材料:豬尾(400克),杜仲(30克),續斷(25克),鹽(2克)。

做法:

(1)將續斷、杜仲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

(2)再將豬尾去毛洗淨,與藥袋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

(3)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40分鐘,以豬尾熟爛為度。

(4)最後加入精鹽調味。

續斷燉羊腰:材料:羊腰子250克,續斷15克,料酒10克,5克,大蔥10克,鹽3克,雞精3克,胡椒粉3克,雞油25克。

做法:

(1)將續斷潤透,切薄片。

(2)羊腰洗淨,切開,除白色臊腺。

(3)姜切片,蔥段。

(4)將續斷、羊腰、料酒、姜、蔥同入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

(5)用文火燉煮25分鐘,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調味即成。

續斷杜仲茶

材料:續斷5g、杜仲3g、牛膝3g、木瓜3g、花茶5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腎,祛風濕。

用途:腰痛、腿腳酸軟;風寒濕痹痛。

來源:《扶壽精方》。

續斷補充信息: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續斷、酒續斷、鹽續斷、炒續斷、續斷炭,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酒續斷、鹽續斷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續斷適合人群:初痢勿用,怒氣鬱者禁服。

視頻

參考文獻

  1. 蘋果綠 > 中藥大全. 千斤拔的功效與作用 (201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