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格魯薩克遜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盎格魯薩克遜人(英語:Anglo-Saxon) 是個統稱,通常用來形容5世紀初到1066年諾曼征服之間,生活於大不列顛東部和南部地區,語言和種族相近的民族。他們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歷史學家比德認為其是三個強大日耳曼部族-源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和朱特人[1]、以及來自之後稱作下薩克森地區的撒克遜人的後裔。盎格魯人有可能來自盎格恩半島,比德描述他們的整個國家都來到了不列顛,留下他們空空的古老大地。
地名顯示出一些其他的日耳曼民族曾經來到:弗里斯蘭人在弗蘭斯漢(Fresham)、弗瑞斯頓(Freston)和弗理斯頓(Friston);佛蘭芒人在佛蘭普頓(Flemptom)和佛林比(Flimby);士瓦本人在士瓦弗漢(Swaffham);或許法蘭克人在法蘭克頓(Frankton)和法蘭克雷(Frankley)。
可能在麥西亞國王奧發(755年~759年在位),或是阿佛列大帝(871年~886年在位)與他的繼承者之下,盎格魯-撒克遜的數個王國陸續建立。在艾塞斯坦(924年~937年在位)統治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形成英格蘭。
起源
日耳曼人據信於五世紀從現今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南部遷徙至不列顛(e.g. Undley bracteate)。根據畢德的《英格蘭教會及人民史》一書,遷入的人口傳統上分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但是他們的組成並不十分明確,可能包含弗里斯蘭人和法蘭克人。The Parker Library擁有包含可能是日耳曼部族遷移至不列顛的最早紀錄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在150年希臘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Geographia)里被紀錄為一個聯盟[2]。
語言
盎格魯-撒克遜語,又稱古英語,是在阿佛列大帝統治之下通行的語言並延續形成英格蘭(非丹麥區)的通用語言,直到1066年諾曼征服後,受到諾曼統治階級的盎格魯-諾曼語影響,在1150年到1500年之間大致轉變為中古英語。
盎格魯-撒克遜語比起中古英語跟早期日耳曼語較為相近。它較不拉丁化,並且保有許多十二到十四世紀之間消失的時態特點(動詞和名詞變化)。今日最接近古英語的語言是在荷蘭和德國北部幾百萬人使用的弗里西語。
視頻
盎格魯薩克遜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阿提拉全面戰爭 歐洲派系歷史圖文一覽,遊民星空,2015-03-13
- ↑ 盎格魯-撒克遜人組成初探,道客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