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爨底下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爨底下村,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是一座始建於明朝的古村落。村內至今仍完整保留大量清朝民居。2001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村還是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另外,在官方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該村的名稱為川底下村[1]

歷史

爨底下村地處齋堂鎮西北部,太行山脈、清水河流域的峽谷北側緩坡上,海拔約650米,面積5.33平方公里。

爨底下村背靠村北的高山,依山而建。一條南北方向的軸線貫穿村內,全部民居分列其兩邊,呈扇形向下方延展。村內一座弧形的大牆將爨底下村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爨底下村建於明朝,經清朝不斷建設,整體保留至今。爨底下村沒有一間新房,全村74套689間民居,全部是清代民居建築

該村村民說,爨底下村居民大部分姓韓,韓與「寒」同音。該村取名「爨底下」,意為躲避嚴寒。「爨」(拼音:cuàn,注音:ㄘㄨㄢˋ)字為象形字,有兩個含義,一為「燒火煮飯」,一為「爐灶」。該村村民認為,「爨」字下面是「大火」,「大火」燒雙木,可驅散寒氣,韓氏家族便興旺發達。該村村民還流傳一個字謎:「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燒,打一個字。」謎底為「爨」字[2]

上面只是該村流傳的傳說。實際上據資料記載,爨底下村是因位於明朝軍事隘口「爨里口」下方,故得名。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在如今的爨底下村一帶興建了軍事隘口——爨里口,修正城一道,由天津關管轄。天津關在明朝被稱作「緊要」外口,位於京西古道和內長城的結合處,是北京防禦西北來犯之敵的第一道關口。自天津關後面的山谷向下,沿着京西古道便可分別來到爨底下村、燕家台,而後進北京城。經專家考證認為,如今爨底下村的村址就是明代爨里口正城的所在地,爨底下村的民居則是當年駐守爨里口的軍隊的衙署及營房。

明朝萬曆六年(1578年)後,明朝政府為加強天津關、爨里口一帶隘口的防守工作,派軍隊在此駐防,爨底下村開始有軍隊及家屬居住。明朝軍隊實行「衛所制」,軍人列入軍籍,其子孫也世代為軍人。當時軍隊採取「耕戰結合」制度,平日屯耕訓練、戍守邊疆的防衛戍守,戰時作戰。爨底下村便是駐守爨里口的軍戶及隨軍家屬逐漸繁衍而成村。到清朝康熙年間,該村已有一定規模。

爨底下村的興盛,得益於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建的古驛道。該條古驛道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必經之道,明朝時為重要的軍事通道。到了清朝,由於北方安定,爨底下村的軍事作用不再重要,這條古驛道又成為來往北京與西北地區的商旅的通道。位於古驛道上的爨底下村成為商旅途中落腳之處。清朝康乾時期,爨底下村商業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村中有八家買賣鋪子、三至四家騾馬店,如今留下名號的有瑞福堂、瑞慶堂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豐沙線鐵路及109國道開通,爨底下村失去古驛道商品集散中心及客棧的地位,變成以農業為主的小山村。20世紀末,隨着爨底下村旅遊事業的發展,爨底下村的民居又成為「店居一體」形式。該村還吸引了不少影視劇攝製組前來拍攝,如電影英雄》、《手機》、《投名狀》等等。

視頻

爨底下村 相關視頻

丨古村探訪之爨底下
爨底下村!全北京最美的明清古村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