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清縣(吉林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清縣韓語;zh-hk:韓語;zh-sg:韩语:왕청현汪淸縣 Wangchŏng hyŏn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1909年置縣。汪清縣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部,總面積9016平方公里,朝鮮族占總人口的28.5%[1]:79-80

概況

地理位置處於北緯 129°51′-130°56′、東經43°06′-44°03′之間。東與琿春市,西與敦化市,南與圖們市延吉市,北與黑龍江省寧安穆稜東寧縣接壤。南北縱長108千米,東西橫距152千米。汪清縣轄8個鎮、1個鄉。汪清縣距俄羅斯邊境40千米,距朝鮮邊境18千米。

汪清是有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被國務院授予「黑木耳千擔縣」的稱號,1998年汪清縣被列為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汪清縣境內的滿天星風景區是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被國家民委領導人題詞命名為「中國朝鮮族博覽城」。[1]:85

"汪清"源於滿語(女真語)本音"旺欽",意思為"堡壘"。後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稱的由來因這裡的小平原中間寬而得名。設縣之後,由於前清時音義附會,將"欽"改作"清"。

汪清縣的標誌

興京(遼寧新賓)之東有一旺清邊門,音義同此,再更"旺"為"汪"。故得今名。區域面積9016平方公里,是全省縣級區域面積第二大縣,總人口25.3萬人,有漢、朝、滿、蒙、回等多個民族聚居,其中,漢族占64%,朝鮮族占32%,其它少數民族占4%,屬於多民族聚居的縣份。汪清縣自然資源豐富,尤以林業資源著稱,林地面積為18.7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9.4%。豐富的林業資源使汪清宛如一顆綠色明珠,鑲嵌在祖國的東北邊陲上。境內還有汪清、大興溝、天橋嶺三個州屬森工企業及廟嶺水泥廠。

建制沿革

汪清縣地,遠在上古三代為肅慎地,漢、晉屬挹婁,北魏屬勿吉地,唐入渤海明代為阿布達哩衛的轄境。清初,庫雅拉部鈕呼特氏為世管佐領後於此地(今大坎於地方),後為輝春副部統管轄。宣統二年(191O年)由延吉琿春析置汪清縣,縣治所干百草溝,隸屬延吉府。

民國三年(1914)六月重更道制,分吉林省為四道,汪清縣劃屬吉林省延吉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汪清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增設間島省公署,汪清縣由吉林省劃歸間離省管轄,康德五年(1938年)將延吉縣(今龍井縣)北部劃入汪清縣版圖,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設東滿總省,間島區域隸屬於東滿總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全東北解放後,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駐瀋陽,劃東北為六省,汪清縣劃屬松江省管轄。

一九五三年九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後,汪清縣又劃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

汪清縣名源於女真語,本音"旺欽",即"堡壘"之意。本縣南部地勢低洼,每逢雨季,積水成流。形成大小汪清河,縣名取於此。[2]

區劃沿革

1986年,汪清縣東振鄉,恢復鄉建制。汪清鎮原直屬隊改為村委會;雙河鄉河南屯改為村委會;蛤蟆塘鄉富安屯改為村委會;十里坪鄉的長興村和白岩村合併到滿河村,新發村合併到沙金溝村。[3]

1986年,汪清縣轄:汪清鎮、東光鄉、新興鄉、十里坪鄉、復興鎮、大興溝鎮、蛤蟆塘鄉、天橋嶺鎮、春陽鎮、東新鄉、雞冠鄉、羅子溝鎮、西崴子鄉、東振鄉、仲安鄉、百草溝鎮、仲坪鄉、雙河鄉共7鎮、11鄉,221個村委會。

1989年,東新鄉增設北城子村委會;蛤蟆塘鄉增設北溝村委會;仲安鄉興隆村化分為興隆、紅星2個村委會,仲安村劃分為仲安、永和2個村。

1991年,百草溝鎮吉祥村劃分為吉祥、南城、正陽和新城4個村委會。

1992年,東光鄉改為鎮建制。汪清縣轄8個鎮、10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春陽鎮、復興鎮、百草溝鎮、東光鎮、十里坪鄉、東振鄉、雙河鄉、蛤蟆塘鄉、雞冠鄉、新興鄉、仲安鄉、西崴子鄉、東新鄉、仲坪鄉。

1995年,新興鄉南豐里併入大坎子村。

1997年,百草溝鎮水南水北因興建滿台城水電站被水淹沒而撤銷;撤蛤蟆塘北溝村併入前塘村。

1998年,撤銷雙河鄉,併入大興溝鎮;撤銷東振鄉、西崴子鄉,併入汪清鎮;撤銷仲安鄉、仲坪鄉,併入百草溝鎮。撤銷汪清鎮直屬村併入大川村委會。

2000年,汪清縣轄8個鎮、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5882人,其中:汪清鎮97328人、大興溝鎮28826人、天橋嶺鎮34588人、羅子溝鎮23395人、百草溝鎮15667人、春陽鎮15754人、復興鎮8099人、東光鎮6449人、十里坪鄉2549人、新興鄉5271人、蛤螞塘鄉9572人、雞冠鄉8384人。

2001年,撤銷新興鄉併入東光鎮。

2002年,汪清縣轄8個鎮、3個鄉。境內還有天橋嶺、汪清、大興溝3個省屬林業局。總人口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萬人,有漢、朝、滿、蒙、回等11個民族聚居,其中朝鮮族占總人口的29.9%。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3]4號文件,同意撤銷汪清縣十里坪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整建制合併到東光鎮。2003年底,汪清縣轄8個鎮、2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春陽鎮、復興鎮、百草溝鎮、東光鎮、蛤蟆塘鄉、雞冠鄉。同年,羅子溝鎮向陽村、腰溝子村合併到羅子溝村;百草溝鎮果樹村合併平安村。年末,汪清縣面積8 918.13平方千米,轄8鎮2鄉2個街道辦事處,200個行政村,總戶數為87 635戶,總人口為256 368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20 033人,占總人口的46.8%(統計數據來源:《吉林省年鑑2003》)。

2003年,汪清鎮趟子溝村合併到砂南村;青林村、西興村合併到夾皮溝村;新村合併到東振村;蒼安村合併到西崴子村;荒坪北溝合併到東明村;河北蔬菜合併到江北村,後更名為河北村;柳興合併到柳樹河村。

2003年,百草溝鎮新村合併到仲安村;東興村合併到八棵樹村;太陽村合併到東崴子村;復安村、西山村合併到平安村;岩村、中心村合併到長興村;上坪村合併到高城村。

2004年,全縣轄8個鎮、2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百草溝鎮、春陽鎮、復興鎮、東光鎮、蛤蟆塘鄉、雞冠鄉。

2005年,撤蛤蟆塘鄉,併入大興溝鎮。

2006年,汪清縣轄汪清鎮、東光鎮、復興鎮、百草溝鎮、大興溝鎮、雞冠鄉、天橋嶺鎮、春陽鎮、羅子溝鎮8鎮1鄉,200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汪清縣下轄3個街道、8個鎮、1個鄉和6個類似鄉級單位。

2017年前,縣政府在汪清鎮境內的汪清縣主城區設有8個社區工作委員會[4]南山大明大川幸福新民新華東振江北。2017年1月19日吉林省政府批覆設立大川街道新民街道長榮街道,8個社區工作委員會劃入新成立的3個街道[5]

經濟建設

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汪清縣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醫藥、化工、食品、機械、冶金、建材、造紙、木材加工、紡織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林、牧、副、特各業興旺,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先後與日本德國美國韓國俄羅斯西班牙等二十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係。[6]

汪清縣物產豐富,盛產人參、天麻、靈芝、松茸、木耳、松籽,野生經濟植物達l032種,名貴中藥材有鹿茸、麝香、熊膽、田雞油、山參等。珍貴的野生動物毛皮特別受人青睬。全縣森林覆蓋率占65.8%,每年可提供商品木材70萬立方米。尤以林業資源著稱,現有很多的木業園區正在建設和籌產中,這些新項目新企業完工速度較快具統計按這個進程來說2009年年末林業方面將給財政帶來很大的進步和突破。各種自然資源尚待進一步開發汪清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2010年,汪清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0.3億元,比2006年的16.74億元增長140.7%,同比增長19.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億元,比2006年的22.15億元增長319.9%,同比增長39.4%;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6億元,比2006年的1.27億元增長183.5%,同比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8億元,比2006年的5.3億元增長122.6%,同比增長2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960元,比2006年的7900元增長64.1%,同比增長20%。[7]

基礎建設

汪清縣交通便利,從縣城到延吉機場坐車僅需一個小時,乘座班機十分方便。郵電通訊迅速便捷,全縣八個鄉鎮全部開通直撥電話,程控電話裝機容量己達二萬門,移動電話、電訊傳呼發展也極為迅速。縣城街道寬敞,衛生整潔,綠樹成茵,各種生活娛樂設施齊全。以滿天星旅遊區為主體四方山、明月溝、春陽吊水壺等輔助景點的旅遊開發,吸引八方來客,並開辦了對朝、對俄和到長白山、鏡泊湖旅遊業務。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項目建設

全縣在建項目達11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7個,新開工項目67個,當年完成投資33.6億元。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地球衛士石頭紙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9.2億元,達到18萬噸生產能力,信德集團在國家工商總局完成註冊,成為我縣首個不含行政區劃的集團;總投資1億元的龍騰燒結磚項目建成投產,龍騰油頁岩綜合開發項目產業鏈閉合;總投資110億元的武漢凱迪低碳循環經濟園區項目全面開工;總投資66億元的泰平電力甲醇燃料電池項目一期工程全面啟動;總投資3億元的銅陵冠華多金屬冶煉項目進入探礦階段;總投資32億元的汪延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完成路基工程;總投資4200萬元的城西繞越線二級路工程已開工建設。依託《長吉圖規劃綱要》的實施,謀劃儲備了抽水蓄能調峰電站、物流配送中心、琿春經汪清至牡丹江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204個,總投資848億元;包裝災後重建項目330個,總投資7.2億元,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連續性。圍繞要錢發展,全年爭取項目312個、資金11億元。編制完成《汪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積極與上級規劃銜接,汪清、東光、大興溝、天橋嶺等四個鄉鎮被納入《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汪清縣林區生態轉型實施方案》被納入《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油頁岩循環經濟園區、汪清經復興至春化高速公路、滿天星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項目進入了省級以上規劃。

工業實力

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一區十園"建設成效顯著、後勁十足。進一步擴大園區規模,拉開園區框架,全縣工業園區開發用地已滿足項目入駐需求。累計投入14億元,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園區的服務功能不斷完善,項目承載能力顯著增強。2010年,已入園項目達到12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千萬元以上項目33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3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03.9億元;園區完成工業產值28億元、稅收1.5億元;德全金剛水泥龍騰能源兩戶企業躋身全省百強民營企業行列。通過園區的輻射帶動,全縣工業產值實現37億元,同比增長60.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3.3億元,同比增長49.6%,完成工業投資60億元,同比增長45.6%;節能減排取得階段性成果,規模以上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7%。加大石材勘探開發力度,已入駐開發企業13家,加工鋸發展到182台,年加工能力達到180萬平方米。實踐充分證明,汪清已經順利實現了由傳統農業縣份向新興工業縣份的轉變。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汪清縣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部,北緯 129°51′-130°56′、東經43°06′-44°03′。東與琿春市,西與敦化市,南與圖們市、延吉市,北與黑龍江省寧安、穆稜、東寧縣接壤。南北縱長108千米,東西橫距152千米,總面積8376.96平方千米。總人口30.1萬人(2009年)。

氣候特點

地處長白山麓,屬山區,平均海拔806米。屬於大陸性中溫帶多風氣候,冬長夏短, 四季分明,垂直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3.9℃,年平均降雨量為580毫米,無霜期為110-141天,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

自然資源

林地資源

全縣有林地面積787106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9.3%,境內有三大森工企業(汪清林業局、天橋嶺林業局和大興溝林業局)和一個縣屬林業局(汪清縣林業局),其中縣屬林業局有林地面積282000公頃。

毗鄰的黑龍江省寧安市穆稜市和東寧縣及俄羅斯、朝鮮,境內擁有豐富的林產資源,也為我縣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資源狀況:在汪清豐富的森林資源中,珍貴樹種比重較高,紅松、柞樹、雲杉、紫衫、椴樹等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尤其紫衫、黃菠蘿更是保護樹種。柞樹林比例較大,其林地面積達23074公頃,占林地總面積的28.7%,柞木活立木蓄積量2304萬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積量的26.3%。柞木以其木質緻密、澱粉性高的特點廣泛用於食用菌生產。其它如樺木、紅松、落葉松林也占有相當的比例。

長期以來,汪清木材90%以上以原材料或半成品銷售,缺少有一定規模的木材深加工企業,致使失去其巨大的增值潛力,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遼闊的森林資源、林間草地也為牛、羊等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資源開發

1、畜牧養殖--牛、羊

2、特禽養殖--森林豬、雞

3、食用菌栽培--黑木耳為代表的

4、木材綜合利用--密度板

5、木製品加工--高檔家具生產

6、裝飾建材--細木工板、地板

7、藥用林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林下資源

據調查,全縣有各類經濟植物149科934種,其中成片的野生植物38種184片。在這些植物中,有藥用植物145科745種,其中食用菌植物17科56種;山野菜植物24科48種;工業原料植物42科282種;香料植物28科97種;蜜粉源植物50科94種;觀賞植物58科286種(木本園林植物21科89種)。這些野生經濟植物不但分布廣泛,儲量也較可觀。據1985年統計,年總儲量56970噸,集中成片儲量573噸。

(1)以五味子、人參為代表的中藥材資源

汪清的生態環境是理想的中藥材生產基地,中藥材品質好,中外馳名。2003年汪清野生五味子通過歐盟有機認證。另外,人工散養野山參、人工種植西洋參、園參、沙參、水飛薊等中藥材初具規模。豐富的林地資源為中藥材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據特產部門預測,2004年汪清縣五味子干品產量為336噸,人參881噸,水飛薊1936噸。

(2)以蕨菜、刺嫩芽為代表的山野菜資源

山野菜是生產在野生植物群落中的天然綠色食品,具有天然淨化、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點,倍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汪清山野菜品種多,質量好,資源豐富,據統計,汪清地區每年可採摘山野菜1000噸左右,採摘量不足資源量的3/10。

(3)以黑木耳、榛蘑為代表的食用菌資源

黑木耳、榛蘑等野生食用菌是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多糖類物質和干擾素誘發劑的產品,對人體血壓、血脂、膽固醇具有調節作用,是可食、可藥、可補的佳品。汪清黑木耳大縣的建設,使食用菌產業得到迅速發展。據特產部門測算,2004年汪清食用菌總產量2812噸。其中黑木耳產量1546噸、雙孢菇產量600噸、其它菌類586噸。

(4)以野生山葡萄為代表的野生漿果資源

野生山葡萄、籃靛果、篤斯越桔、野彌猴桃等野生漿果在汪清林區均有分布,以其獨特口味、營養豐富被譽為野果佳品。據《延邊長白山資源指南》 、《長白山植物》資料記載,汪清縣資源儲量為野生山葡萄2000噸、鮮籃靛果280噸、鮮篤斯越桔100噸、鮮野彌猴桃2000噸。由於季節性強,採摘量受到一定限制。

(5)以林蛙、水獺、野豬為代表的野生動物資源

汪清縣有野生動物157種。有觀賞動物、藥用動物、毛皮動物和狩獵動物,汪清林間溝系縱橫,應加大溝系開發,做好野生動植物養殖,其發展潛力巨大。

資源開發利用導向

--五味子、人參、水飛薊等中藥材為原料的現代製藥

--山野菜採集和深加工

--黑木耳等食用菌的栽培及深加工

--野生山葡萄等野生漿果的深加工

--林蛙等野生動物養殖及深加工

礦產資源

汪清縣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部,長白山東麓。汪清地區地殼有着複雜而悠久的演化歷史,成礦地質條件極為優越,境內有多條大型礦產成礦帶。自1924年開展地質調查以來,共發現各類礦產資源41種(其中:今年新發現6種),占延邊州礦產資源的47.1%,現有各類礦床(礦點、礦化點)256處,各類礦山企業50餘家,正在進行的地質勘探礦點73個,已初步查明資源儲量29種,其中油頁岩、石灰岩、金、銅、鉬等資源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延邊州主要優勢礦產。全縣礦產種類齊全,總量豐富,礦產資源的區域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礦產資源既有可觀的基礎儲量,又有較好的找礦前景,2007年汪清縣被定為"全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重點縣"。

汪清縣礦產種類齊全。已發現的礦產資源中,包括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氣等4大類。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炭、油頁岩、鈾(天然氣);金屬礦產主要有:金 、銅 、鐵、鉬、鉛鋅 、鎢、銀、 釩、鈦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水泥用石灰石、飾面用大理石、水晶、麥飯石、硫、泥炭等;水氣礦產主要有:礦泉水、地下水(地熱)等。

全縣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具有一定規律性。煤炭主要分布在春陽、百草溝盆地和復興地區;油頁岩分布在羅子溝盆地中,在百草溝鎮,東光鎮新興也發現了油頁岩,正在做前期勘探工作;金主要分布在嘎呀河上游支流及下游百草溝鎮、汪清鎮和綏芬河南部一帶,查明岩金儲量占全省3.82%;水泥用石灰石主要產在廟嶺和青林一帶。

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礦種。能源礦產:以油頁岩、煤炭為主,特別是羅子溝油頁岩。金屬礦產:以金、銅、鐵、鉬為主,其次是鎢、鉛、鋅。非金屬礦:水泥用石灰岩、裝飾用大理石、水晶、麥飯石等。

水利資源

地表水資源

資源狀況:汪清縣境內主要有嘎呀河綏芬河琿春河三大河流,其中嘎呀河境內流長181公里,年徑流量達12億立方米,占全縣河流徑流量的67%,流域面積624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69.4%。支流眾多,擔負着全縣農業生產用水的97%,工業生產用水的99%,生活用水的91%。綏芬河境內流長98公里,年徑流量4.8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45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27.3%。琿春河境內流長32公里,年徑流量1.35億立方米.境內河流水量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水利設施陳舊,河流流程短,河道比降大,流泄迅速,局部易產生旱災、洪災。

汪清區域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平均年徑流量為18.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7.47萬千瓦,每平方公里占有19.4千瓦。其中嘎呀河流域12.7萬千瓦,綏芬河流域4.77萬千瓦。嘎呀河、綏芬河流域可開發站點25處,裝機容量7萬千瓦,年發電量2.22億千瓦時,占全縣水能資源的44.5%。目前,我縣已建電站7座,總裝機容量為33434千瓦,設計年發電量9740萬千瓦時,占可開發水能資源的43.8%。

地下水資源

汪清縣內地下水的形成及分布受地層、層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匯水條件等因素的控制,全縣分為不同的水文地質區,各水文地質區內地址構造、人口等不同,地下水資源量、埋深、可利用量、可開採量和已開採量也不同。據《汪清縣水志》記載,全縣地下水埋深在1.5米-20米之間,地下水資源總量51511萬噸/年,可開採量26980萬噸/年,可利用量4952萬噸/年。

礦泉水為經檢驗的礦物質含量達到國家標準的地下水。目前,已探明的縣內礦泉水資源量不多,經國家地質礦產部門鑑定的有3家。最大的是汪清河北啤酒廠內的礦泉水,它源於距地面108米深的碎屑岩鬆散層,該岩層為屏風山脈與南部平原地塊結合帶,該結合帶東西長達8公里之多,水量充足,水質較好且穩定,無季節變化,日出水量可達1000噸以上。另外,西崴子礦泉水日出水量80噸左右,春陽鹿鳴山礦泉水日出水量50噸左右。

水域資源

縣內總水域面積為7720公頃,水面總面積4566公頃,可供養殖的水面面積2500公頃,已養殖的水面面積900公頃,還有1600公頃水面有待開發。2003年水產品產量275噸。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130噸,自然江河捕撈水產品產量145噸。

開發利用

--長溝水利樞紐工程等水電站建設

--嘎呀河水資源利用等水利工程

--嘎呀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礦泉水開發和利用項目

--滿台城水域養殖及旅遊開發項目

耕地資源

耕地資源現狀

全縣實有耕地面積41150公頃,占總面積的7.4%,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25公頃。其中旱田約占耕地總面積的88%。

根據土壤性質、氣候、日照時間,適宜栽培黃煙、水稻、蔬菜等土地面積為26130公頃,主要分布在汪清、百草溝、大興溝、東光四鎮;適宜種植大豆、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向日葵等作物耕地面積為30250公頃,主要分布於羅子溝、雞冠、蛤蟆塘、復興四鎮;適宜種植蔬菜、玉米等,耕地面積為9994公頃,主要分布在天橋嶺、春陽兩鎮。

資源開發利用導向

1、黃煙生產基地--百草溝、東光鎮為主

2、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百草溝、天橋嶺鎮為主

3、高油大豆生產基地--羅子溝鎮、蛤蟆塘鄉為主

4、馬鈴薯生產基地--羅子溝、復興鎮為主

5、水飛薊生產基地--復興鎮為主

6、中藥材生產基地--汪清鎮為主

旅遊資源

汪清的自然景觀融山、水、林於一體,已規劃開發的滿天星風景區,具有"水曠、山幽、林秀、雪佳"的特色,是省級風景名勝區,被國家民委主要領導題詞命名為"中國朝鮮族博覽城",景區內每一個景點都展示着朝鮮族的文化風情。縣內十里平、四方台等旅遊區,山明水秀,綠樹如蔭,風光旖旎。縣境內水系發達,分布均勻。有大小河流144條,河川年徑流量18.2億立方米。現已建成水電站7座,滿台城水電站年可發電8730萬千瓦小時。加快水利、水能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汪清縣經濟的一大潛力。地下礦泉水味甘清澈,經省級鑑定有5處,具有極高的開採價值,各種自然資源尚待進一步開發。

生物資源

全縣林地面積784159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9.4%,活立木蓄積量為7250萬立方米,有紅松、白松、魚鱗松、沙松、臭松、長白落葉松、水曲柳、柴油椴、白樺、赤松、色木等3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用材樹種,年可提供商品木材70萬立方米。在鞏固現已開發的木材加工項目的基礎上,形成產業優勢,擴大出口,向木製品精深加工方向發展的潛力極大。

歷史文化

汪清有着遠古文明和歷史文化的積澱,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和生息。據史料記載,汪清縣在唐虞及周秦時期為肅慎氏疆域,西漢為樂浪都東部,屬穢貊語系的沃沮人轄地,東漢至唐初為高句麗屬地;唐代為栗末靺鞨人的渤海率賓路轄境。汪清開發始於清同治四年(1 865年),關內部分流民衝破"封禁令",在此從事開墾、淘金、狩獵和挖參活動。以後,清宣統元年成立汪清設治局;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汪清設治局升為縣治;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至今。

汪清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早已垂涎這裡豐富的資源,先後成立了華林、志信、聚森等林業有限公司,瘋狂掠奪汪清的自然資源。汪清的進步青年在馬列主義的影響下,自發地組織起反日武裝,打響了震驚東北的汪清縣楓梧洞戰鬥,拉開了抗日鬥爭的序幕。1932年,以童長榮為首的中共東滿特委機關從延吉轉移到汪清馬村與中共汪清縣委合署辦公,同時聯合反目山林隊、抗日救國軍等抗日力量,與東北人民革命軍協同作戰,粉碎了日寇的多次圍剿和進攻,鞏固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如今,當年武裝抗日鬥爭的遺址遺蹟,已經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州紅色旅遊的重要線路。

民俗風情

汪清縣民風質樸,勤勞節儉,多數村民仍保留着傳統民居、民俗、水田耕作以及飲食習慣等。汪清的朝鮮族歌舞極具代表性,享有全國"象帽舞"之鄉的美謄。汪清的"象帽舞"表演隊曾多次參加國家、省、州舉辦的大型文藝表演和比賽活動,先後榮獲代表我國舞蹈界最高榮譽的"荷花獎"、全國"文華大獎"、 "優秀劇目獎"和"特殊貢獻獎"等十幾個獎項。2006年,"象帽舞"又被國務院批准公布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如今,朝鮮族的這一傳統舞蹈已成為汪清縣的一張"活"名片。

特色小吃

汪清的朝鮮族美食獨樹一幟,各種美食享譽海內外[8]。這裡有風味獨特的狗肉湯,牛肉湯、河魚湯、醬湯等,已形成堪稱一絕的"湯文化";民間釀製的米酒、清酒、濁酒令人回味無窮;特製的冷麵、米腸、打糕、燒烤和泡菜讓您胃口大開。從這些可口的美食當中,可以領略到古老的製作工藝和淳樸的民俗風情。[1]

參考文獻