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帕獸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潘帕獸科(學名:Pampatheriidae)是一科已滅絕的大型蹠行異關節總目物種,為現存犰狳的近親,但是與犰狳分支於始新世中期(約 45-48 百萬年前)[1]。牠們生活於南美洲及北美洲平原,約於12,000年前的更新世末滅絕,可能是因氣候轉變所致。
牠們與Machlydotherium在始新世一同出現,但牠們不像犰狳般廣泛分佈。
到了中新世及更新世,牠們出現了不同的形態及體型的增長,當中包括有Kraglievichia、帕萊獸屬及瓦薩里獸屬,進一步演化成潘帕獸。在中新世的科西嘉島出現了荷氏獸屬 Holmesina,並因巴拿馬地峽的形成而進入北美洲。
描述
潘帕獸科是長2米像犰狳的動物,體重可達200 kg,和三帶犰狳一樣具有3條有彈性的鱗甲帶,但牠們不能捲曲。牠們身體上的甲殼,是由多塊骨頭融合而成,有點像雕齒獸般。潘帕獸的咀嚼肌肉比起犰狳擁有更強的橫向移動能力,這代表牠們主要以粗糙的植披為食,和雜食或以昆蟲為食的犰狳不同。
參考文獻
- ↑ Vizcaíno, S. F.; De Iuliis, G.; Bargo, M. S. Skull Shape, Masticatory Apparatus, and Diet of Vassallia and Holmesina (Mammalia: Xenarthra: Pampatheriidae): When Anatomy Constrains Destiny. 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 1998, 5 (4): 291–322 [2011-10-20]. doi:10.1023/A:1020500127041.[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