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6直升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6直升機(俄語:Ми-6,北約代號:吊鈎)曾經是最大型的直升機,擁有16項世界飛行記錄[1],包括當時的直升機最大載重記錄(20,117公斤)和最快320公里/小時的速度紀錄,此速度曾一度被認為是直升機不可能達到的,米-6首次公開露面是在1965年的第26屆巴黎航空展。

設計特點

米-6直升機採用最常見的尾螺旋槳設計,兩部索羅維耶夫D-25V渦輪發動機推動一個巨大的5車葉螺旋槳,額定載重量為12,000公斤,而利用短翼滑行起飛時最大可載20,117公斤,米-6可載90名乘客或7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貨艙兩側有可折起的座椅,地板上有夾俱可用來固定貨物的位置,機身上有一對短翼可以在飛行時產生約25%昇力去減輕發動機的負荷,機頭採用和二戰時B-25米切爾型轟炸機相似的設計,軍用型的機頭裝有一挺12.7毫米口徑重機槍(由領航員兼任機槍手),在其上的方的駕駛艙的左側是正駕駛而右是副駕駛,米-6有飛行操制系統可自動操制飛行姿勢去減輕駕駛的工作量,機身中央重心位置可以外吊重物,可吊起最多8噸的重物,機尾門為蚌殼式設計,還備有斜路,卡車可直接駛入或駛出,米-6的起落架有車輪令米-6可以滑行,蘇聯空軍規定米-6起飛時要在地面上滑行以減少燃料消耗量。

米-6在中國

1964年11月21日,中國決定向蘇聯採購5架米-6,1965年9月中方代表到蘇聯去接收米-6但蘇聯人卻不照合同而沒有安裝信標接收機,中方堅持若沒有信標接收機就寧可不要米-6,此事最後以取銷訂單解決。

1970年中國想自行研製大型運輸直升機,想以米-6作為參考,故第二次向蘇聯購買3架米-6,此3架米-6於1971年10月22日到達,隨同還有4部發動機和3個螺旋槳等備份零件,蘇聯也派來了4名技術人員作技術支援,後來經中方有關技術人員評定要仿製米-6有一定難度而作罷[2],此3架米-6被派去武漢軍區服役,現已全部退役,其中一架被放在位於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

視頻

米-6直升機 相關視頻

誕生在蘇聯 之 米-6重型直升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