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源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濟源市,是河南省直轄縣級市,駐地沁園街道。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位於黃河以北,北隔太行山與山西晉城相接,西距中條山與山西運城交界,南臨黃河與河南洛陽接壤,東與焦作毗鄰。
濟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上古時期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戰國至兩漢時期濟源因「軹邑」富庶而聞名。1997年升為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領導,2003年被列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個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升格為河南省的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濟源經濟發展迅猛,現擁有濟源鋼鐵豫光金鉛等三家上市公司。濟源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業生產體系。手工藝品天壇硯為我國4大名硯之一。
2017年,濟源市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11月,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8年11月,在濟源太行山區首次拍到野生金錢豹幼崽。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濟源市名列其中。
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1]

行政區劃

區劃數據

截至2017年9月,濟源市共轄16個鄉級行政區,包括5個街道、11個鎮。

地理環境

綜述

濟源市地處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與山西省毗鄰,屬暖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非常有利於發展工農業生產。但受季風影響顯著,冷熱分明,乾旱或半乾旱季節明顯,春季氣溫回升快,多風少雨、乾旱頻發;夏季炎熱,熱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澇易旱;秋季秋高氣爽,氣溫降幅較大,雨量減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2011年全年平均氣溫14.6 °C,全年日照1727.6小時,全年降水量860毫米。

地形

濟源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為群峰崢嶸,絕壁林立的太行山脈,主峰天壇山號稱豫北群山之冠,海拔高度為1711米,鰲背山、斗頂峰海拔高度分別為1930米、1955米,由西向東延綿起伏,蟒河上游的白賊嶺海拔高度為1359米,花園嶺1212米。岩層組成底部為片麻岩、片岩與石英岩,中部多為石灰岩、夾頁岩及部分砂岩,上部為厚層石灰岩。有喀斯特發育,故可見到裂隙水、溶洞水出現。東南部為黃土丘陵,地形起伏,海拔高度為150~400米,成土母質為泥頁岩、砂岩和風積黃土,土層深厚,疏鬆,易遭沖刷,故切割強烈,水土流失嚴重,形成殘垣階地,溝壑密布,地形破碎。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濟源市常住人口為675710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相比,10年共增加106603人,增長18.73%,年平均增長率為1.73%。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6064人, 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793人上升為9777人。2011年濟源市城鎮化率為51.44%。 2016年全市年末總人口70.31萬人,常住人口73.3萬人,出生率14.1‰,死亡率6.55‰,自然增長率為7.55‰。城鎮化率達到59.6%。 民族 濟源共有17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8.5%,其他少數民族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5%,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1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0%以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