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絨蓋牛肝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絨蓋牛肝菌
圖片來自Mykoweb

紅絨蓋牛肝菌(學名:Xerocomellus chrysenteron),原名Boletus chrysenteronXerocomus chrysenteron,是牛肝菌科的一種小型可食野生真菌。這種真菌具備菌管菌孔,而非常見的菌蓋下的菌褶。俗名為「紅色開裂牛肝菌」。

紅絨蓋牛肝菌被認為可食,但因味淡,質地鬆軟而不主張食用。。

生態習性

紅絨蓋牛肝菌早秋仲冬單生或小群生於針闊葉混交林中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與闊葉樹(通常是山毛櫸)形成菌根。廣泛分佈並常見於北溫帶。本種已在臺灣被記錄;[1]亦已引入紐西蘭,於引進的落葉樹下群生。

本種可能並非像從前認為的那樣常見,因其經常與最近確認的B.cisalpinus混淆。

食用價值

紅絨蓋牛肝菌是牛肝菌的一個可以食用的野生品種,人和昆蟲的生理特徵差別很大,同一種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曾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該蘑菇果蠅有致命的毒性,但是對人體是無毒的[2]! 採摘後應馬上除去其會迅速腐敗的菌管。幼小菌體味道可口且適合乾製,但在烹飪時變黏滑;成熟菌體淡而無味,且會很快腐敗。

分類和命名

本種最早由著名法國植物學家皮埃爾·比利亞爾(Jean Baptiste Francois Pierre Bulliard)於1789年作出描述,並命名為Boletus communis

兩年後的1791年,皮埃爾給出了它的學名chrysenteron ,來自 古希臘文的 khrysos(意為 "黃金")和 enteron (意為"內部")。

約一百年後的1888年,呂西安· 克萊(Lucien Quelet) 將其改分至新的Xerocomus屬下,並保留原學名chrysenteron

大約一百年間,這種命名被普遍接受,直至1985年馬塞爾·本(Marcel Bon )決定恢復其原學名communis ,命名為Xerocomus communis 。如今,它被再次分至牛肝菌屬,其1791年的命名重新成為正式命名,目前被稱為Boletus chrysenteron Bull. Boletus chrysenteron Bull. basidiochecklist 2011.07.20。

而最近的系統發育分析支持其作為模式種被分類至鳥塔拉(Šutara)在2008年描述的新屬Xerocomellus[3]

形態特徵

紅絨蓋牛肝菌的幼小子實體通常表面色暗而乾燥。

菌蓋帶有絨毛,易被誤認為褐絨蓋牛肝菌,菌蓋完全伸展時直徑4至10釐米(1.6–4英寸)。

菌肉少而稍薄,輕輕切割或碰傷時變藍色 [4]

老熟時菌蓋凸起至平坦;成熟菌蓋上的裂縫顯露出表皮下一薄層淺紅色菌肉。

菌柄全長4至8 cm,直徑10至15 mm,無菌環,呈亮黃色,下部覆蓋珊瑚紅色纖維,截面總為橢圓形至紡錘形;奶油色的菌肉傷變藍色。菌管黃色,菌孔較大,有稜角[5]孢子印橄欖褐色。

紅絨蓋牛肝菌的子實體亦易被金孢菌寄生Hypomyces chrysospermus)侵染。

相似物種

對紅絨蓋牛肝菌的宏觀觀察不足以確認該種,因為它與其他類群之間存在許多中間形式;尤其是某些形式的啞光牛肝菌B. pruinatus)和血色牛肝菌Boletus rubellus)若不藉助顯微鏡則很難與紅絨蓋牛肝菌區分。

多孔牛肝菌B. porosporus )亦與本種相似,但由於其表層下呈白色,孢子為截形(形如被截去兩端),因此很容易與本種區分開。本種亦易與B. declivitatum混淆。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 Mushrooms By Roger Phillips - Pan MacMillan isbn=0-330-44237-6
  • The Young Specialist looks at Fungi By Haas H. Burke 1969 isbn=0-222-79409-7
  • The Boletaceae of New Zealand By McNabb RFR.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Botany 1968
  • Fungi of Northern Europe 1: Larger Fungi (Excluding Gill-Fungi) By Nilson S, Persson O. – Penguin 1977 isbn=0-14-063005-8
  • Mushrooms (flexi bound) By Thomas Laessoe - Dorling Kindersley 1998 isbn=0-7513-1070-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