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南市章丘區聖井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濟南市章丘區聖井中學居高俯瞰,繡源河畔碧水潺潺,危山山麓鬱鬱蔥蔥,環境優雅的章丘區聖井中學,依山傍水,人傑地靈。學校始建於1952年9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厚重的辦學歷史,原名山東省章丘中學,後更名為山東省章丘第二中學,2016年10月更名為章丘區聖井中學。濟南市章丘區聖井中學現有14個教學班,在校生558人,其中回民學生29人,滿族1人。教職工7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功能室配套齊全,功能完善;校園環境[1]整潔優雅,「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是「濟南市綠色學校[2]」。

黨建統領,堅定信念理想

十年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建引領作用更加有力。學校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立黨員亮牌承諾制,「登高計劃」目標考核制,實施黨建+教育教學、黨建+管理提升、黨建+教學改革系列工程;發揮黨支部雙核心、戰鬥堡壘的先鋒模範作用;抓實思想引領、幹部隊伍、責任擔當、黨建創新、和諧穩定工作,全面壓實主體責任,規範三會一課,狠抓黨員思想教育工作;支部書記上第一堂思政課,建立黨史宣傳團,進行黨史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積極組織黨員,尋根紅色基地,淨化思想靈魂,提高政治站位。

黨建帶團建、隊建,團隊建促發展。「大手牽小手,不忘初心跟黨走」,黨建帶團隊建,引領團員、隊員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充分利用建黨100周年、王亞萍太空授課等重大節日、時節,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廣大青少年心中埋下正能量的種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奏響我校學生「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的時代最強音。

強化質量意識,提升育人水平

一是制度建設緊鑼密鼓。為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做了一加一減。加的是擔子、加的是責任,建立了行政值班責任清單、級部管理責任制。減的是領導班子評先樹優的支數,量化評估的權重。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制定了班主任職責十二條。明晰管理時空責任,杜絕管理真空。為解決教師專業成長的完全功利化,建立了專業成長層級制,上校級公開課、獲取校級優課是當年度申報區級優課、教學能手,參加素質大賽等活動的基礎。

二是常規管理扎紮實實。教學管理從教材分析、備課、上課、作業到輔導、考評嚴格落實「章丘區中小學教學常規」,並明確檢查主體和時間、標準,嚴格考核。讓教學常規真正常起來。學生管理倡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各班、各級部建立班級公約和級部公約並根據情況不斷更新。

三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造有溫度的教育,周六走進聖和社區開展義務輔導活動。

四是堅持五育並舉,提升教育質量。學校貫徹五育並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人的時代新人」的時代要求。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南懷瑾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好好做一個人」。我們堅持先做人後做事的原則,開展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主法制、社會公德等系列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在校如何做個好學生,在家如何做個好孩子 ,在社會上如何做個好公民。

學校嚴格落實三級課程,努力提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達成度,教育教學質量小幅提升。學校開拓勞動教育途徑,滲透感恩教育。我們率領學生走進社區,廣泛開展公益勞動活動:走進敬老院,關注孤寡老人,爭做「愛心少年」;舉行「小羊跪乳 感恩父母」綜合實踐活動,從而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