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混交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混交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樹種組成的森林。按照慣例, 主要樹種以外的其他混交樹種,以株數、斷面積或材積計, 應不少於20%。混交林可以形成層次多或冠層厚的林分結構, 對於提高防護效能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營造純林的原因

混交林具有較大的優越性, 從森林生態學觀點出發, 應該大力提倡混交林。但仍不能否認營造單純林的必要性。世界上迄今為止, 仍以營造單純林為主,中國也是如此。這是因為: ①單純林的造林、經營、採伐利用的整個過程, 技術都比較簡單。營造混交林如果樹種搭配不恰當, 結構不合理; 不但不能發揮混交林的優越性, 甚至有導致失敗的危險。同時混交造林施工比較麻煩, 主伐時採伐、集材、運材也較單純林複雜。②同齡單純林能夠保證主要樹種積累最高的木材蓄積量。如果是混交林, 特別是選用一些低價值的樹種進行混交, 顯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而混交林的經濟用材率卻不如單純林高。③在立地條件極端惡劣, 許多樹種都不適應生長的地方, 一般只能營造適生的單純林。如中國南方濱海潮積沙土只宜營造木麻黃單純林; 亞熱帶丘陵地區, 在土壤極端乾燥瘠薄的條件下, 一般宜於營造馬尾松單純林[1]

混交樹種分類

根據其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可分為主要樹種、次要樹種和灌木樹種。主要樹種, 亦稱目的樹種, 是經營對象, 經濟價值高或防護效能好, 在林分中數量最多、蓋度最大, 一般是高大喬木, 生長後期居第一林層。次要樹種, 亦稱伴生樹種, 是在一定時期與主要樹種伴生的喬木樹種, 在數量上一般不占優勢。次要樹種有輔佐、護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輔佐作用是給主要樹種造成側方庇蔭,促進樹幹生長通直, 保證自然整枝良好。護土作用是利用自身的樹冠和根系, 保護土壤減少水分蒸發, 防止雜草叢生等。改良土壤是用樹種的枯落物和某些樹種的生物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一般每種次要樹種兼有上述的三種作用, 但側重點不同。次要樹種最好稍耐蔭, 生長較慢, 能在主要樹種林冠下生長。灌木處於林冠層之下, 主要起護土和改良土壤作用, 但大灌木也有一定的輔佐作用。

樹種混交類型

根據樹種在混交林中的地位, 生物學特性及其生長類型等,人為地搭配成不同的組合,稱混交類型。有如下幾種:

喬木混交類型:

即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混交。當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都是主要樹種時, 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 獲得多種木材, 充分發揮其他效能。當陽性樹種與陽性樹種混交 (如油松和櫟類) 時, 種間矛盾出現早且尖銳, 競爭進程發展迅速。這種林分的種間矛盾較難調節。陰性樹種與陰性樹種混交(如雲杉與冷杉), 種間矛盾出現晚而較緩和,樹種間的有利作用持續時間較長。此種人工林,只是到了生長發育後期, 矛盾才有所激化, 但林分比較穩定, 種間關係較易調節。陽性樹種與陰性樹種混交(如落葉松與雲杉), 樹種關係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有利作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主要的。當主要樹種與次要樹種混交時, 多構成復層林,主要樹種居於上層,次要樹種居下層。這種混交類型樹種間的矛盾比較緩和, 林分生產率較高, 防護效能較好, 穩定性較強。次要樹種多為耐蔭的中等喬木(如椴、槭、鵝耳櫪等),一般不會對主要樹種構成嚴重威脅, 即使種間矛盾尖銳時, 也比較容易調節。

喬灌木混交類型:

即主要樹種與灌木混交。這種混交類型種間矛盾比較緩和,林分穩定。混交初期灌木可以為喬木樹種創造側方庇蔭, 護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鬱閉後, 因在林冠下光線不足, 灌木趨於衰老, 便逐漸死亡。但當鬱閉的林分樹冠疏開時,灌木又會在林內出現。在一些混交林中,灌木死亡, 可以為喬木樹種騰出較大的營養空間, 起到調節林分密度的作用。主要樹種與灌木發生尖銳矛盾時, 調節容易, 可將灌木地上部分刈除, 使之重新萌發。

綜合混交類型:

即主要樹種、次要樹種和灌木的混交。綜合混交類型兼有上述混交類型的特點。

選擇適宜的混交樹種是調節種間關係的重要手段,是保證人工林順利成林, 增強林分穩定性, 實現速生豐產的重要措施。因此, 應儘量使混交樹種與主要樹種在生長特性和生態要求等方面協調一致, 同時還要考慮到混交樹種本身適地適樹問題。中國在營造混交林的實踐中, 在樹種搭配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如東北地區, 紅松與核桃楸、紅松與水曲柳等混交; 華南地區杉木馬尾松、杉木與台灣相思、馬尾松與荷木、馬尾松與椆木等混交, 都有成功事例。在確定樹種搭配時, 首先應針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和造林目的選擇主要樹種, 然後再配置伴生樹種或灌木[2]

視頻

長白山,針闊混交林
承德市隆化縣:茅荊壩針闊混交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