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流星英文名Meteor。

各個流星的顏色會因其燃燒程度而有所不同。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 在接近星球時由於受到星球引力的攝動而被星球吸引,從而進入星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流星包括單個流星(偶發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種,比綠豆大一點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就能形成肉眼可見亮度的流星[1]。若流星體在摩擦中尚未完全燃燒盡而落在地面上,則成為隕石隕鐵。而每年的一定時期,當地球進入環繞太陽運行的流星體時,晚上天空將看到少至數顆,多至數百顆流星在一個星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流星群(一晚出現上百顆以上的流星群可稱流星雨)。

每天都有上百億顆流星體進入地球的大氣層,為我們帶來豐富的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信息。

基本知識

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際空間還存在着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也繞着太陽運動。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會使其軌道發生改變,這樣就有可能穿過地球大氣層。或者,當地球穿越它們的軌道時也有可能進入地球大氣層。由於這些微粒與地球相對運動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與大氣分子發生劇烈摩擦而燃燒發,在夜間天空中表現為一條光跡,這種現象就叫流星,一般發生在距地面高度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別明亮的又稱為火流星[2]。造成流星現象的微粒稱為流星體,所以流星和流星體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流星包括單個流星(偶發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種,比綠豆大一點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就能形成肉眼可見亮度的流星。

流星體的質量一般很小,比如產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體直徑約0.5cm,質量0.06毫克。肉眼可見的流星體直徑在0.1-1cm之間。它們與大氣的相對速度與流星體進入地球的方向有關,如果與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過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體趕上地球或地球趕上流星體而進入大氣,相對速度為每秒10餘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彈出槍膛速度的10倍,足以與大氣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燒發光,形成流星而為我們看到。大部分流星體在進入大氣層後都氣化殆盡,只有少數大而結構堅實的流星體才能因燃燒未盡而有剩餘固體物質降落到地面,這就是隕星。特別小的流星體因與大氣分子碰撞產生的熱量迅速輻射掉,不足以使之氣化,據觀測資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體,包括汽化物質和微隕星,總質量約有20萬噸之巨! 這是否會使地球不斷變「胖」呢?地球質量約為6×10^21噸。由於流星體下落使地球「體重」的增加在50億年時間內的總量約為3.3×10^17噸,或者說使地球質量增加了兩萬分之一,相當於體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兩。可見其實在是微不足道!

生流星現象,而是以塵埃的形式飄浮在大氣中並最終落到地面上,稱為微隕星。

流星體是穿行在星際空間的塵埃和固體小塊,數量很多,沿同一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大群流星體,稱為流星群。其中石質的叫隕石;鐵質的叫隕鐵。

流星是分布在星際空間的細小物體和塵粒,叫做流星體。它們飛入地球大氣層,跟大氣摩擦發生了光和熱,最後,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間闖入地球大氣層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氣中高速運動以致能夠打掉空氣原子中的電子,從而在其周圍形成一個等離子區(又稱電離氣)。等離子區是由裸露的原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的。在大約一秒鐘量級的時間內,自由電子再次與原子結合併釋放能量,這能量正是迫使它離開初始位置時所需的能量,在結合過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發光的能量來源。

宇宙中那些千變萬化的小石塊其實是由彗星衍生出來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氣體和塵埃顆粒,這些被遺棄的物質就成了許多小碎塊。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

流星的來源 其實每一次的流星雨並不是象表面那樣,流星看起來好看,其實流星是一顆離地球較大的隕石所釋放出來的塵埃,其間還會有相對比較大點的石塊,到達地球時候,會被地球的磁場所吸引,從而與大氣摩擦,產生流星雨。效果就象拿一塊乾燥帶點濕潤的泥土,對某一物體投擲過去,控制好速度,最先接近物體的是泥土上的灰塵,其次是這塊泥土本身。

視頻

流星 相關視頻

天空中為什麼會有流星呢?
實拍世界五大驚人的流星

參考文獻

  1. 關於流星形成的知識,學習啦,2016-12-15
  2. 為什麼會出現流星 流星出現的原理,初三網 , 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