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瀘沽湖景區 |
中文名稱: 瀘沽湖景區 地理位置: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級別: 國家4A級景區 |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和普米族同胞居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瀘沽湖景區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1]
地理環境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
國家4A級景區,摩梭族"男不婚,女不嫁"走婚的人類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的活化石。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
身臨其境,水天一色,水平如境,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漂浮於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有高原明珠的美譽。 每逢晴天,藍天白雲,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奇麗。它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蕩漾,風光迷人,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淨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這裡古樸的民風,秀麗的山光水色與濃郁的傳奇風情,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因瀘沽湖的奇特無比而留下了許多佳詩佳句。明代詩人胡墩賦詩讚瀘沽湖雲:"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並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倒涵天一游,橫鎖樹千里。應識仙源近,乘槎訪赤松。"清代川南詩人曹永賢,盛讚瀘沽湖如蓬萊仙境,並賦詩云:"祖龍求神仙,三山渺何處。不知漢武皇,開鑿南來路。靈鰲鼎足蹲,飄渺凝飛渡。莫載欲人俱,恐為風引去。"本世紀初,美國探險隊隊長洛克先生也發出由衷的讚嘆:"英吉利之甘巴蘭湖也沒有這樣的美麗……籠罩在這裡的是安靜平和的奇妙,小島像船隻一樣浮在平靜的湖上,一切靜穆的,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歷史文化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隊在戰爭中敗退瀘沽湖,並定居於此,與當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後代。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遊記》中對瀘沽湖有文字記載,將瀘沽湖及其附近的三個小湖描述為"四池"並記載湖中有三島,即"池上有三峰中峙",明代詩人胡墩賦賦詩瀘沽湖"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清朝乾隆年間的《永北府志》將瀘沽湖中的"瀘沽三島"列為勝景之一,清代詩人曹永賢賦詩"祖龍求神仙,三山渺何處",盛讚瀘沽湖如蓬萊仙境。
1940年代,漢族少女肖淑明經國民政府西康省省長劉文輝作媒,嫁給瀘沽湖土司(地方長官)喇寶臣,成為當時瀘沽湖地區很有影響的漢族女性人物。
1986年瀘沽湖被雲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8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繼而成為雲南省的省級旅遊區。
2001年5月,發生里氏5.8級地震。
2001年10月:雲南麗江方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管理年會上宣布,將向聯合國申報瀘沽湖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2006年4月,瀘沽湖東岸四川境內的瀘沽湖鎮發生大火,數十間商鋪被燒毀或遭嚴重損壞。
2006年麗江市着手在瀘沽湖北岸的竹地片區籌建瀘沽湖女兒國旅遊小鎮。
主要景點
草海
15000畝草海,是鑲嵌在瀘沽湖東面的翡翠。37種水生植物,42種珍禽異鳥,再加之11種魚、蝦、貝、螺、蛙,構成罕見的生物大觀園。草海內蘆葦如牆,水路錯綜,紅白衣裙的摩梭姑娘劃着豬槽船出沒其中,悠揚的"啊哈吧啦"民歌在水草叢中迴蕩。
走婚橋
生活在"母系家庭"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這座橫跨草海、連接兩岸村落的木橋,長達300餘米,為 "走婚"的"阿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被譽為"天下第一鵲橋"。
黑喇嘛寺
建在草海濱的黑喇嘛寺,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本波教派"(黑教)宗教場所,是瀘沽湖唯一的黑教寺廟。寺廟按律舉行的法事活動,成為摩梭人盛大的節日。[2]
博凹島(王妃島)
與博凹半島呼應的博凹島,末代左所土司在上面修建了一所豪華的別宮,用來安置來自雅安的漢族夫人肖淑明。16歲的肖淑明,在這個島上消磨了她的整個青春年華。如今景區在原址上重建了王妃府,再現了王妃島當年的輝煌。
人文特徵
民族特徵
瀘沽湖畔居住着是眾多民族,以蒙古族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與鹽源縣的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語言相通,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雙方分別叫"阿注"、"阿夏",故稱"阿注婚"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蒙古族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蒙古族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餘人)。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於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語言特徵
摩梭人沒有文字,摩梭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寧蒗摩梭人的語言,可分為三個方言區,即永寧壩方言,金沙江邊方言,蒗蕖方言。摩梭人的語法結構、語法形式多變,詞的構形變化,構詞變化,聲調輕重的變化、重疊。虛詞、句法、語序、語調等等,都是由一定的語音形成構成並作為語法意義的外部標誌。如:她來了,他來嗎?的不同意義,是通過語調和虛詞表示出來的。又如:粗粗細細、拉拉扯扯等重疊詞,又是象漢語一樣通過重疊的語法形式表示出來的。
寧蒗摩梭人在共同語言的前提下,產生三種方言,而且各地摩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程度及所受影響不同,所以有些話不盡相同,略有差異。永寧摩梭人多與藏族、漢族接觸,受藏、漢語影響較大;蒗蕖摩梭人與漢、彝族接觸多,受漢、彝語影響較大;而拉伯摩梭則多與普米、納西、傈僳族接觸多,受普米、納西、傈僳語的影響較大。與此相應,摩梭人的雙語現象比較突出,即在不同場合下,交替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
建築特徵
瀘沽湖民房大多為方木垛成的井幹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每塊長約1米,寬0.17至0.26米不等。內部結構為適應其母系原則而組成家庭特點,有火塘所在的正室,為全家的中心。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層樓房為"客房",上為青壯年婦女與他們的"阿注"的居室,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點。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牆,以木板覆頂(現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築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複雜。屋後設夾壁,直通後院,分隔時里外兩間,裡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人離世後,屍體停放於此,婦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側為家庭主婦的居室兼儲藏貴重物品;右側設大灶,用來煮豬食、烤酒,並設置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台,兩側裝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設火塘,設置鍋莊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圖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象徵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在舉行成年禮儀時,男的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花樓"摩梭語稱"尼扎日",供年輕女子居住,以便於單獨接交男阿夏。底樓主要存放雜物,樓上分隔成2至4間小房,每屋設有小火塘,裝飾華麗。梯設在底層走廊中段,梯間的樓板平面上有一橫槓封住上進口。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念經修習。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辟一間潔淨的房間作象瓮經堂。經堂神鑫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圖像。桉桌上供神龕,長年油燈和淨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隨邊設有畜厥,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