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會教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教育基本涵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教育指一切社會生活影響於個人身心發展的教育;狹義的則指學校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設施對青少年兒童和成人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現代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政權,實施不同性質的社會教育[1]

發展歷程

國外

廣義的社會教育和我們所說的廣義的教育[2]在涵義上幾乎無異。事實上,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職能就是通過社會教育來實現的。在原始社會,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輕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員的共同勞動中,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由氏族公社的成員通過互相的言傳身教,或由有經驗的年長者向年輕一代傳授一些簡單的生產和生活的經驗的方式進行的。以後隨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現,直至學校教育的產生,廣義的社會教育開始逐步地分化為三種獨立的教育形態,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狹義的社會教育。

世界各國社會教育形態雖然都早已存在,但在本世紀以前,發展卻是非常緩慢的。只是在本世紀初,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開始了迅速發展。

國內

在中國,相傳有巢氏教民穴處巢居,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漁獵,神農氏教民稼穡。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原始的社會教育。約在戰國時代的《周禮·地官》記載有「聚民讀法」的規定,由大司徒、州長、黨正等官員於每年正月、七月、十一月的初一日,集合所轄人民,誦讀邦法,進行政治教育;在春秋社祭日,行飲酒鄉射之禮,尊敬長老,表彰有德,以進行道德教育;還以所謂「鄉三物」,即:「知、仁、聖、義、中、和"六德,「孝、 友、睦、 姻、任、恤」六行,「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人民。其後,宋、明的「鄉約制度」,明、清初期頒布的「聖訓六諭」、「聖諭十六訓」等,都屬社會教育。

清政府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頒布了《簡易識字學塾計劃》。宣統元年(1909)正式設立簡易學堂,各地進行勸善興利的宣講,還興辦了一些工人半日學堂、農民耕余補習班、 商業補習夜館、 女工傳習所及閱報處、閱覽處等近代社會教育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設社會教育司主管社會教育工作。社會教育的任務是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群眾性的文藝、體育活動,以提高廣大青少年和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科學文化水平。實施機構有文化館(宮)、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電影院劇院廣播電台電視台、業餘體校等。自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關於開展職工業餘教育的指示》以來,社會教育取得巨大成就。1949年全國僅有 896個文化館,55個公共圖書館、21個博物館。至1983年,全國已有2946個文化館、2038個公共圖書館、 467個博物館。

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知識總量的激增,勞動就業結構的突出變化,從而使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職業要求不斷發展,對成年人來說,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己不能適應社會要求,於是社會教育便迅速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就業結構的變化,對學校教育也是一個衝擊。

現代學校教育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青少年一代的成長也迫切需要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社會要求青少年擴大社會交往,充分發展其興趣、愛好和個性,廣泛培養其特殊才能,因此,社會教育對廣大青少年的成長來說,也其有了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由於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的發展,教育技術的不斷完善,也為社會教育的廣泛發展提供了現代化的物質條件。所以,在當今世界,社會教育己普遍獲得了蓬勃發展,社會發展趨勢日益表明,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就業結構的進一步變化,以及人們閒暇時間的增多,社會教育還會獲得更大發展,顯現出更新的活力。

視頻

社會教育 相關視頻

廣義的教育目的96
《教育理論》知識點「廣義的教育和狹義的教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