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港 (戲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港

圖片來自今天頭條

海港中國在20世紀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個京劇劇目,後來被列為樣板戲紅色經典之一。[1]

歷史

主導人員

  • 導演:謝鐵驪謝晉
  • 編劇:上海京劇團《海港》劇組集體
  • 攝影:錢江
  • 美工:陳翼雲
  • 錄音:劉士達

主要演員

  • 演出:上海京劇團
  • 配音: 李長春
  • 李麗芳.... 方海珍
  • 趙文奎.... 高志揚(李長春配音)
  • 朱文虎.... 馬洪亮
  • 郭伸欽.... 趙震山
  • 周卓然.... 韓小強
  • 艾世菊.... 錢守維
  • 電影版和弦樂鋼琴五重奏伴唱版的高志揚一角由李長春演唱

劇情簡介

  • 碼頭上,一批稻種要裝上舶船,一批援外小麥要裝進倉庫;青年裝卸工韓小強輕視裝卸工作,搶運中精神渙散,跌落麥包。
  • 暗藏的階級敵人錢守維,乘機將玻璃纖維連同散麥一起裝人包內,繼而又指使韓將一包稻種當做麥包扛進倉庫,企圖製造錯包事件,破壞我國的國際聲譽。裝卸隊黨支部書記方海珍發現散包事故,立即發動群眾,追查事故起因。
  • 在她的領導下連夜翻倉,迫使錢守維露出破綻;她又和退休工人馬洪亮一起對韓小強進行回憶對比的思想教育,韓覺悟了,揭發了錢守維的罪行,從而揪出了這個暗藏的階級敵人,完成了援外任務。

影片評述

  • 這部現代京劇產生於"文革"前,它原來的主旨在於表現碼頭工人階級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為社會主義多作貢獻的主人翁精神,同時貫穿了對青年工人的培養和教育。
  • 後來,這部京劇被劃入"樣板戲"的序列,經過反覆修改,使之在京劇唱腔、演出等方面的改革上均取得不少成績。其中激烈的階級鬥爭描寫反映了當時高漲的革命熱情,以及敵我鬥爭的複雜性。
  • 影片基於原舞台京劇的特點,同時發揮了電影藝術的長處,使之在表現能力上優於舞台。

藝術宣傳

參考文獻

  1. 上海戲劇舞臺三十年,戲 劇 研 究 創刊號,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