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鹿保安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鹿保安宮
圖片來自xuite

沙鹿保安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沙鹿區[1] 沙鹿里的三山國王廟,為後來已遷離此地的客家移民所建。

沿革

三山國王廟在臺中的分布,就像客家人從原鄉來臺中拓墾的過程,是從海線循大甲溪一路到山城。其中,沙鹿保安宮是福建汀州客家人創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一位名為「阿財伯」的耆老表示客家人移入沙轆墾荒時,恭請六尊三山國王神像來此鎮守。原址位在沙鹿玉皇殿旁,即中正街的福利宮土地公廟現址。

《沙鹿鎮誌》中記載沙鹿保安宮曾和福利宮互換位置,但未述明原因。靜宜大學副教授郭伶芬表示清治時期時,四平街旁的竹林南溪每逢雨季來臨時,溪水從大肚山一帶澎湃而下,淹沒漢人聚集的沙轆老街(今四平街)。地方傳說福利宮的土地神無法防止旁邊的竹林南溪洪水,因此指示要請三山國王防禦,遂兩廟互換位置,該溪水患從此消失。沙鹿區公所祕書謝瑜峰則表示原因眾說紛紜,換地時間亦不可考,只知道原稱「福德祠」的福利宮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時就已換廟完成,而沙鹿保安宮也在嘉慶十年(1805年)於現址四平街翻修。

1984年沙鹿保安宮改建。今址為沙鹿里四平街181號。

廟貌

廟宇建築風格採閩南式。在三川門前廊左右兩側的龍牆、虎壁,雕有立體的降龍與伏虎,其下方還有麒麟堵。龍牆外側上,有拿旗的將軍、拿球與騎麒麟的童子;虎壁外牆上,有持戟的將軍、舉著磬牌的童子。這兩片牆石雕,其「旗」、「球」、「戟」、「磬」道具,合組成「祈求吉慶」之意。廟中設有天井,其旁廊壁嵌有字畫的大理石。

至於廟前的竹林南溪已填成停車場。復活節前夕,廟方會免費借場地、電給當地的基督教會在此辦活動,附近攤商店也會接受。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中國廣東揭陽市的三位山神,是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獨山。是發源於中國廣東粵東地區之信仰,為潮州府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潮州客家人和漳州府南部(漳浦平和雲霄詔安等縣),包含漳州閩南人、漳州客家人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臺灣民間信仰之一。

三王簡介

祖廟位於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縣城旁,當地舊稱霖田都,故該廟多被稱為霖田祖廟。據臺灣鄉村禮俗記載,臺灣三山國王聖誕定為每年二月廿五。而粵東地區三山國王出遊則定在正月,一般是正月初十十五

唐代文豪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當地洪水泛濫成災,居民向這三座山的山神祈求止雨,果然雨過天晴,韓愈便奉為「界石神」。宋徽宗敕額「明貺」。

民間傳說稱,古代有三人自稱結義兄弟,時常在巾山明山獨山等三座山下棋飲酒,有一天三人在獨山石洞前聚會,並在石洞前的死楓樹變化法術,讓死楓樹開花,鄉民們因此來圍觀,三兄弟居然又變出一朵直徑數尺長的蓮花,眾人認為三兄弟是神人,立刻跪地膜拜,一位陳姓村民就說,願意拜三兄弟為老師,三兄弟笑了笑,就騰雲駕霧而去。不久之後,陳姓村民仙逝,居然降駕到村中乩童身上,說自己已經羽化登仙,而三兄弟是連傑、趙軒,喬俊,就是巾山、明山、獨山三山之神。於是鄉民在巾山建廟,奉祀三山之神與陳將軍。

也有講古傳奇稱連傑、趙軒,喬俊結拜三兄弟,曾幫助隋朝建國,功成身退,後因保駕皇泰君,皆受封為大總管,又因保護代王侑,封護國公,唐朝興起後隱居於三山,死後在三山各自顯聖,被視為山神。到了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位山神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贈敕額,以太牢祭祀,封王爵,即巾山王、明山王、獨山王,宋太宗就分別賜封三位山神封號,明山王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大國王)、巾山王為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獨山國王為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

不少廟宇將三國王獨山國王奉於正位,說法繁多,有說法是因當初欽差大臣帶著封神詔書及尚方寶劍先後跑遍巾山、明山、獨山,卻找不到任何一座山神祠,便將詔書及寶劍留在獨山並自刎而死;所以三位山神中獨山國王法力最為強大,故可坐大位,如霖田祖廟及臺南三山國王廟之獨山國王便是居正位。亦有因三王有最早受封而坐正位之說。

一說獨山國王勇猛,戰功最多,故受敕封「作正位」,或說宋帝昺逃到潮州時,三山國王顯靈護送,獨山國王多送了一里路,帝昺敕封「作正位」;也有人說陸秀夫在三山國王廟祈禱,「天定其命夷不能治夏,櫝不能勝珠」結果神像突然「自行調換位置」,三王獨山國王神像移到中間,代表「本末對調」,宋朝即將滅亡,從此多數廟宇都讓獨山國王奉於正位。

以下列出三山國王姓名及聖誕。

  • 巾山國王:大王,姓連名傑,聖誕為二月二十五日(舊曆,下同)
  • 明山國王:二王,姓趙名軒,聖誕六月二十五日
  • 獨山國王:三王,姓喬名俊,聖誕九月二十五日

參考文獻

  1. 沙鹿區,sha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