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沛縣圖書館建於1957年。現有館藏圖書26萬冊,珍藏有《四庫全書[1]一套,1949年至今的《文匯報》,《新華日報》各一套及3000卷古籍。其中「程大利捐贈圖書館」、「地方文獻陳列室」為我館特色服務窗口而享譽全省。建館60年來,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切為了讀者,為了一切讀者」的辦館宗旨,連續六屆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圖書館」、連續四屆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目錄

基本介紹

沛縣圖書館始建於1957年。建館60年來,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切為了讀者,為了一切讀者」的辦館宗旨,連續六屆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圖書館」、連續四屆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2001年起,圖書館全面實行了計算機管理。2002年起與「江蘇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聯網,成為江蘇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首批基層中心點。

歷史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沛縣設立「沛縣縣立圖書館」,館牌為國民黨要員胡漢民題寫。館址先設在中山街路東,後遷至南潭街(今新生街50號)中山里。藏書近4000冊,雜誌20餘種,報紙10餘份。設有借書室、閱覽室,計房3間。書刊除原有和自籌外,多為當時駐軍所贈。羅采臣、張敬蘭(女)先後擔任館長,管理員先後有房慕洲、王欽奭、李厚均等。腳夫陳殿嶺,每月擔書往返於區民眾教育館圖書室。館址門前設報亭一處,每日將最新《中央日報》張貼於內,供人觀看。

民國初期,讀者借書憑證借閱,因讀書識字者不多,借書證任人索取,不收押金,讀者只須在借書證上加蓋某一商號戳證或由他人簽名作保即可借閱。每次一證一人可借書一至兩冊,一周為限,期滿續借。這種方法讀者歡迎,可一旦圖書破損或丟失,管理人員為索回賠償費盡周折與口舌。1930年張靜蘭(女)任館長後改進管理措施,取消「保證人」,改為「保證金」,即讀者辦證交納1元押金。1元錢為數不多,可在當時能購買20多斤小麥或做一身「洋布」衣服,1元錢押金就把一般市民及中小學生讀者拒之門外。對此,中學生讀者張基愚投文《沛報》,批評張靜蘭這一做法。張讀報氣惱,找到學校,校方認為事出兩怨不便過問,張又找到讀者家長,家長表示歉意後,此事不了了之。不久圖書館又取消了「保證金」,改為「保證人」。

民國27年5月18日,沛城淪陷,圖書館關閉,圖書散失。

民國35年末(1946年12月)重建「沛縣縣立圖書館」,館址在中山街南段路西,館長張益甫,藏書近5000冊。

1950年10月3日,沛縣文化館成立,內設「報刊閱覽室」。1951年7月,文化館擴大編制,調整人員,增加「圖書借閱室」。

1956年10月,江蘇省文化廳行文批准,「江蘇省徐州圖書館沛縣分館」成立,(館址今鼓樓街50號),隸屬市圖書館,市館派王大常、阮學義、張炳武三同志開展工作,王為負責人。館舍為7間平房,藏書9000餘冊,報刊10餘種,設有借書室、閱覽室、兒童閱覽室。

1957年3月,「徐州圖書館沛縣分館」移交給沛縣人民委員會管理,更名為「沛縣圖書館」。

1960年11月,國家縮編減員,圖書館遷入文化館(老縣政府舊址),兩館合併,統一領導。設圖書室3間,閱覽室6間。

1964年10月,隨文化館遷入新址(今老城農貿市場)。對藏書進行清理及補卡工作。藏書23955冊,報紙26種,雜誌[2]69種,持證讀者1024人,集體借閱單位122個,設流動書箱60個,年外借圖書22343冊次。同年舉辦《紅岩》讀書報告會,主講人司雲勝,聽眾千餘人。

1965年,圖書館從文化館院內搬至老市場東大門處,館舍13間,面積約250平方米,分設書庫、外借室、閱覽室、辦公室等。

文革」期間,圖書館、文化館一度更名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館」。

1969年元月2日,沛縣兩派群眾組織在沛城南關發生武鬥,圖書館書庫被砸開,5萬餘冊圖書資料被搶劫一空。同年3月,劉治華館長及其他同志在城內群眾家中收回圖書8000餘冊。圖書館工作停止。

1971年恢復圖書館建制。9月江蘇省圖書館贈書300冊,縣政府撥款,採購新書2000餘冊,圖書館業務工作得以恢復。

1974年3月,圖書館對館藏圖書進行重新登記,採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中小型館試用本)》進行分類,建目錄卡兩套。

1978年,沛縣故城南門口村大坑中發現乾隆年間石刻「射戟台」碑碣,記載了東漢末年呂布在沛地緩解劉備與袁術之間的一場戰爭衝突,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當時縣博物館尚未成立,文物工作由圖書館暫時負責。館長姜士傑得到信息後,與劉景梅等人立即趕到現場,對出土文物及時進行清理保護,用平板車拉回圖書館。後來縣撥專款修建了射戟台紀念亭,着名書法家馮亦吾題寫了「一箭飛矢鳴畫戟,十萬雄兵卸征衣」的楹聯,射戟台成為沛縣的歷史文化景點之一。

1981年初,縣委、縣政府責成文化局籌建新館舍。9月落成,面積為1040m2,二層結構,設書刊、外借室、閱覽室、集體外借室、采編室等。同時,根據省圖書館幹部業務學習專題座談會「關於圖書藏書建設、目錄組織和圖書流通」三方面的要求,對流動書庫圖書進行清理;對採集新書按《江蘇省、市、縣圖書館工作條例》要求及時進行驗收登記,分類編目;建立健全「圖書總括登記」、「個別登記」。圖書館工作進一步走上正規化。

1982年,縣政府撥款4000元,縣委宣傳部等8家單位集資8000元,贈書400冊,資助圖書館籌建「少年知識宮」,「六一」正式對外開放,面積200 m2,內設座位64個,少兒讀物2800冊,報刊讀物12份。充分利用少兒閱讀基地,積極開展「紅讀」活動,多次被省市文化部門授予優秀組織獎。

1983年新購圖書2.5萬冊,館藏達8萬餘冊、期刊種、報紙44份。當年辦個人借書證1200個,集體借書證31個。有5位同志參加了「徐州市圖書館學會」。王建剛、李梅、姜靜等同志的研究論文多次在省級刊物上發表。

1984年,對建館以來所藏報紙、期刊用《中圖法》簡本進行分類着錄、建卡、裝訂、上架,期刊為3284本,報紙合訂1748冊。11月9日,參加「江蘇省圖書館學會市館輔導學術研討會」的全體同志來館參觀。後徐州市圖書館在全市推廣沛縣期刊、報紙管理經驗。

1985年,被徐州市文化局授予圖書業務一等獎,同年被評為徐州市文明單位。

1987年5月,設「沛縣圖書館龍固分館」,藏書1萬餘冊,工作人員2名,面積54平方米。

1986年起,圖書館持證農民讀者王玉華在「全國農村青年百業知識競賽」等各類全國性知識競賽中,先後獲得一等獎兩次,二等獎兩次,三次進北京領獎,受到中央領導接見。1987年他的讀書成果參加了「江蘇省公共圖書館服務成果大展」。鑑於他刻苦自學的成果,後被所在家鄉沛縣張莊鎮破格聘任為鄉鎮司法幹部。該同志自學精神不減,10年後的1997年,又在《農民日報》等7家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科教興農知識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1989年3月,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江蘇省文明圖書館」稱號。

張凱連續多次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0年11月,承辦「沛籍人着作成果展覽」,共展出國內外150餘位沛籍專家學者着述成果1000餘件,接待觀眾3000餘人次,江蘇省圖書館學會負責人、徐州市文化局領導及20多位沛籍專家學者代表出席了開幕式,徐州市副市長丁養華同志為展覽剪彩。自此,地方文獻室設立,年均收藏地方文獻近百件。(附照片)

1990年12月,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是年底,全館有工作人員21名,其中,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5人。年購新書4000餘冊,訂閱雜誌310種,報紙54種,藏書10萬餘冊,其中有《四庫全書》1500冊,古籍近3000冊。年接待讀者約11萬人次,圖書流通約13萬冊次。

1991年3月,自該年度起,小讀者肖波、李偉等計120人次在省、市級「紅讀」徵文活動及其它徵文活動中獲獎;王兆社23人次獲輔導獎;圖書館多次獲得組織獎。

1992年起,根據國家文化部(92)1715號文件和省文化廳(92)17號文件「關於發起向縣圖書館捐書活動的通知」精神,圖書館向沛籍專家學者發出捐書倡議。1993年山東師範大學劉加賓教授捐書1280冊;1994年山東省社科院儒學研究所謝祥皓研究員捐贈《孫子集成》一套24冊;1999年書法家馮亦吾先生捐書500餘冊;2006年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社長程大利捐贈書畫集近3000冊。14年來共接受捐贈約8000冊,特辟捐贈室一處供讀者查閱。

1994年,沛縣館得知:徐州師範專科學校併入徐州師範大學後,兩校圖書館合併,多出的合訂本報紙準備以廢紙處理,其中有1949—1990《文匯報》一套。館長張讓立即帶期刊負責人楊峰前往洽談,以低廉的價格將這一套資料購得,彌補了因「文革」造成的過刊報紙年代斷層的缺憾。

1994年,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被評為「國家二級館」。

1997年6月,讀者丁可、郭歧鳴、吳廣川、梅法坤、呂高法、楊德儉等同志在國家、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各類徵文比賽中,先後獲獎計33人次,我館多次獲得組織獎。

1997年,縣委、縣政府在徵得省、市文化圖書館界專家的意見後,決定在原圖書館位置上,推倒舊樓,新建一座現代化圖書大樓。新樓投資400萬元,建築面積4000 m2,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1998年10月,圖書館臨時搬往縣老年活動中心,同時把工作人員兵分兩路,一路由一名副館長帶領部室人員堅持開門服務,一路由館長帶領得力骨幹投入到新樓籌建工作中去。經過三年的努力,新館大樓於2001年5月16日舉辦落成慶典,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圖書館及六縣圖書館的負責人前來祝賀,省圖書館發來賀函,另外,鎮江市圖書館連雲港市圖書館、天津靜海區圖書館、內蒙古通遼市圖書館、四川省旺蒼縣圖書館、福建省連江市圖書館、雲南省昭通圖書館等以及十多位專家學者寄來書畫作品以示祝賀。新館開業增進了館際交流。

1999年1月,舉辦沛縣首屆「新華杯」十佳藏書家庭評選活動,孫厚嶺、劉方園、李文、劉鴻聲、鄭善諄、呂夫還、鄒德強、賈長佑、胡飛龍、畢尋等榮獲「十佳藏書家庭」稱號。

2000年12月,在文化部、全國婦聯組織的「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活動中,劉鴻聲家庭被命名為 「全國優秀讀書家庭」。

2004年,縣政府撥款15萬元,用於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購置。通過招投標程序,選定河北科技大學下屬縱橫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縱橫2000文獻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安裝調試完畢後,3萬餘冊外借圖書全部實行「一卡通」快捷借閱,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廣大讀者。

2005年初,全國公共圖書館開始第三次評估定級。為躍上「全國一級館」新台階,從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圖書館社會功能入手,對全館各項規章管理制度進行認真修改。新增多媒體閱覽室,在原有馮亦吾書藝館的基礎上新辟「名人館」「捐贈室」,在全市六縣公共圖書館中率先完成「知識共享」工程,以優秀的測評成績榮獲「國家一級館」的稱號。

展廳展館

2018年2月10日,圖書館搬遷新館,新圖書館秉承「免費、平等、全民共享」的理念,明亮的閱覽室、寬敞的展廳、現代化的報告廳、親子閱讀、愛心漂流閱讀、智慧加油站等服務項目,配之以設施智能化、服務人性化和內容多樣化的服務手段,藉助自助借還機、電子圖書借閱機、少兒數字一體機、電子閱報機、24小時微型圖書館、智慧書房等先進的設施設備,立足「文化中心、知識中心、學習中心、休閒中心」的功能定位,努力把圖書館打造成「百姓書房 智慧家園」,文明城市的會客廳。

館藏實力

現有館藏圖書26萬冊,珍藏有《四庫全書》一套,1949年至今的《文匯報》,《新華日報》各一套及3000卷古籍。其中「程大利捐贈圖書館」、「地方文獻陳列室」為我館特色服務窗口而享譽全省。

實用信息

入館須知

1.本館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30。

2.全館嚴禁吸煙。酒後、衣着不整或攜帶動物、危險物品以及患有法定傳染病者,請勿入館。

3. 請自覺維持安靜有序的閱讀秩序。請勿在館內高聲接打電話、飲食、酣睡、追跑、喧譁或從事其他干擾他人的行為,並請將手機等通訊工具置於靜音狀態。

4. 家長應對同行的未成年人承擔相應的教育義務和監護責任,制止其違規和危險行為,以免干擾他人和發生意外。

5. 請愛護本館圖書資料及各項器材設備,不得蓄意破壞、損毀或擅自攜出。如有上述情形,除應承擔賠償責任外,情節嚴重者將報請公安部門處理。

6. 請勿擅自插拔電源、網線等設備插線或接駁自帶電器設備。如因不當使用,造成設備、網絡等損壞,將承擔賠償責任。

7. 本館各服務櫃檯不負責寄存物品,讀者進入各室前應在存包處寄放隨身物品,貴重物品請妥善保管。

8. 請在指定區域內參加講座、培訓、展覽和其他讀書交流活動。活動期間請服從管理,輕聲慢行,切勿影響他人。

9. ?如遇突發事件,請保持冷靜,並按當值工作人員的指示配合處理。本館實行免費辦證、憑證借閱制度。欲辦理本館讀者證請參閱本館《辦證須知》。

辦證須知

一、辦證對象與條件

1、年滿16周歲的中國公民,可憑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原件在本館自助辦理借閱卡。未滿16周歲的少兒讀者,可憑戶口本在辦證處辦理借閱卡。

2、借閱卡押金50元,每次限借1冊書刊,借期20天,在借期內可續借1次,續期10天。

二、辦證種類及費用

借閱卡

免費在綜合外借室、少兒外借室借書;免費到閱覽室閱讀;免費到報刊諮詢室、地方文獻室、古籍室查閱資料;免費到程大利捐贈室、馮亦吾書藝室查閱資料;免費到文化共享工程電子閱覽室上網查閱。押金:50元/卡

免工本費 辦證處、自助辦、卡機

視障卡 免費在盲人閱覽室借閱 免押金免工本費 辦證處

三、補卡、退卡

1、掛失、補卡

(1)借閱卡僅限申辦人本人使用,請妥善保管,若不慎遺失,應及時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到辦證處辦理掛失手續。

(2)掛失生效後,持借閱卡的讀者須將所借書刊全部還清。未及時掛失所造成的損失,由讀者自行承擔。

(3)辦理補卡手續時先辦理退卡手續,再辦新卡,每卡需繳納補卡工本費10元。

2、退卡

(1)退卡前須清理完所有借閱事項,攜帶借閱卡、戶口本或本人身份證原件到辦卡處辦理退卡手續,退還押金50元(辦卡滿一年者方可退卡)。

(2)若委託他人辦理,代辦人需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借閱卡持有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借閱卡。

四、辦卡時間

全年辦理讀者卡。辦卡時間為:

上午: ?9:00~11:45 ? ? ? ? ?下午:2:00~5:00

(每周三下午不開放,系統維護,業務學習)

五、注意事項

1、借閱卡限本人使用,如發現冒用、借用情況,工作人員有權謝絕使用。

2、敬請妥善保管借閱卡,如因保存不當造成不能使用時,需重新補辦卡,工本費自理。

3、愛護公共文獻資源。借閱的書刊若有污損、塗劃、撕頁等情況,將視具體情節按本書實際價值的2-5倍賠償。所借圖書遺失,應購買同一版次的圖書交還,否則,將根據複本數量和所借圖書情況按書價的2-5倍賠償。

視頻

沛縣圖書館 相關視頻

沛縣圖書館地方文獻陳列室大有名堂
程大利捐贈圖書館落戶江蘇沛縣圖書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