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索爾·貝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索爾·貝婁 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原圖鏈接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索爾·貝洛英語Saul Bellow,1915年6月10日~2005年4月5日),美國作家,也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1]、普利策獎獲得者。索爾·貝洛的代表作為《洪堡的禮物》。

生平

1915年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郊的拉辛鎮,父母是來自俄國聖彼得堡的猶太移民。1924年,全家遷往美國芝加哥定居。1933年考入芝加哥大學,兩年後轉學到西北大學,1937年在該校畢業,獲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除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編輯、記者及在商船上短期服役外,貝婁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學裡執教。

他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並獲得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西北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索爾·貝婁自1936年在美國左翼刊物《燈塔》上發表第一篇反法西斯短篇小說《那真不行》起,他一生共創作出版了11部長篇小說、3部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戲劇。另外他還出版了遊記、隨筆、演說集等3部非虛構性作品。

  • 1952年,獲美國國家文學藝術院獎。
  • 1966年,貝婁的作品《只爭朝夕》拍成電影。
  • 1976年,貝婁獲「普利策小說獎」, 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指出:索爾·貝婁「把豐富多彩的流浪漢小說與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結合在一起。」
  • 1977年,貝婁獲美國文學藝術院金質獎章。

他曾獲得法國頒發的文藝騎士十字勒章,意大利馬拉帕特獎,里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等。1990年美國全國圖書基金會還向貝類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2005年4月5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去世,享年89歲[2]

作品

貝洛早年就對文學有着濃厚的興趣,讀大學時就練筆寫作。至今已發表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多種短篇集、散文集、札記。其中小說《晃來晃去的人》、《阿奇正傳》、《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賽姆勒先生的星球》、《洪堡的禮物》,一次又一次把貝洛推向廿世紀美國小說創作的高峰。

視頻

索爾·貝洛相關視頻

普利策獎是什麼方面的大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