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皇城 - 都城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城 - 都城建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皇城

古都: 中國眾古都

城建史: 南北朝時期起

皇城,通常指東方國家都城建築中,位於都城與皇帝、皇族所居的宮城之間的區域,由城牆圍繞,具有獨立的城門。皇城內通常布置宗廟、官衙、內廷服務機構、倉庫和防衛等建築,以及園林苑囿。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遷都洛陽時曾重建洛陽城池,此時已經將漢朝及三國時期殘存的洛陽舊城布置為性質類似皇城的內城,集中布置宮殿、園林、王府、衙署等機構。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皇城"一詞的是隋朝修築的大興城,皇城布置在宮城之南。隋朝修築的東都洛陽也採用了類似的布局。北宋開封城、元大都、明中都、明南京城和明清北京城也都採取了相似的布局。在中國鄰近的國家中,高麗曾經在開京設置皇城,越南順化也設立了皇城。不過順化皇城從布局上來說更接近中國的宮城,而其紫禁城相當於中國紫禁城中的內廷部分。[1]

城門

在中國,城門和城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有着特殊的意義。從某種角度看,它甚至可以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和象徵。喜仁龍教授曾說過:"正是那一道道、一重重的牆垣,組成每一座中國城市的骨架或結構……中國不存在不帶城牆的城市,正如沒有屋頂的房子是無法想象的一樣。"的確如他所說在中國一個居民區,無論它多麼大、多麼重要、治理得多麼好,只要沒有城牆為其確定範圍並把它圍繞起來,那麼,這個居民區就不能算作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任何一座中國城市都是這樣,北京的皇城也毫不例外。正是因為有了一圈紅牆黃瓦的圍繞,才使皇城由一個專屬於皇家的地理區域,飛升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池。

承天門(天安門)

明時稱"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改建並易名為天安門,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

明之承天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清順治八年改建後,城台高13米,下部為1.6米的漢白玉須彌座,上部磚砌塗朱色;城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以應《周易》中"九五,飛龍在天"之意,樓外繞以漢白玉石欄,樓體為重檐歇山黃琉璃瓦頂;整個城門通高33.7米。

在高大城台下部有五個拱形門洞,這便是天安門實際意義上的門了。在五個門洞中.中間的門洞最大,這座門等級最高,明、清時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門通過。其餘四個門洞分列左右。依次縮小,允許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出入。最外的兩個門洞最小,各為四品以下官員的通道。

天安門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的意義,近代史上許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跡。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新中國成立,而後天安門又被繪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國徽,天安門從此成為了國家的象徵。

東安門

皇城的東門稱東安門,東安門位於皇城東牆中間偏南。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其門西對宮城之東華門,東對玉河之"皇恩橋"(玉河即元之通惠河,明初仍為運輸通道,喧囂之聲達於宮內)。明宣德七年(1432)將皇城東牆東移至玉河東岸,東安門亦向東移至皇恩橋東側,將玉河圈入皇城,成為了專供皇家的漕運河道。各地進京貨物經玉河水運至城內"海子"(積水潭)之舉遂廢。東安門建築規制與西安門、北安門(地安門)基本相同,只是朝向不同。原皇恩橋西的東安門舊址處,改建為東安里門。

東安門於1912年,袁世凱策動曹錕發動"壬子兵變"時遭到焚毀。1999年王府井大街建設改造時掘出了明皇城東安門的遺址,文物部門特在原址建設公園進行了保護。

西安門

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門,西安門位於皇城西牆中段偏北處。它與東安門並不在同一條線上;東安門與宮城東華門相對,而西安門則因宮城西側有西苑大片水面,無法由西華門直接相對通行。只得在皇城西牆偏北處設西安門,由北海與中海間的通道通行。

西安門無城台,門基為青白石,紅牆;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正中明間及左、右次間為門,各有一對紅漆金釘門扇,左、右稍間及末間作值班房。

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攤販不慎失火,西安門被焚毀殆盡。此後文物部門特製作了楠木模型以示紀念。

北安門(地安門)

皇城的北面是北安門,清改稱地安門。地安門位於皇城北牆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鐘鼓樓。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清順治、乾隆年間都曾重修。清代皇城的地安門與東安、西安兩門的建築形式和規制都完全相同。地安門內左、右側原各建有雁翅排房,20世紀30年代拆除。

地安門於1954年12月動工拆除,1955年2月3日拆除完畢。

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

天安門之正南有大明門(清初改稱大清門,民國年間稱中華門),大明門位於城市中軸線上,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始建於明永樂時期,清順治元年改名"大清門",民國元年改名"中華門"。大明門,三闕,巨檐重脊,門南側左右有石獅、下馬碑各一對。明時門上掛有楹聯一副,為明初大學士謝晉手書,上聯為"日月光天德",下聯書"山河壯帝居"。門北側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又東、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間,皆連檐通脊。千步廊於1915年拆除。

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了中華門。

1976年在其原址建設毛主席紀念堂

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天安門前的東西兩側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長安街因此二門而得名,取長治久安之意。兩門規制完全相同,門三闕,券門,漢白玉石門檻,單層歇山黃琉璃瓦頂,紅牆,基礎為漢白玉石須彌座。

長安左門為皇城天安門的東復門。因明清殿試後,將寫有中進士者姓名的黃榜,在鼓樂御杖引導下,張掛在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內。舉子們紛紛聚集於此看榜,一旦金榜題名,猶如魚躍龍門,所以古時人又稱此門為"龍門",或謂"孔聖門",為附"左青龍、右白虎"之意,又稱"青龍門"。

長安右門為天安門的西復門。每年的"秋審"、"朝審",都在此門內舉行,屆時各省及刑部的死囚均要入此門進行訊問,確認無疑者即綁縛刑場執行。囚犯一入長安右門如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門又稱為"虎門";為附"左青龍、右白虎"之意,此門又稱"白虎門"。

1912年12月,為便利通行,將長安左、右門漢白玉石檻拆除。

1913年1月長安街正式通行。長安左右門於1952年拆除。

十二座門

明代時皇城中,在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有十二座門。它們的存在使皇城和紫禁城之間增加了一道防線。這十二座門包括:北面四門:北上門、北上西門、北中門;東面四門:東上門、東上南門、東上北門、東中門;西面四門:西上門、西上北門、西上南門、西中門。這些門在清代時就已經有一部分因皇城內街巷變遷而被拆除,經過民國時的戰亂和解放初期的大規模城市改造,今天這十二座城門早已無存。

城牆

皇城在明清時代是一座全封閉的城池,周圍圍有高大的皇城牆。皇城牆又稱蕭牆,它的周長及形制各朝各代均有所不同。明清北京皇城的皇城牆,牆身為紅色,頂覆黃琉璃瓦。牆高一丈八尺,下寬六尺五寸,上寬五尺二寸。明皇城牆周長18里多,到清代幾經拓展周長已達22里。我們的先民們就用這樣一圈紅牆黃瓦,將一座舉世無雙,又盡善盡美的城中之城,明確的從北京城中勾繪了出來。

太廟

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之處。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嘉靖二十三年(1544)改建。清順治八年、乾隆四年都曾修繕。明清兩代每逢登極、親政、凱旋、獻俘,奉安梓宮等重大事件,以及每年四孟及歲暮大袷,均需告祭太廟。太廟面積139650平方米,享殿(大殿)、寢殿(二殿)、祧廟(三殿)為廟中主要建築。大殿對面為大戟門,門外有玉帶河,河上有橋5座,再南為五色琉璃門,門外還有宰牲房、治牲房、井亭等建築。民國時太廟曾改為改為"故宮分院",新中國成立後,經周恩來同志親自批准,太廟改建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社稷壇

社稷壇是皇帝祭祀社稷神之處。"社"和"稷"是兩位傳說中的神,分別掌管土地和五穀。社稷壇建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其舊址是元代萬壽興國寺。清代沿襲明制,並對社稷壇進行了多次修繕。社稷壇坐南朝北,成正方形,通高四尺,分為兩層,上層方五丈,二層方五丈三尺,四面出陛,各四級,壇四面設漢白玉的欞星門。壇上五色土,中黃、東青、南赤、西白、北黑象徵全國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壇北有拜殿,也稱祭殿或享殿,是一座建於明初的木結構大殿。1915年,社稷壇改為中央公園。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社稷壇拜殿內停放靈柩,接受各界人士弔唁。1928年,社稷壇拜殿改名為中山堂,而後社稷壇也改名為中山公園。太廟與社稷壇分別位於天安門的左右兩側,合起來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左祖右社,是皇城中最重要的建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