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容級巡洋艦

海容級巡洋艦清朝海軍於甲午戰爭後向德國採購的防護巡洋艦,共有海容、海籌、海琛三艘同級艦。

三艦均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每艘造價為16萬3千英鎊。1898年三艦陸續返回大沽,由直隸總督裕祿驗收。1937年9月抗日戰爭期間,三艦都奉命在江陰自沉入長江,以延緩日本海軍循長江而上的作戰意圖[1]

目錄

背景

甲午戰爭中,清朝最為精銳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由此海防洞開。戰後清廷立即開始了重建海軍的工作。1895年,時任駐德公使許景澄向伏爾鏗索取最新的軍艦設計[2]。伏爾鏗方面除了前無畏艦的方案外,還提交了一份防護巡洋艦方案作為輔助補充。鑑於戰爭中英式防護巡洋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份方案基本參照了英式樣本(也有來源指參照了荷蘭皇家海軍的海爾德蘭號),排水量2800噸級,艏艉樓外形;主炮為兩門150毫米速射炮,副炮為4門側舷105毫米;防護為傾斜部分56毫米、水平部分26毫米。兩台蒸汽機,設計航速20節(37千米每小時)。按照這一方案,艦體不帶武器的造價為10萬4500英鎊,建造時間預計為16個月。許景澄對德方提案提議若干修改,包括前主炮增加到兩門,裝甲甲板水平部分強化至40毫米,輪機艙區域傾斜部分則為75毫米。修訂後的排水量增大到2900噸,航速下降到19.5節,船體造價為16萬5500英鎊。同年11月10日,許景澄向國內提交了相關報告。武器報價則是另一個情況:火炮方面,克虜伯方面的報價為150毫米炮帶各種附件,每門總價6萬1160馬克;105毫米炮帶附件,每門總價3萬5430馬克。連同輕型火炮以及相當數量的各火炮彈藥,總價107萬9900馬克,另980英鎊用於購買哈乞開斯機關炮。魚雷方面,刷次考甫的報價為3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並一批魚雷總價19萬9650馬克。加起來全艦總造價達到了驚人的120多萬馬克。手頭拮据的清政府本來對低廉的造價很感興趣,但一看到費用細目,立即就沒了下文。

許景澄對該項目積極進行爭取,指出黃海海戰北洋艦隊彈藥不足的窘境,認為這是導致作戰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考慮再三,清廷最終還是批准採購該款軍艦,而且決定購買3艘,比原計劃的還多出一艘;彈藥配置也基本按照許景澄的推薦進行購買。同時中方也在價格上極力討價還價,最終克虜伯和刷次考甫均同意給出比以往對華軍售更高的優惠折扣。1896年10月中旬,清廷與伏爾鏗造船廠簽訂了購買3艘的建造合同。

本級所需經費與戰後訂購自英國的海天級防護巡洋艦一樣,都是在向外資銀行籌借、用以償付《馬關條約》賠款的款項內調撥。經費不足使得實際付款頗有拖延。1898年3月24日,時任駐德公使呂海寰催促朝廷儘快解決尾款事宜。3月29日,總理衙門回電稱,風聞美國政府為了美西戰爭而正在擴軍備戰,打算以高出30%的價格買下三艦,務求呂公使穩住德方勿將其出售。3月30日,中方即將拖欠的款項匯出。即使如此,財政緊張的問題仍揮之不去,三艦回國時僅安裝了主副火炮,後來才陸續安裝剩餘武器。

視頻

海容級巡洋艦 相關視頻

巡洋艦是怎樣一種存在,中國海軍為什麼不建造巡洋艦?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甲午海戰戰敗, 光緒心酸一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