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熱帶風暴思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熱帶風暴思雅(Tropical Storm Zia,國際編號:9916,台灣譯名:琪亞),是當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第22個熱帶氣旋,也是當年首個登陸日本的熱帶氣旋。它源自1999年9月在馬里亞納群島東部的一個對流區,氣旋系統在向西北行進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並在13日於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在次日於九州宮崎縣南部登陸,隨後轉向東北移動並轉性為溫帶氣旋[1]

思雅在其生命史後期為日本的九州到東北地方挾帶惡劣天氣,造成7人罹難,另有11人受傷、1人失蹤。部分地區在風暴影響下出現城市內澇或積水,全日本有超過3,000幢房屋沒入水中,另有31幢建築不同程度受損。此外,風暴導致日本海陸空交通出現問題,部分班機、列車取消、渡輪、接駁船等停駛。在長野縣松本市的上高地,有超過1,300名遊客被迫滯留。風暴在日本共造成了21億日元(約合1988萬美元)的損失。

此外,數日後的颱風巴特在熊本縣北部登陸,同樣為日本造成嚴重損失,並導致31人罹難、1,218人受傷。

氣象歷史

1999年9月9日,馬里亞納群島東部形成一對流區,氣象衛星雲圖顯示該系統西北側出現一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UTT),這對該系統的對流發展有利,高層環流亦已覆蓋住了低層環流。兩日以後,風暴移至關島西北側的季風槽東側邊緣,低層環流中心變得更加明確。次日,系統繼續往西北方向移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該日協調世界時10時對該風暴發出了首次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3日清晨,該系統的深對流被系統北側的一個反氣旋所帶來的垂直風切變所切離,底層環流中心外露,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6時因此取消了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同日傍晚,衛星雲圖顯示該系統的低層環流中心被置換到了系統的南部,上方的深對流再次開始發展並覆蓋住了底層環流中心,風暴形成的可能性也顯著增加,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對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儘管此時德沃夏克分析法的分析估計該系統的風力只有25節,但附近船舶的報告稱附近的風速已達35節。據此,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8時將該熱帶擾動直接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思雅(Zia)。此時思雅位於日本九州南偏東方向約150海里(280千米;170英里)的海面上。14日午夜,衛星雲圖估計思雅的風速從35節增強至45節,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基於附近船舶的報告,認為思雅此時的強度仍為35節。此時系統已整合成一個具對稱型態的風暴,且低層環流中心的東側出現了低層雲線。日本氣象廳在早晨6時開始對思雅發出警報,並估計此時風暴的強度為45節(10分鐘平均風速)。

同日早晨8時,風暴在日本宮崎縣[2]南部登陸。之後,風暴轉向東北移動,並在同日黃昏在愛媛縣宇和島市第二次登陸,並行經四國北部。次日凌晨,風暴在兵庫縣明石市登陸,之後橫過近畿地區和中部地區,期間逐漸減弱且失去熱帶性質。思雅在早晨於長野縣飯田市境內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稍晚在福島縣磐城市附近與鋒面結合,轉性為溫帶氣旋。

視頻

熱帶風暴思雅 相關視頻

恐怖的熱帶氣旋登陸珀斯?破壞力驚人
巨型「溫帶氣旋」襲擊日本,跨度達上千公里,美國也曾深受其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